目   錄

 

巧合的本質 …………………………………1

 

靈性成長的方法……………………………11

 

你是靛藍人嗎………………………………40

 

淨化思想念相………………………………61

 

如何應付邪靈的干擾………………………88

 

IQ-EQ-SQ……………………………………108

 

花魂…………………………………………125

 

為什麼要靜心………………………………142

 

對禪修的11點誤解 ………………………158

 

靜心是什麼…………………………………180

 

靜心前的淨化心靈…………………………201

 

 

 

巧合的本質

2-1.jpg  

   本散文作者Scott Rabalais的文筆流暢,用很簡單的句子來形容很抽象的概念,充滿禪意,很值得提供原文供欣賞。


The Nature of Synchronicity

Patience is good. Synchronity is better. Patience can be defined as bearing or enduring without complaint. It is the act of "giving time" to that which will come to fruition. It is the hope of things to come.

耐心不錯,巧合更好。耐心的定義可以是承受與忍耐不吭一聲,是一個給更多時間去實現的舉動,是對未來的希望。

Note that patience implies the waiting game, that is, "I don't have it now, but with time it will come to me." For example, suppose I have plans to work in my garden this morning. However, a storm has appeared and the weather prohibits me from tending to the garden. I can say to myself, "I will be patient and in due time I will be able to work in my garden." And wait I will. And I can easily become anxious, as I sit and watch the weather pass by, waiting, waiting and waiting furthermore.

耐心是一種等待的遊戲,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時日久了就會到來。比如說,我原訂在今天早上清理花園,但一場大雨破壞了計劃,我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等,不久之後又會再回到花園裡。只要肯等,就一定可以。當然我也可以乾焦急,看著天氣發呆,一直這樣等下去,等,等,等。

On the other hand, synchronicity is that which knows no waiting or enduring. It recognizes that all is complete in the moment. It provides all in this very moment. It knows there is a perfect time and place for all, and one who experiences synchronicity knows of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person and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moment. One in synchronicity is not waiting for the rain to stop so that the garden may be tilled, but instead appreciates the rain all its splendor, along with the situation that it creates in the moment.

另一方面,巧合就沒有所謂的等待或忍受,在一切都準備好的那一刻到來,全部到位,剛剛好的完美展現。體驗到巧合的人就知道那種人與時間的和諧與完整。感受到巧合的人不是在等雨停了才去搞園藝,而是駐足欣賞雨天的美景以及雨景中的每一個創作。

2-3.jpg  

Instead of tending to the garden, the fall of the rain may give me reason to sit down and write a letter to an old friend. So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what could be done, I instead focus on that which is in the moment and what is given to me irrespective of my plans and wishes.

因為無法在雨中修剪花草,下雨的時刻反而給了自己一個好的理由坐下來寫一封信給一位老朋友。與其專注在想能夠在下雨時做些什麼事,不如就專注在現在的下雨天提供給自己的機會,不再考慮自己有什麼預定計劃或願望。
(註:這就是隨機隨緣隨遇而安的禪修態度,不理會做作的計劃或者刻意尋找事情做來打發時間,自己很被動地為自己的慾望去行動)

From a separation consciousness point of view, patience is that which fills the chasm of time. From the position of now, I project that I want something to occur that is currently in the position of the later. There is a chasm--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That is the "reality" of time that we create in our heads, and yet time is not real. Or, it is real only so far as we construct it out of our separation consciousness.

從脫離意識覺知的觀點來看,耐心填滿了時間的空白部份;從當下的角度來看,我卻預見到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在當下這一刻發生,因為現在和未來之間有一個時間的空隙,其實是頭腦裡產生出來的時間有前有後的概念,而時間卻不是真實存在的,或者說時間是從意識脫離出來去建構的事實。

(註:當下包括現在,但現在不等於當下。當下是一個更大有更深遠含意的概念,是佛家語,由於使用廣泛,很多人只理解成現在,就跟現在交替使用,但還是不曾明白當下的內涵。在禪修中,當下都可以在行站坐臥中睜眼體會到,也可以在閉眼冥思中體驗到,潛層的當下就是專注在一舉一動和起心動念之前的意,沒有雜念,一切都簡化到只有一個動作和一個念頭而已。因此就沒有想其他事,只要一想其他事,不是過去的事就是可能發生的想像中事,都是幻覺,過去的不會在現在再發生,未來的也不會馬上就發生,也不一定會發生,不是幻覺是什麼?如本文所述的狀況就是禪修中專注在當下的態度,比起專注在現在有更深的內涵,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如下文的情況,當你專注在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時間概念的當下時,原本應該在一小時後才抵達的火車會在少過比如十分鐘的時間內進入自己的現實內,時間好像被自己的意識給壓縮了。功夫深的話的確是可以這麼做,一些睜著眼睛證悟的人同時在當下看到了過去和未來的同一個地方的景象,像走入了時空隧道。多數人都在冥思和禪定功夫深的時候證到了當下的境況,得到了宿命通的本事看到了過去的顯相還可以參與其中,身歷其境,當然也可以進入未來去看看以後會有什麼變化,有什麼樣的世界和人,因為過去,現在和未來全都集合在當下同時發生,就可以選擇要進入那一個時間點,而不必跟著時線走)

Synchronicity works in the now and only in the now. It is the result of full acceptance and allowance of life and its quality of flow. It is born from the stillness of the mind, in listening to that which is brought to us by the universe. It is the natural flow of life, irrespective of our conditioning, our wants and our plans. When we drop the thinking, that which is beyond thought is allowed to manifest itself in our existence. And the quality of such manifestation is Perfection, is synchronistic and is divine. It's getting out of the way for the way.

巧合只在當下,也就是現在的那一刻發生,是全面接受與允許生命中的一切可能去發生的結果,從靜止的思想中產生,聆聽來自宇宙的訊息,是生命的自然流動,不理會我們的慾望,計劃和醞釀。我們一旦丟掉智力的思考,就能超越思考的局限讓這些超越思考的東西在我們的生命中呈現。這種實現的素質是完美的,同步的,巧合的,神性的,是線性脫軌的道路。

Synchronicity is the essence of unity consciousness, a quality of the natural flow of life. The flower blooms in perfect synchronicity with the natural elements of the sun, the water, the wind and the soil. It does not hope to bloom in the winter, nor does it have plans or wishes to bloom during the cold months. Instead, it lives in a synchronistic relationship with all elements in its experience and grows when it is best for it to be supported by the elements, and vice versa. It blooms at its perfect time, in harmony with that which surrounds it and interrelates with it.

巧合是合一意識的根本,是自然流動的生命本質。花朵完美地與自然界裡的陽光,水,風,泥土等元素同步綻放,花朵未曾希望在冬天裡開花或者計劃在冷天氣裡凋零,而是跟所有自然界的元素維持同步的關係,在所有元素都支持的最佳時刻裡成長,反之亦然。

Patience is waiting,. How can one be complete if one is waiting for that which is not yet evident? Even patient waiting is waiting. Like the passenger in the train station awaiting the arrival of his train, he may be on the constant outlook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train down the tracks. In his constant glances down the track, he is anxious and in desire of that which is not yet in his experiential field. Instead, he may have a seat on a station bench, taking pleasure in watching lilies sway in the field across the tracks. And as he does so, lo and behold, the train will come into his awareness in its own time. And it is in that moment he can bring his awareness to the arrival of the train. It is in the moment.

你可能會困在這麼一個偏僻的火車小站,是這個站唯一的乘客,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乾等乾著急
2-8.jpg  
在這麼一個破爛的火車小站上,如果注意和細心地欣賞軌道和建築等周邊環境,就可以發現到很多東西,可以畫出一幅好畫或拍出好照片來,要不然就什麼都不做,享受那個完全脫離俗事的時刻,享受清淨和無煩惱的自在
2-8a.jpg  

耐心就是等待,如果還在等待未實現的事情,人又如何活得圓滿?甚至連耐心地等待也是一種等待,就像一位在車站裡等火車抵達的乘客,不斷地引頸察看軌道上還未出現的列車。在不斷的瞄向軌道遠處時,他就只能焦急地希望看到那個還未出現在自己眼裡的東西。反之,他可以選擇坐在凳子上,悠閒地看著軌道兩旁迎風飄逸的百合花,看著看著,火車就會在他要的時間點出現在軌道上。這個時候他就可以把火車的抵達納入自己的覺知中,不需要等待,就在那一刻實現。

2-9.jpg  
火車沒到以前,可以專注地欣賞軌道外的景色,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你有多少次這樣的機會看到這種景色?為何不欣賞,還要趕著回到忙碌的生活中?一旦發現到這些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價值,反而會覺得火車來得太快了,就不捨得離開這個地方或告別這一刻

2-10.jpg  
Synchronicity is a gift of the universe, available to use in every moment. It is the subtle and sweet music of existence that we can hear if we only listen. If we attend only to the clamoring of our minds, we will be unable to manifest the harmonious flow of synchronicity from unity consciousness.

Our dance to this synchronistic flow is experiential ecstasy. It is the effortless dance of the self with the universe.

巧合是宇宙的禮物,在每一刻都可資利用。只要我們肯聆聽,那是真實存在最細緻最優美的音符,如果我們只是應付意念的喧囂,我們就無法用合一的意識去實現同步的和諧流動。

與巧合的流動共舞是體驗中的喜悅,是毫不費力地與宇宙共舞的心境。

靈性成長的方法

2-11.jpg  

   本文收集了幾篇跟靈性成長有關的短文,沒有那麼深奧難懂的宗教術語,古文和詞彙,更直接了當地指出修心修行,實用可行人人都能走的途徑,不需要博覽群書滿腹經綸要義也可以做得一樣好甚至更好,證明行動比知識重要。

十個靈性成長的小叮嚀


作者:Remez Sasson

   靈性的成長是內在覺醒與覺知內在人性的過程,也就是把意識提升到超越一般的生存條件(本能),覺醒到認清宇宙的真相(真理),跨越自我(低我的我大)以及思想(觀念)認識真正的自己(真我)。
(註:生存的本能如自衛,競爭,爭取,自私,慾望等等都在下面三個脈輪裡,尤其是最低的海底輪,接近動物那種適者生存的習性,不考慮什麼仁義道德,只要自己能生存,犧牲別人也無妨,更沒感覺;會思考的真我住在上面三個脈輪裡,看事情的幅度,範圍,角度更廣,不只是想到自己,還能考慮到別人,包容的氣度和容量都比下三輪那個我大的低我大得多。上下六個脈輪的跨越門檻在中間第四個心輪,每次面對選擇時那種天人交戰的掙扎就在這個地方較量處理。心如果選擇往下發展,下三輪就越發達,上三輪就變遲鈍;若決定往上發展,上三輪就發達,但下三輪並沒有變遲鈍,而是被上三輪改造成一樣心胸寬闊思路明亮不自私的生存本能。這是一個有偏見不對稱的設計,下三輪只能暫時關閉上三輪的功能,但上三輪被啟動之後卻可以改造下三輪的本性)

   靈性的成長是一個甩開不真實與錯誤的概念,觀念,信仰和想法的過程,對內在的真我有更清醒的意識與覺知。這個過程是要重新發現一直都存在的內在靈魂(真如本性,佛性,基督意識),但卻被自我的個性掩蓋(發揮不出來)。

   靈性的成長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不只是那些追尋靈性覺悟選擇隱居在偏遠地區的人的目標,而是每個追求更美好和諧,沒有緊張(壓力),恐懼(威脅)與不安(危機)的人生的基石。發現自己的真我可以讓我們改變對人生的看法,學習不讓外在的境況影響我們內在的真我與心境,表現出淡定與不動的姿態,發展出內在的力量,成為有用又重要的工具(去應付生活中的各項挑戰)。

   靈性成長不是用來逃避責任,特立獨行和不切實際的藉口,而是成為更堅強,更有責任更快樂的人的方法。你可以一邊走在靈性成長的路上,一邊過著跟每個人一樣的生活,你不需要躲在深山裡不問世事,你照舊可以成家立業,也不斷在培養靈性。一個平衡的人生需要兼顧身體所需的情緒思想以及靈魂要扮演的角色。

以下是十個靈性成長的小叮嚀:

1。閱讀有靈性可提升意識的書本,邊讀邊思考,看看如何把所學所理解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2。每天至少靜坐15分鐘,如果還不知道怎麼做,就買書,上網,找導師去學。

3。學習在靜坐中專注地讓思緒靜止。
(註:什麼都不想才是最困難的,但還是有所思,要不然如何不想?所思的是很單純的呼與吸而已(見下文的呼吸法註釋),沒有任何腦力活動如想像,猜測,分析,辨別之類,也沒有用到情緒和感性的知覺,總之是關閉腦力活動,左腦和右腦接收到的外界感官訊息全都關閉,見下文註釋專注的心念)。

4。承認你是一個寄生在肉體中的靈魂,而不是一個有靈魂的肉體的事實。如果能夠接受這樣的概念,人生態度就會轉變很多。

5。經常回顧你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嘗試理解是什麼東西(原因)讓你感覺清醒有活力。

6。正面思考。如果發覺自己往壞(負面)的方面想,馬上就要轉回正面(的希望和結果)。控制那些闖入你的頭腦的想法(和影像),開門讓正面的東西進來,遇到負面的東西就把門關上。

7。養成追求快樂的習慣,一直都在看人生中美好的一面(比如懂得自我安慰,而不是自慚形穢,悲觀自憐,一直以為自己是受害人或心存怨恨帶著包袱過沉重的日子)。快樂來自內心(不是別人提供的服務來討自己歡心),別讓你周遭的事來決定你的快樂或不快樂。

8。多練習你的意志力和作決定的能力,可以加強你控制思維的掌握能力。

9。每一件你所得到和擁有的,都別忘了這個宇宙(有合一的思想觀念)。

10。培養對別人的容忍心,耐心,關心與應對技巧(為別人著想不妨礙不傷害人家自己也不生氣不覺得不耐煩也不厭惡,不要拿別人的幼稚,迷糊,懵懂,無知,齷齪或自私等等負面行為來傷害自己)。

   靈性成長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力,是快樂人生與心平氣和的關鍵,是內在靈魂顯化出來的強大力量。同一個靈魂存在於一個最物質主義(唯物)的人身上,也存在於一個最有靈性(唯心)的人心裡。靈性所能顯化(成具體事物)的水平決定於靈魂離表層有多近,又被思維,信仰與負面習性掩蓋和隱藏到什麼程度(和深度)。

認識高我的七個秘訣

作者:Asoka Selvarajah

     我們每個人都有神性,內在的高我遠遠地超越我們所能知道的思想(顯意識的腦力和智能),這是所有史上的天才和人間導師所擁有的力量,也是我們的生命中各種魔術和奇蹟的發源地。這裡提供七個步驟跟高我取得聯繫:

1。信仰與期望:改造你的世界觀

   首先要相信你有一個可以溝通的高我,然後才可以期望在你專注於內在的成長時每天跟高我的溝通有所長進。沒有這兩個(信仰與期望的)先決條件就很難在生命中取得任何成就,在物質層面裡也沒有。內在的成長需要這兩種素質,為這種溝通立下一個目標,每天審查之,持之以恆下定決心直到成功。

   你在一個以物質為主的世界觀之下長大,忽略了靈魂的角色。若要跟靈界的生命建立聯繫,我們的顯意識和潛意識就得跟目標協調一致。在任何大型活動和目標中,你首先必須建立起遊戲規則和方式,跟高我溝通也不例外,因此就得通過導師和文章去擴展意識與思想對宇宙的認知。

2。獨處與靜心

   給自己撥出可以完全獨處的固定時段,安靜的地方最好。安靜的坐下來,不要有任何期望,也什麼都不做(無為即是有為,有為不是有做事,而是有效有用的無為,但是用在什麼都得做才有成效的生活中會有衝突)。開始時會很不舒服或不自然,堅持下去,讓內在的聲音有時間和空間去說話,可以在安靜的時候,也可以在做某些事的時候(比如在等車在公園或海邊散步時)這麼做。巧合的事情會發生,有人會告訴自己該聽到的聲音(自己也得時刻打開雷達去注意,要不然聽了也等於沒聽到),自己感覺靈光乍現而有所領悟。所有歷史上的天才(和思想家)也都是這樣在獨處和安靜時找到他們要的答案,你也可以。

   冥思時,你是在訓練自己的思緒的紀律給不斷湧進來的雜音(雜訊和想像的影像)滅音,創造一個真空純淨的載具讓高我來填滿(自己的心田>思>而不想>心的假相>心相)。隨著你的有紀律地冥思去呼與吸(佛祖教的呼吸法,見註釋),就像把心念專注在一根蠟燭的火焰上,或者觀想Solar Plexus>太陽神經叢(脈輪)有一團黃金火球充塞了全身(這個技巧必須先有一些基礎才能試,最好有導師在教,搞砸了最糟結果是失控引火自焚或局部身體自燃,佛祖就是用這個方法去點燃三昧真火給自己火化。話雖如此,要搞到自燃自焚的地步和境界,機率還是微乎其微),充滿能量與治療(淨化污垢)的功能(動作)。有很多你可以研習和使用的做法(和技巧)。

(註:佛祖傳的靜坐呼吸法似乎在中文世界裡失傳了,你可以翻遍所有佛堂和佛教傳播事業機構出版的讀物,恐怕很難甚至找不到一本談到這個呼吸法的書,連怎麼靜坐的書都沒有,就一直不斷在以經解義,取一段或一兩句來大作文章,或者信手拈來引經據典湊合一堆佛家語和經文來嘩眾取寵,這樣子炒冷飯的法布施,佛教如果不沒落,那才是奇蹟。在修的教導上,還是原文造搬八正道,四念處,六度波羅蜜等等法則,頂多是用白話來講得容易聽懂一些,卻還是沒告訴人家怎麼應用在生活中,跟冥思又有什麼關係,以致很多人上佛堂聽完法師講課後,一踏出佛門遇到俗世的挑戰又不知所措,照舊用低我去應付狀況,跟基督徒天主教徒上教堂聽神父唸經(聖經)解義之後一踏出教堂又是老樣子重施故技,沒什麼實質上的改變,上教堂上佛堂唸經都變成很機械化的慣性功課。
   至於為什麼那麼困難或找不到靜坐禪修這方面的中文讀物,為什麼會出現這方面的修行真空,就得問那些躲在深山廟堂裡自己在修的高僧們了。反而是西方人在接觸了東方神學後,馬上就拜師學藝,到印度和西藏學瑜伽,學靜坐,學冥思,學靜心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很少長篇大論在談經典中的道理,而是每天撥出時間來靜心,在這方面的心得和收穫反而比擁有佛學基礎的東方人更豐富。在泰國和緬甸這樣的佛教國家,除了學習經中的教導和理論外,靜坐冥思是每個人必做的功課和訓練,忠實地過佛陀那個時代的學與修的生活,但是靜坐冥思在中國人的社會裡就像絕世武功一樣密而不傳或只收剃光頭當和尚發願要成佛的人,門檻高到只有天人下凡的聖人才合格)

(註:靜坐的姿勢固定好之後,先深呼吸,至少三次,建議七次,每一次都充滿全身,呼出去時放鬆全身,不急不緩不勉強,很自然的深呼吸,到第七次覺得沒有任何一個部位是在硬撐的就可以開始輕輕地呼吸,因為同一個姿勢可能要坐上半小時到幾個小時都不累不酸痛,也避免動作太多太大干擾進程和專注力,稍微移動無妨。開始呼與吸之後就把注意力放在吸進與呼出的氣和動作上,觀察氣的速度,輕重緩急等等,都跟氣有關的內觀,練到很高境界時呼吸幾乎停止,心也幾乎不跳,好像進入冬眠狀態,是另一個更深層的當下。其實呼吸已經轉到毛孔中去呼吸,不需要再通過鼻孔,而且氣是細微到手指或薄紙放在鼻孔上也看不出有氣呼出來,像死人一樣,也算是死過一次了。
不過這麼簡單的要求卻是最難辦到的,因為注意力不能集中,偶爾沒去想也會無緣無故闖進一些影像來拉開呼吸的注意力和焦點,把注意力打散到七零八亂,跟著影像東奔西跑,忘了觀察呼與吸的事情,而且影像沒呼吸那麼單調沉悶,也幾乎都不重複,都很吸引人,有時很精彩,不過卻都是障礙和誘惑,必須不斷地撥開這些雜草去尋找眼前一片黑暗裡的明燈,也只有在沒有雜音和雜草的純淨或死寂的狀態中明珠或白點或光球才會出現,意識才算開始清明,然後會越來越清晰,由暗轉亮,就漸入佳境,也就是定境的如如不動,朝向明心見性前進,再也沒有心念的造化遊戲,回到當下,世界才開始變精彩,也更挑戰接下來的耐性和決心。
   由於思緒很難控制和定下來不動,就需要不斷練習和馴服這顆不羈的心,需要時間持之以恆地練習,也就是佛祖說的精進不退轉,不退步,幾天沒練也會退步。不過只要坐姿,方法,心態等等各方面都恰當都配合得好,每天都會進步一點點,雖然細微,但隨著覺知力的敏銳,還是感覺得出來有稍微不一樣的進步,結果就是每況愈上,越來越順,越來越快進入狀況。但是下一步更難的考驗就在前面的黑暗等著你,就需要更大的耐心去等,等,等,因為空境即深且廣,無邊無際,又不能有所期望和著急,跟低我更衝突,還是要克服,好在很享受淺層當下的定境,也就不會覺得悶。
   證悟總是在最不經意但肯定是在準備好的時候巧合完美地出現,讓人驚喜。由於每個人的里程都不同,越過基本面之後就各自精彩了,各有各的獨特體驗,沒有所謂的必須有這樣那樣的經歷才算上道,也沒有對或錯的問題,就只是一個過程罷了。不過證悟也可以是曇花一現的,不能穩定下來,過後還是要努力去穩住局面,而不是每次都在碰運氣,那又是另一個難度了,而且,難度之後還有更高難度待考驗,這樣才不會悶也不厭倦)

3。記錄下來

   把每天經歷的感受,情緒,夢境和洞見記錄下來,可以幫助你更接近內在深層的直覺。你可以問高我一些問題,然後記下你所得到的洞見和答案,持之以恆地以這種信仰和期望去做,就會接收到自己需要(有用)的答案。

4。內在對話

   跟高我持續在內心裡對話,在接下來的40天裡,每天都決定要跟高我保持聯繫。對高我說:我知道你在這裡,我要認識你,多注意你。請開始跟我說話,指引我的人生。別理會這種對話是單程交通的(像是對牛彈琴完全沒有回應),請記得你有幾十年跟高我失聯了,需要時間去撥開(密密麻麻的)蜘蛛網。不斷進行這種像是跟朋友的內在對話,聊天,問問題,分享自己的願望,然後開始傾聽答案,一定會來。

5。人生課業

   把人生當成一所神秘的學校,請相信整個人生中的所有事件,狀況和人物都精準地組合在一起,教導自己現在需要知道(學習)的事情。態度是認為整個創造都是為你的好而設計(的課程),不論是在人生中遇到好事或壞事,都要問自己這樣的教訓對自己有何意義(啟發),連那些討厭的人或事也是刻意安排的挑戰要讓你成長。當你認清了你在戲劇人生裡扮演的角色之後,高我的身份就會在生命中逐漸明朗(取代了低我的身口意)。記得把心得記錄下來(檢討,斟酌,思考,成為優良素質和良性資產)。

6。夢境

   準備面對高我在夢中跟自己說話。睡覺以前,伸展鬆懈一下四肢和身體完全放鬆,先問高我一個問題(一個就夠別貪多)才睡,然後期望答案出現。醒來後,回憶起夢境中的訊息記錄在案。如果不習慣記住夢的內容,就需要時間與恆心(有其他記夢的方法,以後再談)。只要有耐心,就會開始記得夢境,也開始接收來自高我的解答。

7。專注的心念

   專注在現在的一舉一動成為當下,吃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吃東西,走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走,唯一的一刻就是現在,過去的已經永遠過去,未來的還沒發生,因此必須訓練自己的思緒完全拋開擔憂,妄想,想像,猜測,幻相等等(不是真實的心念造化,都是心想出來的假相),清除所有(心念的)雜草,給高我一個純淨廣闊的空間去填滿。

(註:禪修的原則跟佛祖教的呼吸法一樣的簡單,但是說起來越簡單越容易明白的做起來就更難,難在挑戰和違反根深蒂固的習慣,就像要一個習慣某句口頭禪的人在脫口而出以前的剎那用另一個自己控制按住不發,先想一下再決定把口頭禪收回來。每個人都有類似口頭禪的直覺反應,比如看到人家踩到香蕉皮滑倒會笑,看到一些人白目自私的行為會生氣等等。禪修(尤其是行禪的訓練)就是要用另一個更高覺知的自己(高我)審查自己(低我)的情緒化直覺反應,以不帶情緒也不思考(批判,比較,分別)的中性態度來看世間事物,在情緒反應前先想一下或控制住不讓情緒就這樣飆出去,淡定的看和觀察,明白全都是沒意義的造業活動之後就讓他們自動消滅消失,回复平靜,不起波瀾。
   這就是佛祖教的時刻注意(用另一個自己-高我)要觀無常,無我,造業,空性的虛擬世界,配合行禪的方法來用就比較能牢固地成為一種習慣,要不然就太抽象,不知從何著手,只能夠當理論來理解,卻無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很少佛書在談到這四個要訣時告訴人家要怎麼用,用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狀況,就只是用另一個說法在說同樣的概念,其實說了也等於沒說,不如再看回佛說的原文去找其他應用的線索。
禪修的訓練就是當下的訓練,也是很專注的一心一意,一念一行,消除雜念,在靜坐靜心時幫助很大。如果可以把意念專注到可以覺知某隻手正要舉起來,某根手指要動,腳板已經著地,另一腳正要跨出去。。。。等等動作,自然也可以預先覺知到自己的低我正要生氣,要笑,要哭,要自責,要自卑。。。。。等等七情六慾的生起,即時控制,制止,觀察,然後消滅之,運用上述的苦,無常,無我,空的觀念去執行苦,集,滅,道的修煉,也就等於是在停止造業,停止慾望的產生,遠離慾界,就遠離輪迴的圈子,真正實在地活在沒有過去也不預測將來的當下。掌握了當下之後也同時掌握了過去和將來,先無為才能有為,先無求才能有求(必應),先無慾才能如願,而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必須吃苦,要受這個戒那個戒到什麼程度才有成就,和苦行僧的做法有什麼分別?如果無法發揮這種心念的紀律和控制能力去活在當下的無為,無求,無慾的空性中,任你開口閉口滿口都說要活在當下,你還是只活在現在而已,離當下的境界甚遠,還是沒有脫離過去和未來,即便自己不承認,因為你的當下只能維持不到一個小時或一天就瓦解了,又回到線性的時線上週而復始地輪迴。
   同樣的,靜心時也把這種以行禪訓練出來的自制能力用來消除失控闖入的各種幻象,影像和想像,回到寂靜無雜念的當下安住在空無之境裡頭不動如山,就可以進一步無干擾無阻礙地探索另一個層次的世界,在最深層的定境中達致初步的涅槃(證悟)再進入另一層探索,再突破再涅槃不斷重生(也不斷死去活來)直到你抵達最高的26D跟十地菩薩如普賢和觀音的合一意識站在一起思和看整個宇宙,到時才來決定自己要不要成佛,就是不要低估成道的難度,到了26D還是要謙卑,也自然會變謙卑,而且更謙卑。如果你能夠跟觀音和諸大菩薩的能量,頻率,靈氣感應道交,就能感受到他們的謙卑,自己也被感染得更謙卑,甚至慚愧,他們的慈悲深度也強到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掉眼淚。如果你到了他們跟前拜拜,心中只想著求一支好籤感覺安慰,就不會有任何感應,只能從籤詩中得到一些慰藉和那麼一點正面的能量維持幾天而已)

耐心是進步的催化劑

   別忘了,你可能會一輩子都跟(靈魂)本源失聯,因此需要時間再度取得聯繫(調頻校音也需要時間和精準度),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難事)都花時間和精力去訓練。每天都謹慎地實習這七個步驟,就會得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記住:高我一直都要聯絡上你,其實,以為有另一個人要找你的概念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是自己的高我在找低我但卻被拒絕,而不是另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人在找自己)。

高我就是你自己,真正的自己(真我的真如本性)。

跟自己保持聯繫(向內尋找而不是向外去求)。
        

如何移開隔陰的帷幕

作者:不詳


   當你從3D提升到更高空間時,你體內的靈性各部位都被啟動(激活),你更能覺知到自己的靈性本能,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上獲得新的觀點。你跟本源的連結也更能在當下互動,移除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之間的帷幕(遺忘的罩紗或隔陰之謎),而且在自己的實相世界中接觸到更多的可能。

   振動(頻率)的改變允許你跨出業障和情緒DNA之外(少情緒,少宿命論,多了自信),汲取新的心能源,也就是那顆靈性的心。心的能量沒有情緒,批判(數落,指責,瞧不起,取笑,滅他人志氣等等),痛楚以及一世人的所有掙扎和困苦,這顆心直接連接到源頭和無條件的愛(慈悲)。

   你用情緒化的心(七情六慾)在物質世界裡跟其他人交涉互動,因此你會感到喜歡或不喜歡,愛或被愛,害怕或高興等等,全都是你的情緒心的能量(在發作)。這種能量在你的每一個過去世裡一再地留在印記裡(像印刷機一樣在同一塊模板上重疊打印),每一個困苦掙扎和所有的恐懼就成了累世(不斷重覆)的經驗,很多選擇也是以這個情緒心的能量去決定,累積了無法鬆綁的業力(花結,死結,蝴蝶結,中國結等等心結的結法),跟其他人一起困在你的靈魂團體中。你一旦原諒了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裡的人,就等於斬斷所有連接到情緒心的千絲萬縷(密密麻麻的神經線),同時打開了連接到靈性的心通道。
(註:原諒表面上是在為別人解套,其實是在為自己鬆綁,丟掉這些包袱,而那些被原諒的人如果繼續造業,也就無法原諒別人,就一直會困在自己編織的業網或蠶絲洞裡,但自己卻不自覺)

   你的靈性之心攜帶了(與生俱來)無條件的愛(慈悲)的能量,沒有業障,因為在更高次元裡沒有這種東西。這顆心通過慈悲(的線路)跟其他人(的靈性之心)相連結,可以辨認出每個人的神性連成一線(看穿醜陋的衰樣看到臭皮囊裡面那顆純淨無暇的明珠,只是暫時蒙上了污垢的紅塵)。

   在更高空間裡,沒有靈魂被靈魂的創傷捆綁糾纏,每一個在這種頻率下振動的靈魂都是每一個靈魂團體中的一份子。在這裡你就會理解什麼是萬物歸一,合一,一體的。你可以在這個靈性的心中找到平和,超越快樂的喜悅(滿足與幸福感),在密實的物質世界中受到限制也找不到的真愛與自由。
(註:世間無真愛,有的話也少之又少,非常罕見,因為很少有無條件的愛,真愛是無條件的,也不擁有,不佔有,不強求,沒有壓力,只有尊重,關心,看顧,只讓對方感到自由與舒適,一直都被愛的感覺。不過,看一下世間99%的男女關係,有哪一對哪一組哪個人是沒開出條件的?哪一個條件是跟真愛的本質有關的?哪一個條件是跟金錢物質有形無形資產無關的?有哪一個愛對方的人不想佔有對方?嚴格的說只是喜歡而已,還不是愛,有的話愛的還是自己想要擁有的自我滿足感,而不是為了對方而愛。這是一個最難看清楚的迷思,看得清的沒幾人,因為很哲學,很概念化,很根本的邏輯,埋在地底下。那些可以為了對方犧牲一切去做牛做馬討好對方的人也不是真愛,而是盲目的奴隸心態,連自己都不懂得愛自己了,又哪來的餘力去愛別人?嚴格的說,別說是做到付出了真愛,世間了解真愛的真諦的人也少得可憐)

   這是人類的新頻率新振動,在自由意願的空間裡供人們選擇,融合了精神與物質,放棄情緒的需要(發洩和滿足自己),以心和靈的願望去創造自己的實相。只要是有心(意願)要結束業障可以無條件原諒(一筆勾銷不再追究不背這個包袱)的人就可以得到自己要的實相。你還是可以在人身的經歷中體驗到相同的情緒,但層次卻不同以往,再也沒有附著(黏著擁抱與執著不放)在他人身上,不再給自己的靈性旅程畫蛇添足搞複雜和徒生新的課業(考驗自己和別人的能耐,比如對峙和冷戰)。當你從靈性之心發出慈悲的能量時,你的心就跟造物者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創造出一個無條件的愛的振動頻率,讓所有人都感受得到。

 

 

人造時間的12:60對自然時間的13:20

作者:Gregg Prescott

   瑪雅歷是根據大自然的天體運行週期(陰歷)而制定的,當這個世界採用Gregorian Calandar>陽歷(西歷)時,就完全把我們從4D的時間13:20抽離出來用一個人造不協調的時間12:60供我們使用。
(註:根據瑪雅歷的時計法,一年應該有13個月,每月20天,時鐘一圈13個小時,一天26小時,但是這個算法也得在4D裡改寫,因為4D裡的一天已經縮短到剩下19個小時,可能會再縮短到13個小時,13:20模式或許還能用,但必須做內部調整,保留13:20的算法)

問題是:如何跳脫12:60的時間頻率(或規律)?

別戴手錶

手錶上的時間定為12(個月和小時):60(分鐘),局限了我們調整到自然的時間,也不斷在提醒我們用舊的計時法來算時間。

別看電視

遠離電視,多接近大自然,不只是觀察大自然界生態而是感受大自然的能量,空氣,陽光,水,土等等,把自己浸泡在這種能量當中,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別忘了,電視也是根據12:60的頻率去安排節目的播出。

週末放飛


週休日時盡量取消各項計劃,想辦一些事的話可以安排一段時間去做,比如整個早上或整個下午而不是準確的幾點幾分到幾點以前要完成(給自己壓力就不能享受那個過程)。

靜心冥思

冥思可以把自己帶入另一種空間的時間裡,因為冥思時不會有時間觀念。除此之外,冥思還有許多生理,心理和靈性的好處,比如減少頭痛症狀,增加創意,不再胡思亂想,心平氣和,感受到靈性的一體化。
(註:請注意,不論是靜心或冥思,都避免用到想這個字,因為靜心或冥思就是不想,因此沒有冥想的說法,思與想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玩樂器或譜曲寫歌

嘗試創作自己的音樂或旋律(隨便哼幾句寫幾句也好,不一定要上音樂課拿文憑)。

發展藝術天份

學畫画或者心裡想創作的作品,重要的是創造。。。。。任何東西,也可以是一件家具,學會這種技能去創造創作。

學習加強自己的心靈能力

每個人生來都有心靈(如心電感應)的超能力,別收起來不用。

放慢腳步享受生活

別只想著要盡快從A點趕到B點,盡情享受一路上的風光(慢活的人生才能專注在當下,匆忙就失控,成為跑步機上被跑道拉著跑的假運動員)。

晚上看星星

瑪雅人知道的天文知識比現代的天文學家還多,因此他們可以製作出世界上最精準的曆法,每一萬年只需調整一次,而不是每四年要補多一天。


除了上述的做法,還有幾個可以搭乘這股能量的技巧,你越是不依賴人造時間,就越能融入自然時間去發展自己內在與生俱來的靈性能力。

慈悲大愛

   第六個迷思也是最後一個,因為我們已經談過第七個了(見上文的上帝的樣子),我喜歡繞一個圈子回到起點,因為你們習慣線性思考,要有頭有尾。

   你認為你們所理解的Love>愛是什麼?愛有很多種,人與人之間的美好與和諧關係,設計得完美讓你可以享受到最親密的神聖關係,但卻被一些宗教描繪成邪惡的,狡猾的(勾心鬥角耍心機,為了個人利益各懷鬼胎),枉費了你們要在兩個人之間創造神聖的愛的苦心。

(註:在西方,宗教>Religion是帶有負面貶義的字,都跟黑暗的歷史事件和陰暗的社會案件有關,至今還在世界各地上演基督教與回教的衝突,西方人已經開始在思考為什麼基督徒老是被人家攻擊,而不是相信政府和宗教組織說的回教恐怖主義。今天一些教派在美國已聲譽日下,在歐洲已經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只有在亞洲因為崇洋心理和包容的氣度沒有像西方人那麼不客氣和生氣,許多古代和近代的預言都不約而同的指出,大約在2012年前後就是羅馬天主教的梵蒂岡教廷的末日,現在的教宗也是最後一世,以後再也沒有接班人的預言。在一些西方人眼裡,教宗幾乎等於是撒旦的代言人>Satan's Advocate,有人指出他們在教堂裡播的某一種音樂像邪教,有催眠作用,而歌德式教堂的尖塔像撒旦頭上的角和魔鬼的指甲,給人陰森的感覺,靈性感官敏銳的人就感覺得出來有負面能量在內,經過這種地方時會有不安和受威脅的感覺,反而是鄉間小教堂窮教會就很溫馨,讓人感覺很舒服,因為都有無私真愛的能量凝聚)

   這也是其中一種愛罷了,還有母親跟子女的愛,很奧妙是嗎?每一個母親都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子女的心跳,犧牲是美麗的,但還不是上帝的愛(而是大愛,慈悲,更廣博)。我無法向你形容上帝的愛是什麼樣子,不過我可以讓你們全身都充滿愛(像水中魚)。你會感覺出無量的慈悲而掉眼淚,不因為沉重,而是一種釋懷。

   你可知道你是永生的(無量壽)?你可知道你面對的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你可知道你可以在離開這個大廳時變得很不一樣?這就是上帝的愛在跟你說話。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為了這種愛在感動流淚,因為你在來到這裡(地球)以前,你曾經是上帝的一小片,你也是上帝。這就是為什麼每一條基因鏈都有希伯來文的上帝的名字印在上面(見註釋),你認為這是陰差陽錯的嗎?

(註:電腦系統設計師Gregg Braden花了12年時間研究古希伯來文(跟阿拉伯文是同一語系)的文字和數字代號(每一個字有某一個相應的數字代號),列出一張表,套用在人類的基因碼上,得出了上帝的古希伯來文名字,也就是耶和華,Jehovah的古希伯來文Yog-Hey-Vav-Gimel,但十誡裡說:不可妄稱耶和華的神名,就只能簡化成四字神名:YHVH或YHWH,或唸母音:adonai,也是以<阿>這個音開頭,這是宇宙的母音或第一音也是第一因。這個真正的上帝神名不是那個冒充耶和華的名義利用摩西的十誡去騙人的火星爬蟲類,獵戶帝國的星際部隊中一個殖民地實驗室裡的一位有軍階的基因科學家兼部隊司令官,也就是不斷出現在新約聖經裡,不像人又不像神時好時壞自相矛盾角色混亂,心裡學家也看得出有心理缺陷人格分裂的假耶和華。
2-33.jpg  
Gregg將研究成果寫成了書,名為<The God Code:Healing Our Future through the Message of OUr Past--上帝的密碼:通過我們過去的訊息來治療我們的未來>,巧的是,DNA裡也有四個字母:AGCT,代表了組成DNA的四個基本元素,對應了YHVH的上帝神名,也就是Hydrogen>氫的Yod(Y),Nitrogen>氮的Hey(H),Oxygen>氧的Vav(V或W),Carbon>碳的Gimel(G)。簡而言之,就是佛祖說的組成宇宙萬物的四大元素:水(氫),火(氮),風(氧),土(碳)。YHWH這個名字配合DNA的定義就是:God eternal within the body>永恆的上帝在體內,也就是不生不死不滅的佛性或基督意識,心中的小活佛,上帝的小碎片,是上帝或佛在基因裡的簽名。而且,YH>上帝(Yahoweh或Yahweh)的希伯來文字型也很接近基因染色體組型圖>Karyotype裡的chromosome>染色體形狀,尤其是第22對和第23對(見下圖)。人體的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22對的autosome>常染色體加上一對決定性別的第23對X和Y的染色體。

2-34.jpg  
這種古希伯文是用在猶太教Kabbalah的創世教材和經典中,不屬於任何宗教,很多不同宗教的人都拿去用,在中世紀時很流行,來源很神秘,怎麼演變出來由誰創造很難考究。經典中有一種文字叫做Sepher Yetzirah的有22個基本字母(如abc和漢字部首),每一個字都有一個相應的數字(可作解碼用途得出頻率或音節的振動速度)。猶太教的人(也包括回教徒)就用這種文字作禱告和唸咒(跟印度人用古代巴利文來唸咒一樣,可以不懂字的意思,但音要對),因為這種文字(其實是符號或宇宙語言)有神秘的煉金術(化學)作用,還可以用來顯化顯像或造物(在全息宇宙的虛擬實境中創造出固體有色相的物質,也就是虛擬可變幻的3D物質世界,只是變換的速度慢,因為這種質量的頻率太低太稠密)。舊約聖經的創世記有詳細解釋這方面的細節(如佛祖宣說的宇宙成因和成份等細節),可惜在公元325年被羅馬大帝Constantine>君士坦丁一把火燒掉45本新約與舊約聖經的原文版(也有人懷疑是梵蒂岡的藉口,其實是藏起來不讓任何人看到),由新成立唯一得到官方承認的羅馬天文教廷另外編出新的舊約聖經,再加入耶穌信徒的手抄稿東挪一段西借一片地改編湊成新約聖經,流傳到今天,以致今天的聖經內容成了到處都是牛頭不對馬嘴,自相矛盾,不知所雲還模棱兩可的大雜燴,也是最古老最厚的雜誌書。

   但是,Gregg也不是無中生有沒有考究的根據,早在1973年J.J.Hurtak博士就已經發現YHVH的古希伯來文跟人體內的DNA化學成份有關聯,寫了很有份量的一本書叫<The Book of Knowledge:The Keys of Enoch--知識之書:以諾的鑰匙>,他用YHV三個字母(另一個H重複就當一個來用,成了三個字母)製作了一張所有可能組合的列表,對應了DNA裡的各個基因碼,使到這一系列的基因碼組成了一個立體矩陣。第一個起點裡就有YHVH這四個字母,這個矩陣叫做Word Spirit>字魂,用這三個字母創造出了64個細胞的矩陣(易經中的八卦生64象,才開始看到可觀察的實相與景象)和20個基本的氨基酸>amino acid。

   當然,每一個字都有一個音,組合起來就可以唸出多個音節,用來念咒,因此會用古文發音,也就比較可以創造出一種音頻來治療身心,轉化自身細胞(成為乙太體或星光體),改變外在的實相等等,可以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但也有人用法力比較低的咒語來玩黑魔法,降頭,巫術之類的,造出很嚴重的惡業,必須投胎很多次來補償所造成的廣大傷害與失衡的業力。大家濫用的結果還導致整個4D的樂姆亞文明跌落到3D,再也沒有能力去避開地球暖化,陸沉,造山運動,冬眠的冰河期等等毀滅性週期的時線,到了亞蘭提斯時代開始時,樂姆亞人已經淪落成很不文明不開化和愚昧的土人,只有少數還保留傳統,但也已經是瀕臨絕種的人類族群,都成了少數的原住民,分散在太平洋島嶼群和周邊各地的海岸地區)

   你們還無法理解上帝的愛,是這種愛把你們帶到這裡來聽講,是巧合的一部份,你的第9層基因鏈對這種愛會有反應,而第6層基因鏈想要成為這種愛的一部份。但是人類的頭腦還無法理解(因為不能用智力來感應),就感應不到,而且還是多次元的東西,超乎想像,只能用心感受和相信(有這股力量存在)。你們辦得到嗎?信任就是相信還看不到的東西,連看不到的東西都需要開始去想像來自宇宙核心的愛的概念,是你的老家的能量。

(註:聖經裡只用Love>愛這個字,很少用到Compassion>慈悲這個字,以致西方人只理解愛,卻不大了解慈悲的意義,一直都被壓制不能發揮,而且還把大愛和私愛混為一談,搞到自己都亂。這是心智控制故意混淆的手段之一,避免信徒接觸到無私的慈悲概念,找到這種概念的來源,發現更多被掩藏的真理,真相和謊言。西方人的字典裡不是沒有這個字,卻只限在談論神學和哲學時使用,把所有東方宗教的思想都當成哲學的學問來研究,是沒有神性的,因為只有他們自己的上帝才是宇宙中唯一的上帝,其餘的都是哲學家或邪教,都是魔鬼的誘惑。這種做法造成了信徒們那種唯我獨尊,自己最靠近上帝,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與批判習慣,別人都還很懵懂,落後,無知,得不到上帝的眷顧,是不幸的迷途羔羊,非常主觀自戀,當然也就很情緒化,比較容易受最高神權權威的控制,自己才是迷途的羔羊還不知道)


                     總結

親愛的光義工們,今晚我們一起在地球上創造和平,我們先開始播下光的種子,從這裡散播出去,會改變地球上的本質。有很多人覺得這麼做很愚蠢,認為單靠想像不會停止打鬥(見註釋),那是因為他們還困在3D的現實(的限制)中,暴風雨來時他們會先找地方躲(4D的人就不會經歷暴風雨,還可以用念力把暴風雨推開或化為烏有)。你受訓去抬高你的光,你們當中老少都有(有人早投胎有人晚投胎,年齡不等於智慧和意識的高低,沒分別心的人就能看穿一些小孩子眼睛背後的智慧和神韻而肅然起敬),在帷幕的另一邊都有一個共同點,你們都沒有年齡(也不老),你們都是古老又永恆的。我會不斷在光中唱誦你們的名字,不斷的唸(像持咒那樣裡面全都是佛菩薩們的名字,見註釋)。你們每一個來到地球上的人都有目的,因為在這裡你們可以創造出最大的轉變(時空大挪移,因為高次元都已經很完美,沒什麼可以再改善的地方)。如果你(的頻率)振動得更高(更快,跟燈芯快速振動去發光的原理一樣),你的光芒就越亮,就是這種光芒可以改變人們的思想和清除地球上的污垢。

(註:觀想是藏傳佛教或密續裡常用的技巧,善用萬物唯心造,思想創造實相的原理去改變自己的現實際遇,有效或無效或減半的重點在於專注力和心的純淨度,無雜念和其他干擾。雖然觀想的東西不會馬上在短期內實現,只有小事小動作會比較快成真,但是也會以接近的客觀現實呈現出來,總的結果就是自己所觀想的,而不是每一個細節都一模一樣,因為自己的功力還沒到那種百分百顯化的能力,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就行。超強的神力只能落在智慧與慈悲都超穩定的人手上,否則會害人害己)

(註:唸咒是一種跟上師和高頻率能量溝通的方式,力量很強,超越空間,也很神秘,很難理解,都跟音頻有關,但目前所知不多,科學界更是一無所知,只研究光粒子量子物理這些高能物理。咒語是必學之技,要不然佛祖就不會給那麼多那麼完整,因為很重要,就好像上師跟徒弟分手之後沒留下聯絡號碼,電郵地址或其它密碼再聯繫一樣。宇宙浩瀚,該從何找起?怎麼呼叫?該怎麼叫才聽得到聲音?但傳達和能做的卻不只是這些而已,這就是咒語的神秘和不可思議之處了。
   Kryon也說他會不斷的唸,沒多少人聽得出有什麼意義和暗示,為什麼這麼說?其實也在教導怎麼唸咒,但不是本文重點,就只是一筆帶過不多談。唸咒必須持續不斷的唸來保持專注力,不留空隙讓雜念鑽進來干擾和分散注意力邊唸邊想別的事情,跟靜心時專注在呼吸上還是會不知不覺地讓其他無關痛癢的影像闖進來干擾而忘了觀察呼吸的事,專注力被打散,就更無法進入當下的狀態或維持在那個狀態。怎麼開放某些大門又把某些小門關緊就很考功夫了,需要長期的訓練。當然,以Kryon那樣的水平,不需要不斷的唸,是故意這麼說來暗示正確有效的唸法,聽得懂的人又學到了東西,暫時聽不懂的也先有一個印象,以後接觸到咒語了就能明白得更快)

離開這裡時有所轉變的人都得到祝福,這就是為什麼你會來這裡坐在老家的能量中,這個團隊(能量,靈氣,天使團)正從帷幕的縫隙撤退回去,這種經驗就叫做通靈,但我們不這麼形容。時候到的話,我們可以集合力量去敲響警鐘(可以通過飛碟現身或者在空中顯靈暗示)。我們(對通靈)的說法是:他們又(開門)讓我們進來(3D世界和他們的心)了,又是團聚的時候。我們就這樣子來了,再度用慈悲心愛你們,超越所有你們體驗過的經驗,因此你也(湊巧地)來了。

你離開會場時,也會把我的一小片一起帶回家,你沒料到吧?一直都是這樣,下回見。

 

 

 

你是靛藍人嗎

2-35.jpg  

   本文作者Richard Boylan博士談到了星際小孩>Star Kid的各種特徵,還特別指出他們跟靛藍小孩的不同,其實都一樣,不論用什麼名稱,其他叫法有水晶小孩,星際種子,流浪者等等,名稱不同罷了,相同的都是個性的特質,跟一般的地球人不同,不同在哪裡,不同的關鍵是什麼,就必須思考為什麼他們可以那樣,而大部份人卻辦不到。
   本文作者指出的不同點是在特異功能方面,似乎對這些看得見的特異功能(神通)比較感興趣,不像其他人注重的心理素質和思維模式的不同。作者的網址在:www.drboylan.com

星際小孩的特徵

   星際小孩可以定義為人類和外星人的結合體,這種小孩的外星人成份可以來自再循環的材料,基因工程學,生物工程學,心電感應的意識聯繫,以及星際訪客直接投胎進入人體裡。這些小孩都很特別,他們的父母最清楚,他們就像兒童中的小大人,眼神中散發出超越年齡的認知。

   多年來星際訪客不斷改造人類基因的生物工程學造成這些小孩的頭殼大到只能剖腹生產。雖然膨脹的額頭可以當作智力的衡量指標,但更重要的是人類進化的素質,包括增強的心理感應能力,能夠集合地球上的生物能量(氣)和宇宙力量去治療(病痛),用本源的意識跟別人作直覺與心電感應的溝通與連結。最普遍的小特徵是他們經過時會造成路燈或燈管(尤其是有燈芯的燈泡)熄滅,這是因為他們身上有很強的生物電磁場,燈芯在他們靠近時電流激衝造成短路(嚴重的就燒掉)。

這些兒童展現的技能如下:

> 心電感應:用心靈溝通傳情達意,也感知到別人的感受。

> 預知未來:下一分鐘,下一小時或明天會發生的事。

> 靈視的千里眼:看到另一條時線另一個空間裡的景象。

> 下載訊息:天外高等智慧的真知灼見。

> 異類溝通:知道動物(甚至植物)在想什麼,有什麼感覺和要傳達的意思。

> 穿透的直覺:不必人家開口也知道用意。

> 影響電器:經過時電器配備一時失靈或損壞不能再開機。

> 跨空間的視覺:看到其他空間的景象的陰陽眼或第三眼。

> 看到別人的氣場:知道別人的健康狀況,心緒心態和活躍的脈輪,性格等等。

> 心靈或生物能量的治療:把有用的能量傳給別人。

> 隱身術:用念力讓別人看不到自己。
(註:這是很少有的特異功能,但這麼做的用意何在?天人和外星飛碟這麼做是不要嚇到人類,人類如果有這種能力這麼做可能是想佔便宜佔優勢,就像科學家在研發的隱身術一樣)

> 時空電移:把自己或一件物品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
(註:像武俠小說中的乾坤大挪移或奇門遁甲的絕世武功,如果真的練出這樣的武功,什麼最高的武林秘笈都可以省起來了,難度比九陰真經和葵花寶典裡的功法難得多了)

> 離地浮身:用念力使自己浮在空中。
(註:但不是靠騙人的魔術和障眼法,印度的瑜伽行者已經有很多人能辦到,雕蟲小技罷了)

> 調整地球能量:用專注的念力去影響地球的能量。
(註:這是所有沒有神通會冥思的人都會做的事情,出於慈悲)

> 時間的拉長與縮短:讓一件事或時間變長慢點結束或快點結束。
(註:比如說原本需要三小時的車程雖然在時鐘上還是走了三個小時,但實際上只用了兩個小時。這個做法是通過掌握當下的訓練去控制時間,但必須先從控制自己的意念開始,因為是意識創造實相,潛意識不只是用來感知和解讀表相,那是顯意識在做的事。)

> 預先感應到災難:比如地震和車禍。

> 多次元的覺知:能夠看出和使用多次元的思想去看一個普通的訊息,事件和東西。

> 星光體出遊:靈魂出體的能力。

> 通靈:讓其他靈體借用自己去說話。(註:不一定要星際兒童,一般的販夫走卒甚至屠夫也可以當靈媒,通常也給這些人有機會覺醒,很少用那些自助覺醒的人當靈媒)

> 共同意識:跟自己的守護靈的想法一樣。(註:多數靛藍人,流浪者都有這種共同意識)

> 跟其他星際訪客的連結:保持聯繫,甚至呼叫他們圍過來,呼朋喚友在一起。

(註:以上各項都可以在靛藍人,水晶兒童和流浪者身上找到,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每一項功能,也不是每一項都強,要看個人,沒有誰比誰厲害的問題和差別。一些人是什麼特異功能都沒有,但意識水平卻比任何人都高。意識水平不是用這些技藝來衡量判斷,這些都只是雕蟲小技的小禮物,因此很多道行高的人都不喜歡露一手,還怕人家知道,必要時才拿來當工具去幫助別人)

> 遙控影響別人:用念力把某些能量和思想傳給別人。

> 心智指揮:讓別人覺得必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註:以上最後兩種就是最容易被濫用去玩黑魔法的神通,也是一些阿修羅在玩的伎倆。一般上有正見的人都不會違反別人的意願把自己要的東西強加在別人身上去指使人家做自己要對方做的事情,最多只能放送光明給對方,由對方的靈魂自己決定要抗拒或接受光明。違反別人的意願去做,即便做出來的是好事,也是在造業,因為沒有得到對方的允許,也不是對方主動要做的事情,負責所有後果的就是在背後指使用心智控制的人。本文作者只看到神通的神奇,還沒考慮到被濫用的後果與道德衝突)

這些兒童的身體都有一些星際人的生理特徵,比如:

> 免疫力強:很少傷風感冒。
(註:不是傷風到發燒看醫生,而是鼻子敏感,容易鼻塞,阻止有毒病菌進入體內,而且一兩天內就自動痊癒)

> 體溫偏低:比一般人的低一兩度,也就是新陳代謝慢(不需要補充那麼多熱能不斷吃東西,吃得少就老得慢)。
(註:不是體溫低,而是不怕冷,倒是很怕熱,體溫太低的有爬蟲類基因在內,而且爬蟲類都喜歡住在沙漠和潮濕悶熱的熱地方,比較不怕熱,身體很耐磨)

> 眼神專注有穿透力,成熟有智慧,樣貌端正好看,比實際年齡還年輕(幾歲到十幾歲不等)。
這些人不只是博學而已,還重視跟源頭的智慧意識做靈性上的連結,他們也會跟人家分享靈性的洞見,積極探索物理(如水晶體),超自然(念力)和靈性的關係(如創造善行的意願把能量傳送給有需要的人讓人得到溫暖,比如迴向)。他們尊重也利用靈性的祈求法,比如不同文化中的儀式(法會)中的靈性神力。

他們通常都有一種使命感的熱忱要人們覺醒,發揮出最高最佳的潛能。他們想要把這個世界改造得更好,可以是為和平工作,散佈慈悲與善良的種子,協助治療地球的污染(物理與心靈上的),告訴人家地球人是星際大家庭裡的一份子。

這些都是可以辨認出星際兒童的一些方法。

星際兒童與靛藍兒童的不同

Lee Caroll(Kryon的通靈人)和Jan Tober說,靛藍兒童一般上都行為怪異或注意力渙散(因為對俗世的體制和現狀不滿和不以為然,就不合作不妥協),但卻很聰明,給老師和家長一些麻煩。所謂的靛藍人都有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失調症或Hyperactivity Disorder>過度活躍失調症,他們也會有過度被動和過度主動的傾向(嚇壞很多人)。

星際小孩看來會比較乖,有原創力,少數會高度活躍,或許跟他們的先進頭腦神經線有關,跟身體很不協調。

星際小孩身上有明顯的外星人基因,靛藍人則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外星特異功能。

(註:有科學頭腦的學者和知識份子習慣把東西分門別類,運用分析力很強的智力給任何東西科目化,方便研究,跟古代的人把上帝部門化分等級有頭銜的做法一樣。這就是用3D的邏輯思維在看多次元裡的東西,結果還是畫蛇添足,到最後會發現到其實都沒有分別,有分別的是自己的主見和習慣)

文章來源:www.metagifted.org/topics/metagifted/indigo/adultIndigos/areYouAnAdultIndigo.html


靛藍人的一些共同特質 

> 非常聰明,儘管他們可以沒有以<正常>的方式表達。

> 有創意,喜歡動手做。

> 需要弄清楚,老是問為什麼,尤其是被要求去做某件事情時。

> 可能對學校裡的控制,反复學習等情況有適應上的困難。

> 經常造反又抗拒權威,儘管他們可能不敢表達。

> 對於他們認為搞破壞或無能的體制感到不適應,例如政治,教育,醫療,法律和金融。

> 經常生氣(不耐煩),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力被剝奪,對於<被老大哥監視>,他們可能覺得既恐懼又憤怒。

> 感覺到一股強烈的慾望,想去做一些能改變和改善這個世界的事。他們所做的事情可能受到阻礙,許多人有困難確認他們的<道路>。

> 對傳統的美國夢,朝九晚五的工作,婚姻,平均生育2.5個小孩,住進有白色圍籬的房子等等,感到挫折或抗拒。

> 對政治疏離或憤怒,有一種<你的意見沒價值,而結果其實也無關緊要>的感覺。

> 可能感受到人類存在的沮喪,絕望和無助,而且可能為<我為何在此?>的問題苦惱。

> 對於世俗的,為五斗米折腰的工作感到不開心,尤其是在階級制度的權威結構中。

> 比較喜歡分工合作,擔任領導職務,或單打獨鬥。

> 對他人深具同理心,但往往無法忍受愚昧。

> 在情緒方面可能極度敏感,包括立刻嚎啕大哭,或相反地不表現出任何情緒。

> 在控制怒氣方面可能有些困難。

> 年紀輕輕就對通靈或靈性的事物感興趣。

> 幾乎沒有身為靛藍靈魂的榜樣可依循。

> 有很強的直覺。

> 有隨興的行為模式或心智風格(注意力缺失症的症狀),可能難以專注於被指派的工作,可能在談話中頻頻改變話題。

> 可能有過通靈經驗,例如有預感,看見天使或鬼魂,有靈魂出體經驗,聽見奇怪的聲音等等。

> 可能會干擾電力,例如手錶不走了,走快或走慢了,電子設備故障,燈光熄滅等等。可能對輻射感到不安,而且,或者可能沉溺於電力的振動(如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配備)。

> 表現出旺盛的性慾,或可能因厭倦或感覺乏味而抗拒性行為,可能會探索另類的性行為。
> 可能對達成更高的靈性連結具有強烈的意圖。

> 尋找他們的生命意義並試圖了解這個世界,可能借由宗教或靈修,心靈團體和靈性書籍,藥物實驗,性,互助團體和書本來尋求解答。


   本段收集了多篇文章談到的靛藍人的本質,差不多都概括了所有比較明顯的特徵,但不是每一個特徵都適用於每一個靛藍人,但是,單靠一兩個特徵還是不足以確定自己是不是靛藍人,必須綜合來看,但不是絕對和狹隘地抓住雞毛當令箭,靛藍人都有全觀思維,知道如何分辨。

   不論你是不是剛剛從外星球投生下來的靛藍人,流浪者或星際人,肯定都是老靈魂,曾經也是靛藍人,曾經是火星人,金星人,樂姆亞人和亞蘭提斯人,只是被3D矩陣的集體假相所迷惑,一直無法打開第三眼,看不到沒人要你知道逼你要知道的真相,或者知道了因為還沒準備好而不相信。因為這個世界只讓你知道每個人都認為改變不了的大環境要認命,要妥協,必須違背良知去融入主流的遊戲規則才可以生存求溫飽,繼續眛著良心為自己的福利服務,繼續犧牲別人的權益來填滿自己的口袋和銀行賬戶,麻木自己的道德真我與靈性高我,不斷抬高低我的地位,也不斷壓低脈輪到下三輪去強化那裡的能量適應3D物質世界裡的生活需求,就越是把自己捆綁在3D矩陣的蜘蛛網中脫離不出來,就不斷投胎回來這個業力漩渦,不斷說再見,而不是說下一世在哪裡見。

靛藍人會有的特徵

性情


> 沉默寡言,只在必要時說重點和說對人有益的話,如勸說之類的,不會說那些無關痛癢的閒話,更不會批評別人的長短,是因為前世有修行的涵養。

> 跟平日的內向和不愛說話反常的是會在小時候調皮搗蛋,不同的是以不傷害別人為原則,否則自己也會很懊惱很自責。行為看來很兒戲,心智卻比同年齡的兒童還成熟,但一般父母和師長只看到調皮搗蛋的一面。

> 內向文靜不好動,想得多做得少。

> 有躁鬱症,對很多俗世的事情很不耐煩。

> 不向威脅屈服妥協,越是威脅越是反抗。

> 天生的獨行俠,不合群,很難出現在人多的集會和社交場合裡,更不稀罕用那種方式去擴充人脈得到好處,也就沒有社交技巧。

> 有反社會傾向,沒有可以聊得來的人,一般人在聊的東西都不感興趣,自己想談的沒人聽得懂,就只好獨來獨往,總覺得自己跟人家不一樣,無法融入任何一個社群裡,就顯得冷漠不合群。

> 行動以及跟人家互動都保持低調,甚至神秘,不會隨便透露太多自己的事情。因此都不好出風頭,聚合了太多焦點在自己身上反而會覺得不舒服,不自在,實在是隱士性格。

> 跟身口意負面惡毒的人在一起時很不自在,又很不願意反唇相譏,一般見識,就想逃之夭夭。原本想開導人家的,但人家懶得聽還冷言冷語酸回自己,從此以後就不想再理這些人,寧可斷線不再聯絡。

> 自己的熱情和無條件助人的善意時常被人懷疑另有企圖(沒有人願意相信有人會這麼傻這麼單純),會很氣,從此以後就不再示好,不再自告奮勇,反而變得很冷漠絕情,行動上變得很被動,但慈悲心還是很強烈的。

> 熱心助人,不計酬勞,不求回報,還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甚至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不過卻往往被搞權謀的人利用和濫用,對周圍的人的心理素質感到失望,就不再隨便幫人。真的需要幫的人,不必等人家開口他們也會自動現身。

> 對於別人的愚昧或無法明白簡單的概念很不耐煩,寧可閉嘴不再辯論或說服別人。
> 不喜歡排隊,總覺得很浪費時間,很無聊,被迫排隊時也很沒有耐性。

> 不喜歡跟人家爭排名,爭分數,爭長短,爭榮耀,贏了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就不會收那些獎狀去示眾。

> 不喜歡也不習慣說謊,直話直說,也不會掩飾自己的性情和情緒,不做作,更不會演戲,渾身會很不自在。

> 不喜歡虛情假意的人和事,一眼就可以看穿一對沒有真感情無法持久的戀人或婚姻。

> 不喜歡作比較,不會羨慕別人,也不會嫉妒人家,會讚賞別人苦幹努力的成就,但不會欣賞那些耍手段得來的榮耀,財富,名聲和地位。

思維

> 哲學頭腦,思考型,先想後做不衝動,冷靜。

> 想法和觀點很前衛,但不違反道德倫理。

> 自我價值的意識高,常被諷刺成自命清高,卻又感覺自己是以皇族的身份進入這個世界。

> 討厭僵化的教條與制度,不斷反問那麼做有什麼意義,覺得每個人都活得像機械人,像行屍走肉,不能獨立思考,很違反人性。

> 右腦發達,有高度的感應與直覺力,多數都成為藝術家,音樂家,作家等等,而不是技術官僚,技術人員之類的。但左腦也不差,只是自己不那麼想開發。

> 除了同情心,很容易開發出慈悲心,分辨得出兩者的差別。

> 同理心和感性他知的智能高,除了想到自己,一直都能替別人設身處地去想,分析為什麼對方會那麼不講理,而不是自衛地馬上反擊。

> 有3D的身體,卻有4D或5D的意識,輕易理解很抽象,概念化的哲學思想與靈性的內容。量子思維也是多次元的,能看出一般人看不出的邏輯破綻和細節中的魔鬼。

> 思想獨立,能獨立思考,不受既定權威理念的左右和影響,有自己獨到但一般人還不能接受的想法。

> 喜歡挑戰地球上的權威,食古不化的舊傳統,舊思維。

> 有很廣大又偉大的志願,比如要幫助所有地球人,要改造這個世界,救更多無知的可憐人,但卻不敢說出來,肯定會被人家取笑,甚至當神經病看待。

直覺

> 先知先覺,第六感強,能感知到不可見的能量,有心電感應。

> 偶爾會在眼角的盲點處看到非人類的東西或影子。

> 在高僧大德和聖人面前或大廟裡的觀音菩薩或本尊面前常自覺慚愧,因為犯過的錯和修行不力沒有成就,也是謙卑的表現。

> 進入某些靈氣重的廟裡會靈動,流淚,打哈欠。

> 到了曾有修行人,高僧或靈氣聚集的地方,感覺得出來而心生敬仰之心。反之則不覺得有什麼稀奇,完全憑感覺辨認,而不是神廟,教堂或神像的大小和樣子去辨別,也不以建築和環境的人工美化去決定喜不喜歡,一般上都不喜歡現代與奢華的建築,尤其是高樓,因為沒有溫情和內涵,感覺很冷冰冰和譁眾取寵。

> 看恐怖片,暴力片,戰爭片和鬼片等等沒人性的畫面和情節就渾身不自在。

> 對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反應高度敏感,清楚知道每一種情緒的好壞程度和本質,發飆之後常常會後悔不該而反省自責。

> 認為跟植物和動物打交道好過跟人打交道,因此會喜歡種花草,逛郊外,養寵物,也很會照顧動物,這樣才有機會發揮愛心又不會被反咬一口。


生理

> 喜歡天然飲食,生吃蔬菜水果,對垃圾食物和肉類很敏感,甚至厭惡,身體會很排斥,吃了很容易生病。

> 對天氣,溫度,氣味,花粉等等很敏感,時常鼻塞流鼻水。

> 免疫能力強,致命的病菌不容易入侵身體,一點點小毛病就感覺出來,感冒打噴嚏等等排出去,因為DNA裡的密碼設定跟一般人的不一樣。

> 外貌總是比實際年齡還年輕,從幾歲到十幾歲不等,老化速度比多數人慢。

求知

> 不論數理化的科目好不好,都喜歡讀哲學書,而且一目十行,吸收很順很快,很少卡住不明白的地方,如魚得水。

> 讀完哲學書之後無法滿足,再讀宗教書本,尤其是靈性方面的,同樣是吸收很快,很少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點出人家誤解的細節。

> 對智識的教科書,教人賺錢,謀略等等人間智的書本和內容不感興趣,尤其是政治和軍事的權謀遊戲,讀起來很不享受,還有阻力,感覺出文字裡的負面能量。

> 對於虛構,情緒變化大,煽情和戲劇化的言情小說會感興趣的不是故事情節和人物,而是為什麼裡面的人會有那種激烈的反應。看多之後沒有新鮮感了就不想再浪費時間在這種虛構的想像上面。

> 對科學無法證實的神秘事物特別感興趣,一直要尋找滿意的答案,似乎心中已有答案,找到完美解答來確定自己已有但潛伏著的知識。

> 對絕對值要求百分百精確的科學與數學不感興趣,反而是喜歡挑戰去理解那些抽象,概念性模糊的理念,是另一種更難掌握和分辨清楚的精確差別與概念細分。

> 自認自己知道的比老師還多,上課就不專心。

> 老是問為什麼,問到人家無法回答或搪塞敷衍了事,自己也知道沒得到滿意的答案,尤其是宗教上那些自相矛盾不圓滿的理論。

> 小時候就會問父母自己是怎麼出現在世上的,別人又是從哪裡鑽出來的,也很早就開始思考生死大事的問題。

> 小時候看到有人往生,雖然大家都說死了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但自己心裡還是不服,因為這種說法有無法自圓其說的破綻,鬼又是什麼東西?

> 即使沒人教過,好像一生下來就相信有輪迴這件事,聽到一些宗教主張沒有輪迴的反而覺得這種宗教很奇怪,不可信,會輕視。

> 渴望知道一切真相,不輕易相信表象,有洞察力,穿透力,不管人家怎麼掩飾,粉刷,混淆。

> 很尊重真理和真知灼見,喜歡親近善知識,修行人,正道的宗教。在大師與宇宙知識面前非常謙卑,反而是在學術知識豐富和權威或專家教授面前不怎麼羨慕,有時還會輕視他們的言論。

> 由於博學,知道很多書本上沒有也找不到的知識,一開口談起來就讓全部人豎起耳朵聽到啞口無言,別人只能有聽和問的份,無法參與分享經驗的討論,因為內容都很勁爆,沒人說過聽過的事情。

> 曾經畫出類似外太空文明的建築,交通工具,城市,花園等等,拿出來給人家看卻被取笑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只好收起來不再示眾。
> 從小到大都一直是飛碟迷,對於外星人的報導,消息,太空探險的天文新發現,宇宙生滅的理論與結構,科幻小說裡的一些插圖都很著迷,好像跟自己關係重大似的。

原則


> 尊重自由意願,別人的選擇權,不干涉,從來不勉強別人,不給壓力,往往也因為不懂得怎麼半推半就而失去很多機會。

> 盡量不在言語,行動和精神上傷害到別人,一點點無意間的傷害也會耿耿於懷,不斷自責說錯了話。

> 任何大小事都會先想到別人,最後才想到自己,傾向於利他主義,沒什麼自我或我大的思想。但也往往成為聰明人予取予求和佔便宜的聖誕老人被掏個精光。

> 有錯時先審查自己,最後才確定是別人的問題,還會想幫助對方脫困。

> 常會自省自己哪裡做錯或做得不好,哪些壞習慣需要改,毫不客氣的批判自己,卻又寬以待人,不要求別人完美,輕易地原諒。

> 遇到任何難題時都向內望去尋找答案,而不是向外看尋找代罪羔羊,從來都不怪自己,自己永遠都對,錯的都是別人。

> 總是相信別人也會像自己一樣保護別人,確保別人不吃虧,但卻往往成了有機可乘被人佔便宜和利用的弱點和防衛的缺口,才知道沒有人像自己這麼想,結果長大後就把這種善良與單純收起來變得冷漠,旁觀,被動。

> 不盲目接受命令,總是先質問命令的動機,後果,意義。不會接受無法讓自己信服的命令,要做也得做得心甘情願。

> 即便曾經跟眾人一樣瘋狂追求名利,金錢,地位等等俗世的玩物,但骨子裡還是很輕視這些東西,只是不甘心被人家瞧不起,東西一到手也不會珍惜,還是視金錢如糞土,視富貴如浮雲。

修行

> 靜坐時看到的閃光都是紫色或靛藍色的。

> 氣場是藍,靛,紫的,上三輪活躍也發達。

> 禪修進步快,也可以無師自通,舉一反三。

> 冥思時的明點或光球很快就出現。

> 很能享受冥思時的寂靜與無為,一點都不覺得悶。
> 有出體或出神經驗,當然也都做過清明夢。

> 修行到有成果會成為這一輩子的終極目標,锲而不捨。

> 很嚮往和羨慕那些神聖的山區和有靈氣的地方或地點,想搬到那裡長住,不喜歡城市和物質生活。


以上各項是多數靛藍人,流浪者,星際種子等等外星過客會有的特徵,但絕不是每一個全部都有,也不是只有那麼一兩個特徵,而是綜合的擁有大部份特徵,當然還有一些無法一一列出。這些特徵只是協助自己辨認是不是靛藍人,或者從靛藍人身上看到他們擁有的心理素質,學習那些自己也辦得到對自己的靈性有幫助的部份,成為跟他們一樣的靛藍人,或者重新得回自己原本就是靛藍人的身份,不再是在地球上混日子等死的人。

 

 

 

 

淨化思想念相

2-36.jpg  
本文內容也出自<光的彩虹橋>這本書,同上一篇。本篇特別著重於書中兩篇跟淨化心靈有關的文章,經過濃縮和編輯,也加入其他篇的一小段湊合成文。欲知更多詳情和全文可上線查詢買書:
中文網站在www.courseinlight.info
英文網站在www.courseinlight.net   

思想念相

   道瓦庫說,思想念相是由較低層面中不同等級的精神與物質所形成的,也就是低等的思想意識所形成,在身體,情緒,思想以及乙太層面所形成的記憶,印象或想像都可以形成一種思想念相,最後才在物質層面裡具體化,固體化。

   因此,思想念相在未成形的狀態中也會影響周圍的環境和別人,還會製造不同的因果。但思想念相可以透過當事人清除掉,在上一篇談的阿格尼瑜伽已經提到過。

   由於人類一開始就被賦予自由意志與創造力,但史前的人類心智尚未進化,還是很動物性的,就因為各式各樣好的壞的意念而產生出種種好或壞的念相。除了往好的方向進化以外,人類當中的一些靈魂也選擇反向的退化,造成了許多個人或群體的不幸事件。負面勢能也有存在的必要,這樣人類才能在實驗與實踐中使心智日趨成熟,快速進化和提升。因此,人類必須通過二元性的學習和因果關係的磨練來發展識別的能力。

   但是,每個靈魂都有各自不同的進展方式,不能把一個公式套用在所有人身上。當一個人堅決認同某種意念,或有某個未能實現的願望而深感遺憾時,也會形成思想念相。這些意念在他們的實相中形成一種架構,由混亂,疑惑,欺騙,幻象所形成的思想能量經過壓縮之後,形成一層一層的乙太元素(一度空間裡的多層密度),附著在乙太體上,揮之不去,一再回來投胎。

   這一層層的元素,就是所謂的業障或牢籠,也就是說,一個人片段,錯誤,扭曲,陳腐的思想理念會形成一種(覺悟的)障礙,使人無法進入內在的實相中去體驗智慧或理解真知,也就是佛祖說的無明,明這個字的真正意義必須在閉上眼睛去靜思才有辦法徹底的理解是什麼意思,語言文字說得再多再清楚也是隔靴搔癢,就像是夏蟲在想像冰天雪地的感受。

   3D世界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次元,投生地球的靈魂因為有了肉身,意識的焦點大部份都放在物質層面上,還受到大環境和群眾意識的影響,不受影響的活在體系之外也會很辛苦,跟整個社會格格不入,成了邊緣人,也不入流。因此,境界再高的人還是會有弱點和缺點,沒有完美的人,聖人都會犯錯。因此就不能苛求別人磨練辨識真理和歪理的能力,不批判就成了主要功課。
(註:高層天人和菩薩投生到地球來教導人類是很危險的事,只要他們的定力不夠或不慎,就會變得跟人類一樣充滿慾望,自己也回不了家,生生世世跟人類一起在紅塵中打滾)

   道瓦庫的教導強調清理和淨化思想念相,是因為這些執著與污染不只是跟高我隔離,還以各種方式影響每一個人,形成了共業。因此,在還沒強化正面思想之前,就得先認清負面思想,才能把他們移走,讓正面能量填滿自己,但不必等到全部負面的污染清理完畢後才變得正面,因為只要有負轉正的意願就足以發揮邪不勝正的原理讓光明驅走黑暗,重點還是在個人的意願,誰都無法強迫。

   當我們對思想念相的運作不理解時,往往因為不能覺知到它在我們的身心上所產生的作用,容易對一些本來輕鬆平常的事,不自覺地產生極端的情緒反應,做出讓人不快的行為。邏輯上,當一個人出現躁鬱症的問題時,很有可能是受到無形的思想念相的影響。道瓦庫說,受到負面思想念相所籠罩的人,會扭曲(擾亂)自身內在的(基因)密碼,以及與靈魂之間的協定,導致他們陷入憂鬱與煩躁中,面臨一直失敗的挫折。陷入憂鬱與煩躁的心理狀態,人際關係必然不會好,做什麼事都不順利,都有人阻撓或不支持。

   這些陳腐,沉積又濃縮的負面思想念相,生生世世持續著,使人無法與高我連接,導致下面的狀況:
1。執著在陳舊的思想理念中。
2。認為自己很靈通,什麼事都堅持自己的看法,然後被自己的靈通現象所控制。
3。將許多自己的幻想妄念,認定是來自自己的靈通,將邪知邪見誤認為是真理。
4。曲解自身的密碼與靈魂的協議。
5。可以是成功的靈性導師,也是危險的靈性導師。
6。以妖言惑眾,阻礙別人獲得正知正念。

是什麼原因激發出好或壞的思想念想呢?

   每一種情緒反應都是因為受到刺激而產生出來的。當這種刺激來自周圍的環境時,就稱為Horizontal Stimulation>橫向刺激,也必須頻率相近才能同頻共振,但是一般人都把責任推給別人,或者抱怨那個地方的磁場不好,卻忘了自己的頻率低而同類相吸。

   更嚴重的是,這種刺激還會強化原本的思想念相的能量造成惡性循環,一時的宣洩只是短暫的舒緩,或者把這個被放大的思想念相強行壓制而停止活動,但還是不能消除原有的思想念相,結果就更容易受到刺激變得很情緒化,越是壓抑,越會反彈。看心理醫生作治療也不是一個治本的辦法,都只是在旁敲側擊,幸運的話點中要害解決掉,多數時候又會舊病復發,因為問題的源頭無法用邏輯來解決,都是靈性的。

除了外在的橫向刺激之外,還有來自內在的Vertical Stimulation>垂直刺激產生的變化。垂直刺激又是什麼?

   當你啟動高我的頻率時,由上而下向較低體系(的低我脈輪)注入能量,便是垂直刺激。因為高我的光頻比思想念相的頻率更強而有力,思想念相受到高頻率的振動所衝擊便會開始潰散稀釋,最後被分解掉。所以,當思想念相受到橫向刺激的激發時,就要用高我之光的力量以縱向的方式來化解和消除。

淨化辦法

面對橫向刺激時該怎麼化解和消除這種負面導向的挑釁呢?

   就是要時刻觀照,看清自己的思想念想(時刻在內觀而不是老是怪外界的干擾和侵犯)的起伏波動,客觀地覺知整個釋放與化解的過程,看著情緒的緣起與緣滅。道理人人都聽得懂,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因為不習慣,不習慣就必須多練習,熟了才能生巧成自然,就再也沒有外界的力量可以攪動自己的心了。只要自己不去滋長和強化這些思想念相的力量,它們就會煙消雲散,也無法入侵,就像在身體外圍築起了一層厚厚無形的金鐘罩那樣(中國寺廟裡必備的鐘就有這個意思,用鐘聲敲醒眾人的腦袋,也套上了金鐘罩保護靈魂)。

   如果一個人懂得在內部清理和化解這些對自己無益的髒東西,就不會隨便把出清的垃圾倒在別人身上,轉嫁給別人替自己承擔。清理過程的長短以及思想念相的稠密度都跟當事人的執著程度有關,也跟個人的意願和抗拒力有關。

   根據因果法則,任何一個因,都會製造一個果,如果因果還未完成它的循環,果尚未呈現,由因到果的過程就是一個還在進行中的活動,形成一個記錄,繼續推動這個活動,以便完成一個圈的因果循環。這種個人和群體製造的因果就創造出思想念相和虛妄的影像,成為全息宇宙裡的一個虛擬實境,真實到當局者迷,看不出真假和破綻。因此,如果能夠去除這些念相與影像,就可以停止這種因果的循環與不斷的輪迴,跳脫出整個圈子,置身事外和境外。

   許多受到思想念相干擾的人會去找一些大師和治療師,試圖用各種方法如消災,祈福,肯定語,畫符喝大悲水等等來處理負面能量,但是,為別人消災解運非但效果不彰,也擾亂了他們自身的磁場,因為每個人都必須以自己的意願與力量去清除自己的業障,這是宇宙法則。

   上師無法替任何人清理因果業障,但可以提供工具和方法,個人如果不好好使用去發揮效果,就沒辦法了。因為慈悲,各門宗教的上師不斷地將較高次元的純淨理念傳送給人類學習和理解,只要入門者的意識提升到某個程度跟高我融合時,就不會再受到負面勢能的影響,也不會再造負面的業障。

   科學界已經承認,能量可以轉化成物質(物質由原子和次原子組合而成),物質可以轉換成能量(物體分解成原子和次原子),因此,能量事實上便是一種元素(四大元素的水火風土)。思想也是一種能量,思想所形成的磁場和我們所處的有形世界一樣,可以是清淨的,也可以是渾濁的(由意識決定)。

道瓦庫說,思想與磁場的淨化是一門自然科學,可以清理由情緒和沉澱已久的錯誤製造出來的思想念相,要成為光的載體就得釋放人格層面上所累積的陳舊又腐朽的能量。

   光的運作就是幫助我們釋放細胞裡的記憶(業障,慾望,情緒等等印記),所有前世和今生的印記都在那裡(見前一篇<啟動基因密碼>裡談的細胞內其中一層的阿卡西記錄)。每當靜心冥思時,光的能量被引導進入身體,與儲存在身體中的細胞連結,進行整合,光的高頻率使內在的細胞產生反應,讓沉澱的印記浮現出來(逼自己去面對和優先處理),低我肯面對有意願要處理之後,細胞內的純淨頻率跟著被啟動,由高我的理性思想釋放那些被壓抑和壓迫的負面情緒。在光的清理過程中,低我就會跟高我合作釋放那些困擾自己的情緒以及不愉快的前世記憶,通過不同級次去逐步完成提升與回歸本我真我的旅程。

   為了清理乾淨,所有暫時被掩蓋的問題都會凸顯出來,包括身體和情緒上的各種創傷和負面思想,都通過寬恕,釋放,提升,轉化的過程清除那些製造業力和實相的思想。

   淨化的方法很多,,但萬法歸一,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因為每個人的起點,前世底蘊,根器,理解的深度,廣度,接受幅度等等都不一樣,不能因為別人這麼修有成果自己也一定要修到那樣,結果是拔苗助長,違反自然,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反而事倍功半。不論個人能力有多強,信心有多堅定,還是要謙卑,不要低估自己的低我的抗拒力與冥頑不靈。

   淨化法門的理論和方法都很簡單,沒幾句話就可以交代完畢,99%都靠實修,願意每日按時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往內觀察,睜開眼後把內觀學來的那種平靜的心用在日常生活中,繼續用平靜的心去看待生活中一切大小事,也就是以平常心看人看世界,不讓情緒,分別心,批判別人的個人標準俘虜和主導自己。因此,理論性的東西通常在看完吸收之後就放在一邊,滿足了一下心情然後就忘掉,隔天再看再滿足,週而復始,有學沒修,原地踏步,停留在聞,思,修三部曲的第一步<聞>的階段,在那裡團團轉不思不修。但是在思與修之後,還是不能自滿,要繼續聽聞吸收(但不執著與沉迷於)靈性知識去複習和吸收新的概念或做法,再強化思與修的練習,就每況愈上,穩健進步,努力不懈,必有成果。聞思修三者就像再生循環標誌的鐵三角那樣,缺一不可,互相支援,互相注入能量,有增無減,會越轉越快,融為一體成為一個圈。

有 些人在前世已經了解這些哲理,把這種對靈性進化有幫助的領悟潛藏在細胞的深層印記中,這一世一接觸到,就馬上啟動恢復記憶連接上去。由於低我還沒覺醒,就糊里糊塗的走上淨化之道,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因為都是在投胎前已經定下的功課和靈性目標。不過,這些人不管在過程中遇到什麼挑戰,考驗與打擊,旅途如何顛簸,甚至跌倒了,都能再站起來,堅定地在光中前進,不同流合污,不跟物慾和負面勢能妥協。這種要提升的精神,不論是出自誠信或內在的領悟,都是非凡的。當一個人成為光的載體時,他就是在為地球頻率的提升做出貢獻,給地球的轉化與提升加一把勁,幫到了別人,也利益了自己。

任何法門都教導循序漸進,每一個步驟都有原因,不必去預先理解什麼原因,等到自己修到了那個階段自然會明白為什麼會那麼設計。這種玄機,有人理解,謙卑地學,有人不信,偏偏要越級而上,要跳級,要一步登天,也沒人會管,都是自己的選擇和自由,但是越級之後遇到了瓶頸時,還是得乖乖再退回去補上沒經歷過的階段,有些人還跌得重,下輩子不敢再試,就很排斥修行的事。靈性的提升之道就是這麼慎密嚴謹,容不得人投機取巧,要不然誰都已經成了大菩薩,誰都可以省掉高中直接從國中上大學,也沒人要一步一腳印去打好基礎了,道理跟學功夫是一樣的。

人身上的光能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必怕給了別人會少了自己的一份,太陽把光照向地球,太陽自己從來就沒暗過,而且是免費供應,也不費力,坐著觀想把光送往沒有光的地方和照亮思想黑暗的人比起到處去捕魚送給人家吃輕鬆得多了。

淨化過程
2-37.jpg  
靈魂知道一個人需要清理的部位,下圖這個人的思想念相儲存在下腹部,受到啟動與放大的靈魂中心點能量,集中在這個部位進行清理。

  2-38.jpg  
   一個思想念相成形時,較低體系便照單全收,然後如實地將它表現出來。妖魔是人類當中普遍的思想念相,這種思想念相被創造出來具體化成為現實時,是很嚇人的(恐怖,變態,極端),有些人甚至還能聽到這種能量的咆哮聲,或聞到臭味,因為動物性的人類本能扭曲的想像製造出許多性與暴力的變態情節。古今中外的妖魔鬼怪其實都是這種能量的創造與表現,源自於沉重,低級趣味的私人慾望,不斷強化走向極端還呼朋引伴而不自覺,甚至到了地獄還是認為自己那麼做是對的,獨裁者和大王們認為,要拯救所有人或實現一己的理想,就必須無情,夠恨,打倒對手掃除障礙,都是合理的傷害,為的是更崇高的目標,其實說穿了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不容任何人挑戰,自私到極點。


   能量本身是中性的,基於能量跟隨思想的定律,能量將回到散發這些思想的原點(也就是造業傷害別人的人終將傷害到自己,善業也一樣會回到自己身上,形成了業力自動平衡的法則)。人類被賦予了創造的天賦與自由,就是要學會為自己的創造負責,知道怎麼創造才沒有痛苦,不害人也不害己。如果人類懂得運用較高能量去創造,就能讓高能量暢通無阻,反之則到處阻塞,全身都是污濁的穢氣,高能量進不來。高我的能量被啟動之後,漩渦式的頻率便會開始化解思想念相,逐步建立一個明亮,強有力的光體,當然需要當事人堅定的意願,持久的恆心與不動搖的專注力。

   思想念相形成的雜質,不但成為身心的負荷,還不停地障礙人的心智,使人無法運用智慧去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因為人的載體處在較低頻率的層面時,同頻共振吸引了同樣性質的污染物進入身體去強化這種負面能量,就每況愈下,在個人意願沒有反對和抗拒的情況下滋生繁衍,嚴重的就成了絕症和癌細胞,其實都是心識所累積和創造的結晶與最終成果,怪不得任何人。

   個人產生意願跟高我合作之後,就放大頂輪上面的白光能量,漩渦式地由上而下向下旋轉,狂風掃落葉式地捲走所有垃圾,只留下清淨的本來狀態,任何雜質再也進不來,還沒進來就被掃出去。因此,在靜心冥思時,得先把這些自己不要的雜質清理乾淨,方便自己看到內在的光。
(註:在靜心開始前,可以先唸一小段讓自己感覺良好的咒語,通過咒語的加持力量讓自己進入狀況,開始觀想頭頂上的光像天女散花般往下灑,像是在光中沐浴,柔和地從打開的頂輪洞口灌入體內(頂輪會開始發癢,也就是在打開和接收外界的能量),不要像電影演的激光光束那樣衝下來,太過刺激的做法就會產生激變或突變,超出自己身體的承受範圍。光能灌入以後流過全身的每一顆細胞,最後通過全身毛孔,手指尖,腳趾尖和肛門排出體外,排入地底下。西藏的喇嘛通常都唸大明咒來清理當天攝入的不淨物,不懂得唸咒的可以唸最短的佛號或大明咒之類,不斷重覆數念珠,直到自己覺得心情夠平靜了才開始靜心冥思作觀想,觀想之後就什麼都不再想,專心地冥思,一心不能二用)

下圖顯示思想念相被粉碎之後,污穢的能量離開下三輪,進入地底,被地底下的中心太陽給融化,就像所有靠近太陽的東西都被燒成灰那樣。

2-39.jpg  
   下圖顯示內部的污染被清除以後,還有外部的灰塵籠罩,也一併被內部發出的強光給化解和轉化,成為正面無法傷害自己的磁場,就像人體外包了一層金鐘罩,而且這個罩的體積會隨著內在光能量的強度而擴大範圍。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樣貌平凡,也沒跟任何人聊天,很多人都很自然想要靠近,都覺得比較舒服,沒有威脅感,不需要時刻築起防衛牆那麼緊張那麼累,暫時可以放輕鬆,個人的顯意識不知道原因,但潛意識的靈魂卻知道誰的磁場可以靠近。
2-40.jpg  

   下圖顯示被清理完畢後磁場發出來的光,燦爛美麗,每一個脈輪都清晰明亮。一般上,從清理到完成需時三到五年,要看個人的持續性,專注力,跟高我的合作無間的程度而定。也有少過一年就清理乾淨,或十幾年都清理不完的,因人而異。
2-41.jpg  

頑固的低我

   提升中的人都在矮化低我,抬出高我,變得無我,靜心冥思時進入無我狀態也很享受,一旦睜開眼睛,又從高我回到了低我,自我的生命力很頑強,把光灌入自我的身體裡,豈不是又強化了自我的力量嗎?

   當低我把自己交給高我時,就得先培養謙卑的態度才能心甘情願地屈服於高我的能力,先追隨高我的高尚情操,讓高我主導自己的低我,再逐步地融入高我的能量當中,再也分辨不出小我,自我,低我,就會變得無我,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是高我的大師在指揮小我的載體,並沒有消滅自我。

   自我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高或低是因為人類的批判,比如說,當一個人非常重視自己,有人說是自尊,自重,自愛,也有人說成是我執過重,或自戀狂。兩者有什麼不同?還是因為批評的人根據個人的喜好去判斷而有所不同?多少人能還原事實的本來面貌,不以個人標準或喜好去看別人?與其形容山有多高多低,不如就承認那是一座山好了,不要認為高的就一定好,低的就一定不好,你怎麼知道低山也有高山沒有的好處?

   因此,我們不能從字面的意思來解釋佛家的無我或我執,它的真實意涵是不要讓低我主宰自己的生命。每當自我選擇批判,認為這件事這個人應該這樣那樣才對,並試著想要改變別人來符合自己的要求時,就是在製造因果,因為任何形式的干涉與勉強都會給雙方帶來痛苦,還給自己帶來失落,疾病與業障,無風起浪,不論動機有多好多正面,做法還是負面的不尊重別人。

那麼人不就沒有主見了嗎?

   這就是識別與批判之間的差異,關鍵在於,如果我們迫切想從外在去改變別人,即使是好意要幫人,仍然犯下了干涉別人的生命歷程的業,違反自然,剝奪別人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論對方的選擇是否看起來顯得愚蠢和不智,都不能批判,而是尊重。要拿來當反面教材的話也就事論事,不鄙視,不譴責,不數落,不謾罵,不詛咒,不讓自己也跟對方一樣的拉低自身的頻率,就很不值得,只需還原其本來面貌,由觀眾自己去辨識和決定接不接受。因此,我們必須允許與包容別人以他們自己的時間,進度和方式去成長和學習,不去要求別人要在一生之內開悟和提升到那個高點,自己才不會落入業網中,同時為這些腳步慢的人祈福,希望他們早日覺醒。

   高我在過去世都一直存在,死去的都是低我和自我的肉體,因此高我是完全客觀,包容與超然的,也包含了自我,沒有批判,沒有期待,沒有競爭,也沒有否定。

   低我就像小孩子一樣,不斷比較,衡量,判斷,交換,認為付出多少就一定要得回該擁有的獎勵,看別人不順眼,如果換成是自己,就會這樣那樣做,就要告訴人家怎麼做才合自己的標準,如果不聽,就對付和打擊讓對方乖乖就範。而且,低我還不斷受到周圍環境和別人的刺激,時刻在製造干擾和競爭,越競爭就越愛比較,越是比較就越容易批判和交換利益來抬高自己的地位和競爭力,結果就生生世世回來這個世界去滿足愛比試,好出頭,控制別人,要贏不輸的個性,習慣和追求,直到學會用愛去接納和包容別人,心胸變寬,意識擴展了才得以提升頻率,不再是狹隘陰暗的人格。

   低我必須學會用客觀和整體性的態度看人生百態,領悟到自己沒有權力也不需要去改變別人,不計較得失,盡量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不去掛礙自己何時才能達到目標和理想,也不必擔心別人會比自己好,就不會在乎自己經歷了什麼事,而是用什麼態度看待人生。

   但人的寶貴經驗往往是用眼淚換來的(因為被欺負才會憤怒,憤怒之後才學會原諒),經驗也沒有好壞之分,而是自己的靈魂選擇的體驗,眼淚也不等於憤怒和自卑,而是一種感受。

   當別人需要提醒時,可以提供意見,但不要期望別人一定會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如果人家還沒準備好,你的強行介入去改變對方只能把自己帶入另一個新的業網,也轉移了自己的生命目標,阻礙自己的進程,還成為那個因果和業障的一部份。

   個人能做的還是先把自己照顧好,讓自己成為一個指引的路標,成為光的火炬,讓看到的人在光中清醒,看清他們自己的業障。給自己做好準備成為別人的典範,指出淨化與提升之道才是上上之策,耶穌本身就作了最好的示範。有沒有注意到,儘管歲月流逝,那些心靈不斷成長的人肉體和外貌老得慢,那些長期處在憤怒,批判和競爭當中的人,外表看起來都很衰老,高興不起來,對什麼事都不滿意,什麼事什麼人都不合自己的標準。更嚴重的是滿臉橫肉,或者隱約中還有另一種動物的臉偶然出現,自己卻無論如何都看不出來。

內觀的治療

   不要藐視一個拿著酒瓶躺在路邊的人,至少他已經進展到認知自己的孤獨,自己什麼都不是,只是街道的一部份(也勝過自以為是天下第一的人),他不再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他的自我被擠出意識之外,儘管他以那種討人厭的形態來體驗這種孤獨,忽略了精神層面的富足。人要在完全孤立,沒有內在靈性力量的協助下去體驗與外在物質的融合(成為街道的一部份),是一種非常艱難的體驗。

   如果你正在體驗匱乏與不滿足的人生,實際上是在學習如何在貧困或平凡中建立信心與期望,學習在沒有華屋,美廈,名貴轎車和金錢名利的支撐下找到自己生命的立足點,仍然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了解到就算有這些物質也不一定是舒適快樂的。只有當人們理解到內在的體驗重於外在的環境時,才能停止向外界尋求,不再以追求物質來滿足對安全的需求,開始向內探索的旅程。
(註:如果還沒體驗過向內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和靜心時的無我狀態,就很難理解佛理和基督福音的教導,很難馬上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場,老是覺得很衝突很矛盾,很難適應,不久之後因為無效就產生懷疑,失去信心。有信心的也活得很辛苦,心一直都不平靜,一直在頑抗外界的壓力,都因為沒經過內觀的訓練。中國的佛教徒和西方的基督教徒都很會講道理,教人要這樣那樣,累積的說教書本和刊物比經書還多,語言也講得夠淺白的了,結果做得到的人還是很少,也很少聽到宗教導師鼓勵人家去靜坐內觀,好像是少數內行人的特權,不是每個人都行的事情。跟中國佛教的做法大異其趣的是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西藏和東南亞一帶的佛教導師很少談那麼多道理,直接要人用行動去修身養性,供佛,養僧,布施,內觀,教導和討論靜坐的書本多過長篇大論的佛理,把佛理都結合到靜坐的態度裡去教,幾乎每一家寺院的上師都開靜坐班,定期跟學員一起打坐,邊做邊教,還開講座教一些修法或釋義而不是勵志的演講,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去互動,補充每個人心中的疑問,做法就跟原始佛教的一模一樣,也跟其他次元裡的人的修法一樣)

儘管在靈性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生命中的一切經歷與內在的體驗其實就是靈魂投生來地球的主要原因。<奇蹟課程>中提到:你把信心置於極其瑣碎而瘋狂的表相上如藥丸,金錢,<護身>衣,影響力,地位,受歡迎,結交<對>的人物,以及數不盡的虛幻事物,你就一一賦予了它們無比的魔力。你用這一切取代自己的靈性,把這些東西當成寶貝來鞏固身體的地位,它們全都是對小我的頌歌,都是沒有價值有限期的東西,支撐不了自己的不滅靈命。

對於那些需要用酒精,藥物來麻醉自己,以不擇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錢與權力來滿足自己的人,我們可以賦予理解與同情。在自己身陷痛苦時,利用內在心靈的一點微弱的光,引導自己探索更高意識,尋求更高的治療力量,避開自我毀滅的選擇。

許多人以為靈修之後就理所當然地擺脫所有的困擾,覺得不自在或不夠超然時,就會認為自己的靈性不夠高,甚至是靈修的失敗者,其實這種壓力本身就來自於自我。發現到自己處在這種自怨自哎的狀態時,可以暫時拿下給自己貼上的標籤,不論那個標籤是<虔誠的清教徒>,<追求卓越者>,<評論家>,或<教育家>,都把這些與自己目前的能量和能力不符的標籤統統除掉。在拿掉這些標籤之後,乙太界的星光體才有機會呈現它的真實面貌,能量放輕鬆沒有壓力時才會回复原本的美麗。

一旦克服了頑固的自我的障礙與阻攔,就打開了與高我溝通連結的管道,最需要治療的是完美主義,批判與武斷。那些苛求自己以及別人的人,無時無刻都給自己和別人施壓。不要相信那些有一點壓力也是好的推動力的說法,那種說法只適合物質世界裡的競爭與生存要求。靈修需要百分百自動自發的自由意願,沒人能強迫自己,自己也別勉強自己,而是順其自然,很輕鬆,很享受,很樂意地做。

如果還有金錢或情感的課題要學習要駕馭的,就讓這些事成為一個待克服的課題,如果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很厭倦這種探索,就讓它這樣,要寬恕自己沒有達到外在世界要求的那種完美與成就,譬如成功,名望,美貌,富有等等,然後寬恕自己對自己的批判,也別理會別人對自己的批判,別人要造業,不等於自己也要跟著參一腳。

典籍以及靈性導師一再地告訴大家要去除自己身上的惡劣習氣,都是自我低我的習氣,用任何簡單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做,也可以從簡單的覺察(禪觀如行禪)開始,整合自己的自我與靈性,看看它們能反射出什麼樣的光輝。

去除我執或改變習性並非一僦可及,<乙亥演講錄>裡描述了這個過程:覺得輕安快樂,其間必經過無數反動,甚至舊時積習,一齊出發,良由從前是壓迫功夫,不知者謂為退轉,實則搬運正忙,一切夙垢,正打掃出屋時,是好處,非壞處,若再起愛惜而留之則為大誤矣。

實修與宗教

心靈成長是一個必須配合生活體驗,融會貫通以後,逐步進展的過程,所有的知識和領悟都必須經過正面能量的潛移默化和時間的醞釀才能夠具體地表現出來。如果對上師所教導的真理沒有親身的體會,所有教導都將淪為抽象的神學或哲學理論,甚至有人把真理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結果內容好像一再重複循環,換方式在說同樣的原理,就了無新意,枯燥得很。奇怪的是,同一篇理論竟然可以在不同時候重讀時有更深一層的領悟,因為紙張是平面的,能量卻是多次元和多層次的,不受到紙張和文字的限制,要看讀的人能感應和吸收到哪一個層次的訊息和能量。

除了反复溫習文字上的概念,實修的動作也是在反复地練習,才能純熟地運用。能量的運作,轉換思想情緒的能力,都要靠功夫,實力不夠,給你一張文憑或課程證書也沒有實質意義。

新世紀的大量訊息源自於西方,以英語配合基督教用語傳遞下來,當中的意義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背景有點複雜,也有必要。基督這兩個字不只是Christ的音譯,還是超越宗教的意譯,其實就是<基本的督導>,也就是所有人的內在指引,像衛星導航系統GPS一樣,在迷失方向時回歸到基本點的十字路口,把要走的路弄清楚了再出發。

語言文字只是工具之一,我們只是透過文字來超越低我的狹隘意識,進入高我宇宙性的宏觀意識,因此,名詞都是用語,包括佛心,基督意識,上帝,阿拉等等名稱,指的都是同樣的東西,所以,學習新世代靈性課程的人必然是懷著一顆開放的心,沒有門戶之見的人。

所謂的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佛法要求我們反求諸己。不過外道都被人誤解成除了佛教的正道之理以外,其他的都是外面的歪理。新世代靈修教導發揮宇宙意識去運用宇宙能量,到了最後還是要人反觀自己的內心,本質上跟佛法沒有差別,耶穌在聖經裡也這麼說,不過都被歪曲和誤解誤導了。新世代的訊息可以自由地信手拈來用能夠說得明白的各教用語,不必計較遣詞用字是屬於什麼宗教的,更不必滿口佛家語或上帝的語言才說得像是真理。

同樣的,在冥思時,佛教徒仍舊持誦他們熟悉的佛號,基督徒繼續呼叫他們熟悉的大天使,效果一樣,反正菩薩或大天使都是一團強光,不知道人要如何分辨出那一團光是哪位菩薩或哪位大天使的,分得出來的人就真的很厲害。

有人還是認為除了佛教以外,基督教和其他教法都是不究竟的,因為沒教人修到脫離三界輪迴的高點。其實任何法門都只是修持的工具,沒有所謂的究竟不究竟,如果還有究竟和不究竟的牽掛,本身的觀念就已經不究竟,看不開,怎麼談究竟的法門?人很難站在浮冰上談怎麼穩住陣腳不到處漂移。

很多選擇佛教法門的人發大願,不修則已,要修就要達到究竟涅槃,不成佛也成大菩薩,至少也是阿羅漢,結果還沒學好謙卑就已經變得自大,好像自己已經走在成佛快要成大菩薩的康莊大道上似的,連慾界裡的天人都瞧不起,只因他們還沒超脫輪迴,還困在慾界宇宙裡。

要成佛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上上智,一聽佛理就能開悟的人,那是因為前世累世累積出來的底蘊,不是天才,不靠運氣,是真實力。另一種是還沒有上上智,還在爬山的人,但卻有愚公移山的謙卑態度與實幹精神,什麼都不說,現學現用,對什麼理論和名詞都不感興趣,要的就是進步和各個階段的證悟。

有些基督徒認為除了耶穌之外,任何具有神通力或通靈現象的,都是邪教與魔法。佛教徒裡也有人一聽到談論神通的事就馬上放箭射人下馬,見影就開槍,非常偏激,一概而論。佛祖不鼓勵懂神通的人賣弄神通有一定的理由,是為了當事人好,但沒有反對修行人利用神通保護自己和在必要時救人和助人,還是得按照宇宙法則使用神通,就是不能濫用和炫耀去譁眾取寵,為自己服務,頻率不升反降,嚴重的話造了黑魔法的惡業,需要更多世的輪迴才能清理乾淨,一些人還不明白玩黑魔法的嚴重後果,就像那些在玩核武器與核能發電技術的知識份子那樣,只見眼前利益,不懂得滅族的危險,小灰人的命運就是銀河系裡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不論什麼教派,都有人以宗教的名義引發戰爭,沽名釣譽斂財的也不少。但宗教不等於法理,宗教開始時的意圖是崇高的,但是發展到最後都在為人(個人的慾望)服務,不是為真理服務。分別心產生宗教,宗教再衍生出種種的分別心和對立來導致真理的分裂,使到很多靈性尚未覺醒的人,很容易就屈服在宗教的權威之下,受到少數人的誤導,控制和奴役。因此,很多宗教的教條是一些集團為了推動政治權威和滿足一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換句話說,一些宗教,真理,上師和信徒等等全都被爬蟲類俘虜了,用教條在人類身上套上桎梏與束縛,這一切只不過是供他們玩弄的工具的棋子。

耶雪圖頓喇嘛曾經這樣回答訪客的提問:宗教乃是指內心的境界,實修的行者和一般宗教組織(組織又是附加在宗教上面的框架)所關切的事差之千里。佛教徒在皈依時,不只是皈依釋迦摩尼佛,而是十方佛,十方佛裡必有上帝和阿拉在內。佛法是指以圓滿的心與智慧,認清自己意識內的種種限制,設法突破(自限的障礙),融入宇宙的大意識,這便是智慧。如果你不能超越自己的宗教框架,便無法欣賞其他宗教的真善美,也會直接損傷自身的天性。很多人一談到宗教,就陷入學理爭論的陷阱中,每個宗教人士都只學到他們自己的一套哲學及價值體系,躲在人造的靈性小屋內鑽研,看不穿哲學觀念的銅牆鐵壁,認為自己的才是真理,不尊重別人說的另一套,也無意包容,其實基督教裡也有很值得深思的啟示教導(不是只有佛教才有的真理)。釋迦摩尼佛在世時,從不耗心費神與其他學派辯論真理,也不敵視毀謗,因為比較高下之心是傲慢的根源。有人喜歡從科學的角度反對天主創世之說(或比喻),顯示了現代人的叛逆和自大的習氣。
(註:耶雪圖頓喇嘛是密宗活佛之一,在1984年3月3日圓寂(33是靈性的催化大師的代號),又在1985年2月12日(也有3在內)在西班牙誕生。他在14個月大時,就被生前好友柔巴喇嘛找到確認是他的轉世,1987年他又回到印度正式登基成為轉世活佛,繼續他許諾的度生道業)

下圖是耶雪圖頓喇嘛(1935-1984)生前的照片和投胎西班牙一年多以後被確認為他的轉世
   2-42.jpg  
下圖是長大後的他在上課和坐在法王的位子上
 2-43.jpg  
幾年前他又決定還俗,回到西班牙,因為他厭倦喇嘛的訓練,也反對寺廟的人違反他的意願把他帶回印度,因為他想當電影製作人,另一方面可能是他已經通過喇嘛的訓練得回前世的記憶,智慧和能力。如果他想要回去再當法王,就不會選擇在老遠的西班牙投胎,而是像大寶法王那樣在西藏人的家庭裡投胎。很顯然,這一世他要度化的對象是歐洲人和西班牙語系的人,不想再說教而是通過媒體如電影的表現手法去說故事講道理,影響力可能會比起當個喇嘛替人灌頂祈福辦法會來得大而廣,更靈活也更有創意。


 

如何應付邪靈的干擾

2-44.jpg  

   本文摘錄自<The Other Side and Back:靈魂之旅>這本書的其中一章,給難免會遇到又不願意跟這些思想和能量負面的人一般見識的人提供一些指引和建議,指出了恰當的方向,在不傷害別人也保護自己的情況下去化解外來的威脅和干擾。不過方法不是3D的,還需要當事人自己的信心去相信,要不然就是空穴來風,看不到效果。
本文經過編輯和濃縮,原文很長,無法全部轉載。作者是美國著名的靈媒之一,能夠跟自己的守護靈通靈對話,經驗豐富,只賺點小錢足夠過普通百姓的日子而已,幫助過很多人重見天日。這本書在美國大賣,成為紐約時報的第一暢銷書,足夠讓她不必為錢煩惱,專心當個心靈治療師去服務別人。

何謂黑暗面?

   上帝並沒有創造出代表黑暗的邪惡,混亂和負面的東西,如果是上帝創造出來的,那麼他也有邪惡,混亂和負面的一面,現在已經很少人能相信這種說法。

   黑暗面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上帝賦予了每個靈魂寶貴的自由意志去創造,但有些靈魂選擇擁抱黑暗,拒絕光明。但上帝不批判,不譴責,不懲罰,也不會取回這個自由意志的權力,而是要讓靈魂自己學會作選擇不再傷害別人和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到底。上帝對每一個人的愛都是無條件和永恆的,就不能有選擇性地只獎勵某些人,懲罰某些人,也只有人才會這麼做。

   黑暗面存在於人類的靈魂之間,就跟光明面一樣。在我們周遭,以人類形態存在的黑暗個體可以是我們的家人,鄰居,愛人,同事或朋友。當黑暗的個體死亡時,靈魂雖然離開了身體,但他們的負面能量仍舊在我們身邊發揮效力,比如搗蛋鬼,專搞破壞和挑撥離間去滿足他們那種幸災樂禍的變態心理。不論是人類或鬼魂,這些黑暗個體都有相同的特質,最大的共同點是心胸狹隘和自私自大。

   首先,他們沒有良知,不負責任,沒有悔恨哀傷的情緒,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他們傷害你是你活該自找的麻煩,如果他們捅你一刀,那是你自己不小心插進他們的刀子裡。批評他們的人都是膚淺愚蠢的,因為沒有人看到只有他們才看得到和理解的道理。自圓其說,自我辯白是他們的專長,你必須是幸運兒才有機會讓他們反駁你,否則還懶得理你。其實,這種自大狂的心理在精神病學上是一種病態,很多獨裁者,大王,狂人,強人都有這種心理問題,但他們又非常聰明(可惜有智無德),為了目的可以演戲培養情緒博取信任,但心裡卻無法感受到真正的情感。他們為了得到你的信任,支持和接受,可以表現得很善解人意,慈悲,有同情心,有魅力,但是在傷害人家之後,還可以假裝很抱歉自咎,讓你摸不透他們的真正個性或本性,也就是心理學家常說的人格分裂,里外不一致,有衝突,有矛盾,連他們自己也很亂。總之,為了取悅於你,要他們裝神扮鬼捧你上天都可以,其實都只是一場演出的假象,一旦達到目的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就會停止演出,露出真面目。遺憾的是,光明個體的思想比較單純,相信所有情緒和表情都是真的,很難相信有人可以偽裝得那麼真誠,就容易受騙被欺負。

第二,黑暗個體不會真心去了解和關心周遭的人,他們只關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和自己的利益,是心胸非常狹隘的自我主義者。

第三,黑暗個體會根據自己那一套霸道的原則行事,這套規則也隨時可以按照他們的心意改變,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樣,說好說壞都是皇帝說了算,連普通人裡面也有很多這種小皇帝,專門欺負弱者。

   黑暗個體怕亮,但又無法把白的弄黑,就想要銷毀光明個體的能量,不是肉體而是情緒上的,試圖遮蓋和毀滅光芒,而且樂此不疲,不斷引誘挑釁製造情緒風暴,引發自我懷疑,罪惡感和沮喪的心情,比如侮辱,數落,貶低等等負面手段,遇到阻力就恐嚇,製造恐懼,讓人失去安全感,感到脆弱才方便控制和壓迫。

   光明個體的慈悲與良知並不捨棄陷入黑暗中的人,還是想要拯救和協助,問題是,這種努力和犧牲是否會有好的效果或是繼續讓自己受傷害?如果無法改變一個還沒準備好要改變和自願接受救贖的人,可以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更有價值的人和事上面。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有任何人是黑暗個體的,比如朋友,戀人,配偶或家庭成員,在努力解救過後還是無濟於事,就只好遵從耶穌的告誡:抖落腳上的塵埃,然後離開。但不要帶著任何怨恨的包袱離開,繼續以慈悲心看這些冥頑不靈的人,尊重他們的選擇。

   一個靈魂會選擇跟另一個或多個黑暗面的靈魂當家人在一起生活,就是要從反面教材中學習和見識到這種做法的負面惡果,珍惜和選擇正面做法的善果,這樣自己才不會用同樣方式對待別人,因為自己曾經深受其害,在傷人以前就會三思和自律。但也有人選擇同樣負面的方式對待別人來填補自己心中的不滿,最後當然是傷到自己最多最重。因此,在學到恰當正面的做法之後,還得感恩曾經傷害自己,讓自己學到了寶貴的經驗的人。

   上師們常說:一個光明個體可以驅散一千個黑暗個體。請注意驅散這兩個字,不是拯救,不是轉化(度化),也不是改造,只是驅散(黑暗,照亮他們),使他們自己轉向,離開。不論是附在人體上,躲在靈體上或殘留在乙太層面的黑暗能量,都能耗損敏感容易受傷害的光明個體,尤其是在他們的火把還不夠亮的階段。

   不過,並不是所有看來行為惡劣的人都是黑暗個體(那是無知和迷糊的低我罷了,都是被黑暗能量俘虜的可憐蟲),比如說,殺人犯,罪犯,和你分手的人,消磨你的志氣的人,批評你的人,不禮讓的人,超車魯莽駕駛的人,自私的路人,不喜歡你的人,你不喜歡的人等等,都不一定就是黑暗個體,定義不是這般簡化了事。以出賣耶穌的猶大為例,是他的背叛導致了光明的被毀滅,理應是個黑暗個體,但是當他看到耶穌被監禁時,他開始後悔,非常自責,拒絕接受那些獎賞,最後還在羞愧中上吊自殺。這種行徑不像是黑暗面的作為,真正的黑暗個體會將賞金收下,愉快的離開,繼續尋找下一個受害者,不會有良心上的苛責或懊悔(如威尼斯的商人和當今的大耳窿,最後都投胎成了鱷魚之類的冷血動物)。

   因此,你不可以隨便指著一個人說他做了很卑劣的事就是黑暗個體,也不包括那些心智,心理,情緒等等方面都先天有病的人,他們通常都是不堪一擊的弱者,而不是有智無德的聰明人和強人。聖經上重要的教誨之一是:不要論斷別人,免得你們被論斷。揭穿黑暗個體的本性並不是要批判黑暗個體發起靈性菁英的運動,而是學會辨識,了解他們的手法和企圖,然後避開他們免受傷害和俘虜,就像過濾病毒一樣。

   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有人讓你感覺枯竭,沮喪,疲累,不安,軟弱,悲觀,困惑,無阻,自卑,不舒服,甚至噁心頭痛,你不一定要認定他們就是黑暗個體,但還是應該遠離他們免受感染而不自覺。真正的黑暗個體需要人們的沮喪,恐懼,煎熬和混亂的負面情緒去吸取能量餵養自己的精氣,你的情緒越低沉就越脆弱,就越是容易被操控和擺佈,負面能量也可以強到和正面能量抗衡,人們的負面情緒越強,黑暗個體或整體的勢能就越強。

   黑暗個體當然不是意外產生的,靈性的匱乏是因為自己選擇了黑暗之道,每況愈下,靈性不斷沉淪,就越是不自覺,看不到光,還很怕光。要到付出代價面對業障的極端痛苦時忍不住了才會求助,才看到自己最陰暗醜陋的一面而良心發現,由負面的最低點開始轉向,到了窮途末路了也不得不轉向,要不然會更痛苦難忍,再冷血不怕死的毒蛇猛獸都會痛苦哀嚎。


乙太層裡的黑暗能量

   人死以後會進入中陰界選擇去向,光明個體的靈魂會自動跟隨讓自己覺得舒服的白光或其他明亮的顏色光踏上一段愉快的旅程,黑暗個體的靈魂也會自動跟隨讓自己覺得舒服但灰濛渾濁的顏色暗光進入沒有靈性的死寂與黑暗中,感覺出情緒中的空虛,絕望和無阻,跟那些擁抱無條件的愛的白色光的人看到和感受到完全相反。通過了黑暗,狹窄與沒有愛的隧道之後,盡頭就是子宮,是出口也是入口,可以是人的子宮,也可以是任何動物的子宮,就根據他們的性向跟待產的母體同性相吸,除非有慈悲的靈魂肯收留,都非常被動,聽天由命。另一種沒那麼被動的就徘徊在餓鬼界裡或滯留人間,比較好的留在靈界的最低層當鬼王。
(註:什麼樣的父母就會吸引什麼樣的靈魂來投胎,很多人生了不屑子或壞孩子連累自己就怨天怨地認為自己命苦,上天對自己不公平,就是忘了審視自己的靈魂哪裡不對勁才吸引到這樣的靈魂來投胎成為自己的子女,讓自己也痛苦。但也有靈魂很黑暗的父母生了充滿光明的孩子,就是要來救這種父母的天外貴人,不過意識還沒覺醒的父母不會謙卑地把靈性高的孩子當成學習的榜樣,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覺醒或者被人點醒才會恍然大悟)

   跟光明個體一樣,黑暗個體在死後也不是馬上知道自己已經死亡,就有一段時間在人間飄蕩逗留,成了遊魂或無主孤魂,躲在人少和陰暗的角落或者餓鬼聚集正神和天使都跑光光的廟或教堂裡面臭氣相投。其他也壞的就在49天的轉世期間的空檔期在人間繼續搗蛋作惡,用他們剛得來的念力去移動或開關物體來嚇人取樂,這還是小事,傷不了人,嚴重的是他們的負面情緒和能量會充滿一個空間的氛圍,侵入和突破意識低迷有負面傾向的人的防線,不知哪根筋不對,突然間平安無事的人都可以變得沮喪,焦慮,輕易發怒,產生怨恨,找人挑釁,數落,指責,發洩情緒,無中生有製造事端,衝突,對立。

   這種負面能量只怕兩樣東西,一種是比他們更強更負面的能量,把他們給壓下去,不過一段時間之後養精蓄銳一番又再回來,而且能量更強,更難應付,只要一個地方還有負面能量存在的,就不會離開。另一種是慈悲和包容的光明,回以諒解與原諒,把他們給照亮,讓他們不敢直視,躲得老遠,再也不敢來,完全被驅散,在光中化成灰燼。

   讓黑暗個體曝光是消化他們的最好辦法,但也必須澄清他們幾個被誇大的力量:

1。黑暗的幽靈傷害不了你。他們只能攪糊整個氛圍和場面,製造混亂,讓人分心,不小心而傷害到自己。
2。他們不能命令你,要你去自殺。但是他們能夠感染人的情緒,變得非常沮喪,精神失常,生活脫軌,然後自我強化和擴展這一點黑暗,最後選擇自殺。
3。他們不能給你下詛咒。詛咒只能夠暫時搞亂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卻傷害到他們自己。
4。他們無法隨便附身在你身上。前提是不能違反你的意願,意志力薄弱不排斥甚至擁抱負面能量的人就大開方便之門歡迎他們進來。

   靈界裡的個體的確能影響人的心智,但無法進入人的心智去掌控,只能蓋住那個人的第三眼讓他們看到假相,然後屈服地言聽計從,無法獨立思考,完全根據別人的指示去做傻事。要給人類洗腦,人類本事必須先有接受洗腦的意願,產生被洗腦的意願是因為接受對方的誘惑,接受誘惑是因為自己有慾望要得到滿足,又想佔點便宜,自己不努力,不相信其他比較實在但卻不中聽的做法,結果就成了容易被利用和突破的心防,缺口和弱點。

   總而言之,沒有人的意識或頭腦能夠被任何人施法掉包,只能用障眼,誤導,誘惑這些吹彈可破的泡沫和低劣伎倆騙一下子,規模搞得比較大的也已經騙了人類幾千年,那幾千年在地球歷史上也只是一下子罷了。

   那些自稱被某某歷史名魂附身的人的共同點就是有強烈的宗教信仰,對某些歷史大人物狂熱地崇拜,但是就沒人會承認他們被無名小卒附身過。

灰色個體

  
既然有黑与白,當然就有灰的,而且还佔多数,比如小灰人和地球上的人,也就是犹豫不决的觀望者,不确定自己在哪一边,有点困惑,跟另一种超出黑与白不黑不白看到全貌很清醒的人又不一样。
  
每一个白色的人也曾經黑过,明知某件事情不对,良心上過意不去,还是做了,有些還给自己找藉口原諒自己,但是卻在恢復白色之后慚愧和懊悔自己的失敗。白色底子的人会嘗試黑的體驗,但心理會不自在,不舒服,確定不對之後會自責愧疚。

   灰色的人還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性情和喜好的事物,會嘗試黑與白的事物,看哪一種的感覺比較好,隨時可以按狀況轉變成黑的或白的,感覺自己好像被兩股力量拉扯,也就是一般人常體驗到內心中的天人交戰。

   但灰色的人如果變黑了,還是可以被感化教育的罪犯,黑色的就很頑固,一世之內無法改造。因此,灰色的人就像是迷途的小孩子,在尋找認同和讚賞他們的同類,但往往就是黑暗勢力最喜歡拉攏的對象或獵物。比如說,假扮成白衣天使,救世主,魅力領導人去騙他們,結果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真誠,正直,慈悲和希望,開始武裝起來防衛保護自己變得閉塞,連白色的朋友也被趕走了。當他們遇到太多的挫折,厄運和悲劇時,就訴諸藥物逃避現實,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處理生活上的困境和周邊也一樣灰暗的人們,就一直灰頭土臉。

有幾個辦法可以幫助這些灰心的人,引導他們離開黑暗勢能的誘惑和陷阱。

   首先就是不要光說不練,少說教,多作榜樣讓人家看,言行不一就沒有說服力。然後為他們祈禱,在觀想中送光給他們,看到他們在光中沐浴,驅散所有籠罩全身四周的陰霾,暫時替他們清理外面的污染,但最後還是得由他們自己去清理體內的污染,沒有人有辦法替別人清理體內的髒東西。至少在清理掉外面的污染之後,耳朵和意識比較清醒些,勸導聽得進去,就可以開始勸說,讓他們自己決定要怎麼做,尊重他們的意願,發揮個人的慈悲心去感染別人,憑直覺感覺到舒服,就會也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就會產生意願要改變自己,脫離黑暗世界。

自殺的人

   自殺的人會下地獄,的確是這樣,但卻不是用來懲罰他們的地獄,而是反映了他們內心中黑暗的一面創造出來的地獄假相,雖然沒傷害別人,卻也是傷害自己,跟其他以攻擊為能事製造各種創傷的人一樣,會創造出另一種黑暗的地獄實景去體驗自己選擇的世界,只是沒有蓄意攻擊者的地獄那麼血腥和暴力,但也充滿哀傷。

   自殺是源自於心理或身體的極端扭曲的病,那些因為徹底絕望和無助而自殺的人會停留在中陰界裡一個充滿悲傷的地方,並不是一片漆黑,而是離開了光明面的沉重心情。他們在那裡不是被沉默的寂靜包圍感到孤獨就是被其他經過的靈魂嘲弄和輕視,沒有人同情他們。由於這裡是中陰界,他們還是可以選擇在49天內要選擇面對光明或是繼續黑暗下去。如果選擇黑暗,他們不是到類似地獄的一個黑暗森林跟其他自殺的人聚集在一起去同病相憐待想通了才離開那種地方,要不然就是直接進入隧道的盡頭,出口就是人或動物的子宮入口,而自己卻完全不知道會出生成什麼人或什麼動物,非常模糊被動,也非常可憐悲哀。

   如果他們出生成人,還會是灰色思維,只是有了一個全新的生命和機會再作選擇,再學習再克服上一世面對的絕望情境。如果這一世面對的難題沒在這一世解決和駕馭,就會移到下一世的課程裡再繼續,直到完全克服為止,要不然靈性就無法提升,因為還有包袱和情緒的鐵鏈。在靈界時只是暫時接受治療和理論上的清理業障,還沒經過考驗,就必須回到人間這個黑白不分的魔鬼訓練營投胎,以便驗證自己是否能及格過關。

   如果自殺的動機是為了報復,自憐,要懲罰身邊的人讓他們也感到痛苦,這些人就會直接進入黑暗隧道進入子宮裡投生,下一世人的生活也會很淒慘,因為沒有生命藍圖,自己也拒絕指導靈的協助,用一輩子來懲罰自己和抵消這種業障。幸好還是有機會讓他們遇到善知識去脫離這種捆綁,但就得看他們自己的意願,沒人能勉強。

心靈攻擊

   心靈攻擊不是指被人施法控制心靈,而是潛伏的黑暗能量,負面又陰森,嘗試要消滅白色光的方法,直接瞄準人的良知,對準人們要對人性和世界做出正面貢獻的想法發動攻擊。

   受到心靈攻擊的人會這麼想:我不知道為什麼會以為自己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我認為我已經很認真工作也全力以赴,但我還是一點成就也沒有,沒做出任何有價值的事來。我只是一直在安慰和欺騙自己罷了,就算我不再起床,甚至是人間蒸發,也不影響任何人,這個世界還是照常存在,我在這裡是透明的。

   這些自怨自哎自殘形穢的想法就是典型的心靈攻擊的開端,被黑暗的負面能量侵襲,擊潰個人的光明燈泡,要滅掉我們的光,利用沮喪,自我懷疑和絕望來削弱人的心智,其實這些負面能量也不堪一擊。

   解決辦法還是時刻保持覺知,用另一個我(高我)來看和審查自己在想的事情,而不是平時在想事情的自己。一旦有這種負面思想進入腦中,馬上認出不是自己要的東西,別浪費時間去強化這種想法,提醒自己,這又是黑暗面的把戲,偷偷地在自己的頭腦裡播放一卷荒唐無稽的錄音帶,要讓自己心情低沉,來消滅自己的光芒。當然騙不了有自主能力的自己,自己不會再被俘虜。

   雖然看起來有點滑稽,揮不去時可以這麼做,想像在自己的額頭兩眉之間,也就是第三眼的位置有一個退帶的按鈕,用食指按下去,想像這些想法和聲音在倒帶,停止,然後消失於無形。或者觀想按下之後,這些想法全被漩渦氣流卷入裝在垃圾袋中,被你用念力丟到空中的光團裡化成灰,或者像煙火那樣綻放出美麗的造型來,讓自己心情更好,感覺那種喜慶的氣氛。全都是意志和意識遊戲,就用意識和意志來處理,而不是用身體或別人的身心靈來承受。

邪教詛咒

   邪教的主持人幾乎全部都是黑暗個體偽裝成的光明個體,只為了追求私利,用謊言來控制信徒或會員,卻又裝得靈性充滿,甚至可以披上天使和袈裟,只要能夠讓人相信他們。

   他們不斷製造世界末日的恐懼,一再的失準,也一再地改期,一再地吸引相信他們的人,結果一再地露宿街頭,然後難為情地拖著空等一場的失落身體回家睡覺,這些人都花了錢也賠上情緒和精神的安寧,有苦無處訴,怕人家取笑。

   任何鼓勵自殺,孤立和折磨,讓人陷入危險和犧牲自己的團體都不配稱為宗教。最令人難過的是,受害者都是認真心思單純在尋求靈性之道的羔羊。這些借宗教甚至聖人名義大量招收會員的團體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上層的某位代表性人物要求你把他當神或神的代言人看待,只有他最接近神或上帝,他才有最高的智慧。
2。他們鼓勵搞崇拜,用各種方法如唱歌,歌功頌德,不談宇宙法則,只要你全心全意地屈服,不要問為什麼,因為上帝只能靠相信才能接近,相信他們說的就錯不了。
3。邪教的成員狂熱到熱心捐獻收入,甚至還立遺囑把所有財產都捐給組織或領導人,招收會員的獎勵法像是金字塔式的網絡行銷。
4。這個組織積極吸金,需要這麼多錢都是為了神,或為了幫助更多不幸的人,不過殿堂是越蓋越豪華,還能收租金買股票,卻很少看到他們取諸社會,還諸社會,什麼服務都要錢,比維利是圖的大企業還市儈。
5。這個組織的教父偶爾會說教,做做樣子,而且可以很靈活地說些中聽的話來滿足信徒,而不是難以面對會失去一些信徒的真相和實話。
6。他們也會取笑其他宗教的人,貶低別人的信仰,來抬高自己的神聖地位,甚至製造對立與仇視。
7。如果有注意最高領導層那些人的長相,通常都是滿臉橫肉,五官不正,像個正派的黑社會首腦。

詛咒是另一個狡猾的騙術,利用你的恐懼騙人說他們跟另一邊的神有直撥熱線,如果不聽勸告就會受到懲罰。其實只有自己才能詛咒自己,別人要讓詛咒有效,還得有你的意願和恐懼的配合演出。

   比如說,如果有人下詛咒,在你家門前放了死雞,加上一些奇怪的道具,你因為害怕或真的做了虧心事而害怕到癱瘓,怕事物中毒就不吃不喝也不敢出門,果不其然不是餓死就是營養不良病死了,看來詛咒是真的有效。不過,話說回來,什麼人不吃不喝是不會死的?結果還是自己嚇死自己,下詛咒的人自己都還不確定是否有效。

   巧的是,化解詛咒或魔咒的方法就是花錢消災,有錢能使鬼推磨,神也要錢才能活?是人要錢還是鬼要錢?神也需要錢嗎?

   說你被詛咒,可以替你化解霉運的江湖術士想盡辦法和藉口要賺你的錢,更高明的是奇人異士的高人或風水師,只為有錢人服務,付不起諮詢費的別找上門浪費他們的時間。你一踏進這些人的門就已經準備被宰,如果沒問題你就不會上門找他們,如果知道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就不必上門找人解決而是自己解決,不相信是自己的錯,總是別人的錯才需要高人協助處罰外面的壞人。

   這些江湖術士只要說你被人下咒了,有陰魂跟著你阻撓你辦事順利,不管怎麼說,你都得破財才能消災,而且他們總是唯一可以解除這種魔咒的人。他們的服務對象就是相信邪靈干擾的人,但卻不認為自己有能力面對,只能無助地被欺負和俘虜,不斷被人家消費,也自願被消費。如果自己的錢都是不義之財,真的會被掏空,沒什麼錢的他們沒興趣,只會敷衍應酬一番。

   是真的提供服務不騙人或是為了錢才提供服務,有三個辨識辦法:

1。真正會幫你的人不會利用你的恐懼讓你害怕,你必須先害怕才好受到控制,乖乖聽話。
2。如果一開始便已經講好服務收費協助驅魔或淨化鬧鬼的地方,正派的就不會再半途加錢。
3。如果對方說你被人下詛咒或有邪靈干擾,就不是真的。除非自己真的感覺很不對勁,不是被附身而是感染到了負面能量,自己老是情緒失控,不像是正常的自己,可以找心理醫生或道行高的大師開導,引導甚至教導如何自行化解。解決辦法就是把自己曝露在意識的光團中,因為黑暗的能量都見不得光,換成大師來解套也是在放光驅魔,追根究底問題的起因還是出自自己的負面思想。
4。不論問題多簡單或多複雜,沒有人有百分百把握說可以解決,因為沒有人能確定當事人是否有配合解決問題的意願,只要當事人頑固不合作,佛跟上帝都沒辦法。

保護工具

   黑色個體好像無所不在,隨時會從四周跳出來攻擊人(的思想),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但好消息是,邪不勝正,由於黑暗面的勢力怕光,力量只能日益減弱,人只要轉向自己的神性提取能量,就大放光芒,黑暗的能量就自然會被化解。

有兩種態度是應付黑暗勢能最強最有力的保護工具:

1。愛(慈悲)和擁抱神(上帝或佛心),每天對自己說:我是自己的神性中心,沒有人可以取代,牠就在我心中。
2。不因為任何人的干擾而喪失你的自由意志,你的心智,或你的常識。慈悲,寬容,慷慨就是神賜給你的最珍貴的禮物,神永遠是你最初和最終尋求答案的地方。

以下幾個建立保護工具的方法沒分哪一個最有效或特別比較有效,因人而異,效果都一樣,要看個人怎麼使用。開始時可以每天醒來時或睡覺前練習,習慣之後才按情況需要去做就能較快發揮效果,而不是臨時抱佛腳,又不能看到效果,結果就放棄不用,問題還是出在自己的不熟練,發揮不出觀想的效能。

保護鏡牆

   想像你被鏡子圍起來,自己坐在中央,鏡子比你高,鏡面朝外,但自己還是可以看到境外的景象,好像沒鏡子,視野還是很廣闊的。美麗的靈魂會被外面的鏡子吸引過來,醜陋的黑暗能量會被自己的怪模樣嚇跑,不敢靠近。

白光氣泡

   想像你自己就坐在一個會發光,散發著純淨光芒的透明泡泡中,就沒有任何黑暗的東西想要靠近,而是敬而遠之。你還可以坐在裡面對外面一個要找你麻煩的黑暗個體說:你在這裡沒有力量,你走吧!意念上不要有任何怨恨和氣憤或敵視,就很平靜或很慈悲的對外面的黑暗這麼說,自己的心情馬上會變得很安慰,很平靜,很安全,過後再在現實生活中驗證這些人的態度是否有所轉變,再回來多練習去強化這個方法。而且,這麼做也會加強自己的免疫力和抗壓性。

金色寶劍

   想像一支長而直挺,光芒奪目的金色寶劍,劍柄鑲了閃爍華麗的珠寶,然後這把劍跟你的身體一樣高,十字的劍柄的位置剛好就在你的兩眉之間,第三眼的部位,其餘的劍身就擋住了全身,成為由眉到腳的防護盾。劍芒很亮但很柔和,不是很銳利有殺氣的那種。相信四大天王或其他護法神的能力的人甚至可以把他們請過來圍住自己,用他們的威懾力把黑暗個體給嚇跑,因為恐懼是他們最大的弱點。要相信慈悲的力量,大到什麼神什麼護法什麼天使都請得動,沒有不從不理你的,因為他們自己發過誓要當護法神,有機會表現一番怎麼會掉頭走開。

金銀紗網

   想像一個漁夫的漁網,由金色和銀色的薄紗織成,像空氣那麼輕盈,卻又無比強韌,網線的纖維是由神聖的白光構成,閃爍著金光銀光。把整個網披在身上,從頭到腳都被這個網罩住。在遇到前來挑釁的黑暗個體時,將這張網披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中和任何附在他們身上的黑暗能量。

光的堡壘

   想像一個閃爍著光輝的半圓屋頂,全是白光完美圓弧型的建築,你和你愛的人在裡面,感覺安全,溫暖,沉浸在神性的愛當中,沒有任何黑暗個體可以靠近,沒人干擾。在外面遇到會來騷擾的人時,就可以想像自己在這個發光的圓頂建築裡面,再看看這個人有什麼動靜。

(註:在沒有面對黑暗個體的威脅時,還是會遇到陌生人的自私行為或精神恍惚的舉動引起自己的不快和造成自己的不便。為了避免自己的心情隨著外面的人起伏,也訓練自己在靜坐時的平靜,可以想像自己是一輛好車,比勞斯萊斯還要平穩安靜的好車,車裡擺了一杯或一盆水,而這輛車還安裝了現今世界上還沒人做出來的抗震和抗搖擺的平衡系統,不論輪子碾過什麼坑洞或石頭,或者急轉彎和踩剎車,杯子或盆裡的水也只是像微風從水面上滑過那樣,起了一點小波紋,完全不搖晃,不起浪。
你在靜坐時的身份是一名觀察員,同樣的,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情境,你還是一名觀眾,不是演員,必要時才客串一下。每時每刻你的心情都非常平靜,像車裡的那杯水,水又像微風輕撫的湖面,不起波浪,無法做到像死水一般,一點小波紋就很好了,別人的都是翻波滾浪,起伏很大,平靜不下來,湖面上的船都要被打翻,會鬧人命的。
   沒有面對威脅,也不靜坐,走在路上或站著等車時,腦筋一空下來就很容易想東想西。同樣的,走或站這種不需要太留意路況安全的時候,自己還是個觀察員,除了注意到自己不給旁人添麻煩或造成不便之外,就觀察自己的動作,專注在每一個動作上,把每一個動作做好,做到剛剛好,思想簡化到單純的肢體動作上而不是分化出各種念頭。站著的時候沒動作可觀察,就找一個點定住,專注地看著沒有意義的地方,什麼都不想,就等於是活在當下,也就不會去看別人的穿著,樣貌,行為,手上的玩具等等,然後給人家貼標籤,批判,討厭,嫉妒,生氣等等,產生各種波瀾起伏的情緒,無中生有。定點看一個地方注視就反過來有中生無,活在當下,那怕只維持一分鐘也好,熟練了就可以維持得更久,可能就有機會看到其他平時看不到的東西

 

IQ-EQ-SQ

2-45.jpg  

   本文收集了一些談到目前很流行的新智能概念的文章和內容,從以前的智商(IQ)到情緒商數(EQ)到危機處理智能(結合IQ和EQ),都只是談到左右腦的智能,並沒有解釋到為什麼擁有這些高智能的人還是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而不自覺。然後就有人認為還需要道德智商,又回到宗教教義和儒家思想要解決的問題。不過幾千年來,即便有讀不完的宗教經典和談論道德的文獻,很多人耳熟能詳,都讀過也知道,但為什麼面對考驗時又出賣了自己的良知?藉口跟可以吃肉的原因一樣多,如:為了生存,人在江湖,迫不得已,嚴格堅守道德操守(太過道德主義)的就要白吃虧被心機重缺德的人消費,利用和予取予求當傻子來耍。各人的道德標準也都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允許自己暫時放寬道德標準去得到自己當時迫切需要的東西。

總歸一句話,一切還是從<我>的起點和終點去思考,然後或最後才想到別人,因此什麼宗教教義和道德理念多數都違反生存不利於生活的高調,也就不值得堅守那些要付出吃虧的代價的原則。最新的SQ>靈性智能開始動用到超越智力的智慧(比智能多了個有心的慧),不在左右腦裡面而是在左右腦外面,旁邊或下面的某個地方,但還很抽象,腦神經學家也只是剛開始在研究而已。不過,許多靈性導師馬上就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早就開始在開班授課去開發這種腦力的潛能,其實是在重新包裝教導靈性覺知的原理和訓練的方法,還是離不開禪修和古老宗教一直都在教的方法,還是必須往內尋找最真實純淨的本我或高我,由祂來思考和決定要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IQ-EQ-SQ

作者:Cherian P. Tekkeveettil

IQ和EQ快要靠邊站,讓位給SQ-Spiritual Quotient>靈性商數,這才是可以給生命增值的最高智慧。

長久以來,人們都很注重IQ>智商,驕傲的媽媽總是喜歡說:“我的孩子智商高達210”,“他會成為科學家”,這種態度是20世紀初的人文遺產,因為當時的心裡學家開發了衡量智力的測試法,基本上這些測試法都用來考核智能或理性的智力(用來處理邏輯的問題),商數越高智能就越高越聰明(被奉為天才)。

到了90年代中,Daniel Goleman研究了腦神經和心理學之後強調情緒商數EQ的重要性,人們才開始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感覺和感受(處理情緒的能力),情緒可以產生同情心,動力,慈悲,有能力有技巧地應對歡樂與痛苦的情緒。Goleman辯說EQ是使用IQ的基礎,如果人腦中的感覺部份被破壞,就會降低思考能力(做出不理智的傻事)。

去年,Dana Zohar和Ian Marshall兩人著書介紹了一個全新的人類智能,他們說SQ-Spiritual Quotient>靈性商數(智商-智慧商數)才是最高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用來解決價值與意義的問題。問題如:“我的工作有我要的滿足感嗎?”“我跟人相處時,是否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快樂?”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決定了我們能否找到快樂,但是IQ和EQ就不足以處理這類問題。Ram Mohan這位靈性導師說:“靈性智慧是關於人類的成長,在人生中前進(進化),有一個生命的方向,可以治療自己身上攜帶的所有怨恨的負擔(業障與黑暗)。這種智慧認為人才是更高實相的表達方式,如何使用手上的資源由人來決定。我們都發現到環境不應該被糟蹋,最後,我們會從自己的局限中找到自由,獲得moksha>覺悟。”

Anand Tendolkar這位工作坊的領導人說:“靈性智慧就是要思考生命的目的,單單思考這個問題就很有滿足感。最後我發現自己的巨大,當我走在那條道上,更深層的自我開始展現出來,得到滿足。”

人類基本上是靈魂的生命,不斷進化去問一個基本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哪裡?”“其他人對我有什麼意義?”有能力問這種問題的人都湧向個人成長的工作坊。靈性智慧推動人們去平衡工作時間表多花時間跟家人相處,一位靈性智商高的執行員也可以看到超越利潤的東西花時間當志工去陪孤兒。靈性智慧也把人生放在共享的價值體系中。

靈性智慧的改造能力脫穎而出,有別於IQ和EQ,IQ只能用來解決邏輯問題,EQ用來判斷形勢恰當地反應,SQ則問我們自己是否要陷入那種情境中(在還沒使用IQ和EQ之前),或許還能推動我們創造出一個新的情境(兩全其美的結果)。SQ跟正統的宗教沒什麼關聯,無神論者和人道主義者可以有很高的靈性智商,而宗教活躍份子的靈性智商卻可以很低(成為背離和歪曲教義的宗教狂熱份子,被人利用去幹壞事)。

Anita Pandey這位個人成長課程的學生也說:“靈性智慧的覺醒很有意義也值得慶賀,忽然間我感覺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更早知道事情會怎麼發生,有什麼後果,現在的覺知力更敏銳,而且,現在開始用以前沒聽說過的價值觀如包容與無條件的愛去活。”

在<Spiritual Intelligence-The Ultimate Intelligence-靈性智慧-最終的智能>這本書裡,作者Zohar和Marshall研討了SQ的科學證據。在90年代中,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神經物理學家Michael Persinger以及神經細胞學家V.S.Ramachandran發現了人腦中的God-spot>上帝的地帶,這個點位於人腦的顳葉裡的神經連結線裡面,在經過positron emission topography>正電子放射剖析圖的掃描時,每當聽到跟靈性有關的課題和討論時,這些神經線就亮了起來。當然內容會因文化而異,西方人聽到上帝這個名詞會有反應,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聽到或看到他們熟悉的靈性名詞和圖騰也都會有反應。雖然這個上帝的地帶還不足以證明上帝的存在,不過也顯示人腦被設定去問一些終極的問題(如:我從哪裡來?來這裡幹嘛?為什麼會在這裡?死後會往哪裡去?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吃喝拉撒而已嗎?)

我們用靈性智慧去改造自己也改造了別人,治療人際關係,處理哀傷,超越過去被定型的習慣。若要開發高SQ,每個人都得根據(改變)自己的個性去處理自己面對的問題。

IQ測驗可以用來檢驗人的邏輯,數學與語言智能,每個人都希望擁有Mensa測試法中擁有超過140分的高IQ,可惜的是人口中只有少過0.5%的人有這麼高的IQ,這些人有能力吸收,處理和分析訊息,可以思考抽象的問題,從經驗中學到有價值的教訓。不過,研究顯示這種智能還是不夠,最聰明的人並不一定是最成功和快樂的人,也不是改變世界的人,雖然有一些人能夠辦到(如大發明家)。

心理學家和腦神經學家一直都在強調需要EQ,他們說需要EQ來有效使用IQ,有高EQ的人可以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也能跟別人相處融洽。動物和人在情緒化時容易失去理智,尤其是在壓力,憤怒和緊張時,智能會暫時喪失掉。因此,EQ處理生活中的另一個層面,知道如何在周遭環境裡有效地運作。

電腦有某種程度的IQ,有人說動物也有IQ和EQ。那麼,人跟動物又有什麼不同?那就是Spiritual Quotient>SQ>靈性智商。IQ和EQ協助我們處理目前的處境,但SQ是負責改造的部份。有靈性的人也有能力更深入地問一些問題,譬如:我是誰?我需要什麼?我要追求什麼樣的目標(成就)?什麼東西才能讓自己真的快樂?問題看來很簡單,如果我們能檢討自己,就會發現,有多少次我們是在忙著追求某些東西卻沒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給生命增值?我們的生命一直都在問“怎麼做”,但SQ問的卻是“為什麼”。

高SQ的八種跡象

1。靈活

2。自覺

3。面對與利用困境

4。從願景中找到靈感

5。看出所有不同事物的共同點,全觀的思維

6。做任何事都盡量減少破壞和傷害別人

7。追根究底問很基本的(哲學式)問題

8。可以違反傳統逆向操作

2-47.jpg  
全面的智能發展—PQ+IQ+EQ+SQ=真正的覺知

作者:Stephan R. Covey教授

肉體智能PQ:聰明地吸取營養,持續平衡(不偏激的)運動,適當的休息,放鬆,解壓管理以及預防壓力。

 

心理智能IQ:持續,有系統,有紀律地學習與教育,培養自覺心,教學相長。

 

情緒智能EQ:自覺,自動自發,自律,同理心,社交技巧。

 

靈性智能SQ:人格(建立個性),意義(人生目的),聲音(個人的覺醒也推動別人覺醒)

 

 

 

Quantum Intelligence量子智能

作者:Soleira Green

 2-48.jpg  

超越IQ,EQ和SQ,智能的進化論

 

我們生來就是這樣子的嗎?智能是可以用測試來檢驗,由遺傳因子決定的嗎?或者是。。。。

 

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自己所選擇要當的人嗎?智能是否可以擴展跟更廣大的智慧和意識在任何時候連結?

 

我們的文化對於智慧和思維有很嚴重的誤解。我們長久以來一直都注重在肉體只用智力的思考方式,事實是智慧(不是智能)的深度與廣度延伸到整個宇宙,任何人,任何年齡,任何IQ商數都能夠提取這種智慧。

 

你是否真的理解當中的含義?任何小孩子都能在任何時候學到任何他們要學的課題。每個人都能從境況中確認當中的意義,看到每一刻的各種可能與潛能。這就是人類的智能,長久以來已經使用過頭在過日子,現在已經到了打破IQ的神話的時候,把腦袋帶入更大的未知領域裡讓未知的成為很理解的事。

所有新的能力如智慧,覺知,內在感官,心電感應還有更多都垂手可得,都是潛藏在周圍空氣(能量)的知識。過去我們被都被鎖在很個人主義和傾向智能的文化中,我們又如何知道還有更多智能是可供使用的?在今天這個公開的能量體系裡,全都在等要的人去拿。

我相信這些能力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每個人都能解讀周圍的感官訊息,已經有很多人在使用這些(超)感官,有些人一輩子都有這些能力,只要開放自己去接受,每個人都能得到這些能力。現在就來看看這些能力和相關的智能水平去知道如何用來豐富生活,工作與創造。

開始時先到一個對的(沒人干擾的)地方去理解它們來自何處。簡單地呼吸,放輕鬆,然後擴展(意識)。打開心房,讓靈性與靈能灌滿全身,之後再跟周邊廣大神奇的意識連結,在智力之外有太多神奇的東西。

第一步,打開心房時就得到了直覺以及處理情緒的能力,也就是處在EQ的平衡點。

第二步,融入自己靈性(高我)之後,就得到了Wisdom>智慧(不是Intelligence>智能)以及更開放的靈性(去尋求更深更廣的理解),接著就是SQ的旅程。

第三步,再開放自己的靈魂(內心的本我)就會發現得到了內在的感官覺知和心電感應能力,也就是WQ>Wholistic Intelligence>全面的智能。

最後,但還不是唯一的最後,(心識)擴展到超越自我和創造(的有限世界)時,就會發現擁有超高速的思維以及訊息處理能力,超能力的創意和充滿活力的多面性,那就是QQ>Quantum Quotient/Intelligence>量子智能。

 

現在來看這些新名詞的內容。

EQ-以心為本的能力

 

我們的心是通往和連結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門。我們把心關上,就等於把生命封死,打開心門也就接收了生命所賦予的一切。以心(心緒)為本的能力(EQ)允許我們跟自己的情緒建立新的關係,我們會更能對自己所感所動的反應負責。我們能夠高興地看到怒火升起,因為我們已經能夠發現這只不過是另一種剛剛升起的新的熱情反應。我們歡慶新的恐懼感,因為我們可以知道這只不過是一項邀請,要我們前進到另一個層次。有了這些剛發現能理解事情的新能力,我們就可以為任何情境尋找更多的(合理可理解的)解釋,發現到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潛藏著等我們去發掘。

直覺

打開心門就擁有直覺力。這是一種本能覺知,很快就閃過的感覺,馬上感覺到有事情不大對勁或很對的。你會憑直覺告訴司機轉這個方向,只知道那是對的方向。你會告訴你的老闆或員工試這個做法,很確定這麼做能得到自己要的目標。但是直覺卻不會告訴你為什麼或如何知道,直覺就是這樣子的東西。你很難去形容和說出個所以然來,就知道當時應該那麼做,不過你就只是碰到了全知的皮毛,離全知尚遠。

 

靈性智能-以靈性為本的能力

 

靈性只能協助我們開展靈性的旅程更了解生命的意義,從這裡開始我們尋求更高的目標和更高覺知的本我,得到與生俱來的智慧之後人才開始變聰明。

 

智慧

智慧是當你提升到更高意識與靈魂層面時更能理解生命中發生的大小事之後才產生出來。智慧可以通過語言,圖片,顏色,聲音等等形式去展現,只有個人的思想和信念的過濾器能限制這些形式的展現方式。通常人們都以為智慧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但是可以在這裡告訴你,只要你跟意識與造物者連結,新的智慧就垂手可得。

 

全面智能-以靈魂為本的能力

 

全面或以靈魂為本的智能實際上會帶給你更全面更擴展的自己。靈魂就是集成整個人的載體,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本我以及找到創造的熱情與願景,等著我們去發掘。

 

內在感官

內在(或靈性)感官是更進一步的覺知力,我們用這個嵌在體內和能量場裡的接收器去感應和覺知發生在周圍的能量變化。直覺隨時可以從內在中產生,內在感官是在你跟環境連結之後解讀和理解出來的功能。很多人都否認他們有這種能力,尤其是穿西裝的公司主管們。我要告訴他們的是:“當你開車到辦公室時還沒踏進門就已經知道當天會是什麼樣的日子,對嗎?”他們都同意。然後我要說:“那就是內在感官所知道的,你還沒身入其境就已經在解讀環境的氛圍了,這不就意味著你有預知未來的智能了嗎?

 

覺知

 

只是(顯意識的)知道跟(潛意識的)內在感官大不同,知曉的只是周圍空氣中的氣氛,但卻沒用到內在感官的接收器,不是感覺或感應體內和體外的事。直覺是由內而外產生,內在感官則是有意識地覺知,用電腦的比喻來說,是你打開了管道從更大的主機那裡去下載訊息。我們的頭腦就像一個終端機,身體是接收器,意識是軟件的界面,把我們跟世界,知識與智慧的超大系統連結起來,需要通過意識去接收,而直覺跟感覺就不行。

 

心電感應

心電感應跟內在感官類似,其實你是在解讀另一個人真正要說的本意,不一定要對方說出口,甚至只需要對方有那麼想就夠了。當我們說話時,本意就嵌在語言中。。。。從心底和靈魂深處掏出來,可以在空氣中解讀出來(見註釋)。心電感應並沒有侵入別人的頭腦或內在本我去讀別人的思想,你只是在解讀從他們的內在本我釋放出來的訊息。心電感應比我們所以為的自然得多,這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現在要開花結果了。

(註:當一個意念或念頭產生,就會先在乙太層面成型,肉眼雖然看不到,但卻可以在空氣中的以太層面(通常是4D空間)預先感應到或解讀出來,也就是一般人會感覺出來異常的氣氛,如煞氣,怒氣,不安,惶恐,歡樂,凝重等等比較強烈的氛圍,都靠直覺或第六感在空氣中提取訊息和解讀。知覺比較迷糊或不敏銳的人就感覺不出來,看起來就傻乎乎的,但不表示每時每刻都如此,而是當時的心思比較渙散,不專注,注意力不集中,不警覺或雷達沒打開,但也必須訓練這種覺知,習慣了就不會再那麼懵懂,好處很多。
   如果不是強烈的氛圍而是其他比較微弱或微妙的能量,一般人就感知不出來,不只是靠直覺和第六感而已,而是靈性感官的覺知能力,也需要訓練,但卻是很量子化,也就是非線性的,沒有系統化的步驟可循,抓到重點就對了,可以容易也可以很難,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才學到,但還是要多找機會去練習才不會反應不靈光,錯過了重要訊息或感覺還不知道。。。。。。。。)

 

量子智能-以意識和創造為本的能力

 

當我們擴展自己的意識超過自己以為的範圍(小我)到更高更廣的意識水平與更內在更深入的世界時,我們就得到了量子的智能。很多人生來就有這種能力,一輩子都在放慢腳步來適應它。你以為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失調症是什麼?那是高速運作的頭腦無法適應一般水平的智能產生的困難和鬱悶。越來越多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處於量子智能的狀態,不論是在工作,遊戲或跟孩子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不需要受訓)。你再也不必長時間靜坐或坐在高山上去維持這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已經超越一般的智能,開始展現以下的功能:

1。超高速思考—速度快到同時感覺到是慢動作的思考。(如行禪時的感受)

2。超高速訊息下載—在很短時間內(幾秒內)從很多角度去理解一件事情,可以選擇最有利的方案去加強那個時候需要的決定或工作。

3。超水平的創造—超越一般水平的創造能力,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新的點子,看到新的機會等等。

4。多方面的活力—你可以同時著手處理幾項大工程,而每一項都能維持同樣的熱情,願景,專注力。(如坐禪訓練出來的能力)

 

高速思考和下載訊息

當你進入量子狀態時,你會發現到事情很自然地加速發生,比起在3D世界裡體驗到的還快,相信我,你只需幾次經驗就可以發現這種事情就像呼吸那麼的自然。當你處在超高速的思想狀態中,你處理訊息,點子,概念,可能性的速度真的會很快,同時內在又感覺不出有快到(見註釋)。原本你以為可以掌握(外面的)時間,其實你是在用一到三秒的時間去理解和處理一件事情的大量相關訊息,選擇一兩個最佳方案來做。你是否有經驗過在少過三秒的時間內湧現出10-15個點子和可能辦法?這就是超高速的思考,比你以為的還要自然。

(註:是外面的變化加速了,內在反而感覺不出來,就像坐禪時接近當下的狀態,裡面的時間一分鐘,外面的時間可能是一分鐘半或兩分鐘,就是不一樣的時間速度)

 

頻寬掃描

不久前,我們的世界還是很3D的,時間,空間,形態都是三維的,造成了這個世界的兩極化,二元性,對立,好與壞,黑與白。最近,這個世界剛開放加進多一個維度。總的來說,我們是從極化進入弔詭的階段。。。一個所有真相都是真實的空間,兩種完全對立的陣營可以共存,同時都對都真實(見註釋)。我們學會在這種新的頻率波長中操作之後,就會發現每一件事物都有許多可以解釋的理由,每一個理由似乎都有道理。我們不禁要開始質疑:“這怎麼可能?”當我們置身其中作角色扮演時,就會發現有更多自由去擴展和選擇每一個可能情境的潛能,而不是直接作反應。

(註:菁英們在辯論的資本主義,金字塔結構,極權主義等等的言論乍聽之下也很有道理,很難看出破綻或預知最終結果,破綻也精密化,連說的人自己也沒發覺出來,差別只在於個人的選擇)

 

智慧等於擴展的意識覺知

你越是擴展你的意識覺知,你就擁有越多的智慧。我們能擴展這種意識的覺知到全身上下的身心靈,我們就可以提取這種到目前為止還是無法靠智力去獲得的智慧。

這些能力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有創意的公司又如何鑑定他們要聘請的有創意的人才?那些充滿活力的高級主管又如何在一天之內完成那麼多事?他們都有多面向的活力。下面的例子告訴你如何面對每天那些有挑戰性又很混淆的狀況。

那是有更大啟發性的思考面向。

生活以及工作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忙碌的世界裡對自己忠實。有多少次你在開始要完成另一項成就時,有人插嘴說了對或錯的話阻礙你的計劃?或者發生了某些事讓你納悶你到底欠這個世界什麼東西?

 

我們掌握了生命或者生命掌握了我們?

是前面那一個,我們可以掌握生命中的混亂與瘋狂,混亂只是一個快要產生的潛能,我們還不理解個中含義罷了。

我們只是受訓看到事物的一兩個面向而已,譬如說,有人批評你做的事,不是你的東西不好就是他們跟上級有瓜葛。如果你從多個觀點去看一個境況,你就可以選擇最佳的解讀角度去給自己和每一個參與的人加把勁。面對批評時可以有多種解讀法,如下:

 

他們想要協助你更進一步達到更高水平。

 

他們想要參與你的計劃,但不知道如何開口。

 

他們想要解決自己的問題,結果向你透露了一些訊息。

 

他們很羨慕你的工作,但是他們自己跟別人的經驗使到他們無從直言不韙。

 

他們跟你一樣很投入在某些事情,正在尋找可以跟你連結的方式。

 

或許跟你自己或他們無關,或許是需要看得更廣更遠以便推動你和這個世界。

 

你所選擇的解讀法決定了你如何回應也決定了最終結果。問題是大部份人並沒有直話直說,我們都通過一個很大的過濾網去說和聽,阻礙了我們說和聽的力量。

 

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呼吸,放鬆,擴展(意識)去聽內在更深層豐富的智慧之聲,你就很有機會發現到當下的潛能,要辦到就得傾聽來自更多方向的聲音而不是在那一刻聽到的話。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偉大的一面,每一個境況都提供我們很多機會。如果我們能超越情緒反應以及心理上的解讀(導致我們萎縮而不是擴展),我們就能找到更大目的的觀點以及偉大的自己。我們可以超越對混亂生命的感覺去看到每個人每個境況都提供生命中的另一個機會。

 

我們習慣把一切都看成是黑與白,好與壞的。現在應該超越那種極化的觀念去看到生活中面對的一連串的選擇,面向,解釋以及潛能。混亂是呼之欲出的潛能。混亂中的清明來自擴展的意識,跟每個人都擁有的更高智慧調頻校準。我們不再是渺小脫節的人類,現在我們可以得到更多能力,是以前的人從來都沒體驗過的。

 

情緒智能,靈性智能或量子智能全都是今天供大家使用的工具箱,它們可以推動我們看到情緒反應以外真正的世界,看到自己以及那一刻以外的事物得到生命每時每刻都在提供給我們的禮物。在這樣的(意識)空間裡,一切都可行。我們可以從主導社會的智力思考(IQ)中解放出來,充滿活力帶著熱情去為所有人創造新的未來。

 





花魂

2-49.jpg  

   本文是一段跟植物通靈人的訪談,透露了鮮為人知的植物與人的互動關係,尤其是花朵,花香,花粉精等等花朵提供給人類的服務。這次訪問時間是2002年7月8日。這裡的氣場照有一部份有版權,供出售用,因此只選幾張供欣賞,還有更多作品在www.impactlab.net/2009/06/30/electrifying-photography。照片都是在沒有光的暗室中用克裡安相機配合高感官相機拍攝出來,難度很高,攝影師也花了很多年時間才解決技術上的問題,拍出這樣的作品來。

2-50.jpg   

受訪A>Caitlin Phillips。訪問Q:Celeste Adams

 

Q:你如何發現到自己能夠跟花神溝通?

 

A>小時候我就給植物進行儀式跟植物的靈魂溝通,我一直都跟自然界連結,但是在植物的世界裡,溝通的管道為我打開了大門,把我帶入花的本質與園藝中。

 

Q:我們如何開始跟植物溝通?

 

A>與其跟它們說話,對我來說也有點彆扭,我就用自己的直覺去感知。<植物的生命奧秘>這本書就形容了植物會對聲音和音樂作出反應,每個人都有不同層次的溝通方式,我的方式是比較有靈知的,我感覺到可以聽到它們在跟我說話。

 

A>實際上,你可以輕撫植物,你可以搓手掌去打開掌中的脈輪,就可以感受到植物的能量,如果用你的手在葉子間穿梭,植物會站起來或挺身。

 

A>最好是從你家中的植物開始,因為它們一直都跟你在一起,它們能夠知道你的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起伏,它們其實也在接收你發出的訊息。

 

A>你可以感覺出你家的植物的能量,你的手可能感覺麻木(有刺刺的靜電)或冷或熱。

 

A>你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最好是沒有音樂也沒人。動物也跟植物和自然界的東西有聯繫,他們在場時會有幫助。

 

A>問一下你自己對家中的植物有什麼樣的感覺,你家的植物其實還可以治療你,但它們先需要你的支持,先問它們有什麼是需要你做的,或許你得先加強他們的免疫力,或許要施肥,加多一點水,或一些陽光,幫助它們變強壯,然後讓你的直覺帶領你。

 

A>你錯不了,因為你不會傷害它們而是給它們加水或施肥。

 

A>另一種溝通法就是通過冥思中的夢境去做,如果你身在一個很放鬆的地方,你可以跟植物連結,它們就會在你的冥思中出現,然後請它們在你的夢境中幫助你,隔天早上接收它們給的答案,但也確保自己要記得睡醒前的夢境內容。

 

2-51.jpg  
Q:這樣很好,因為植物也是你的家庭成員之一,雖然大部份人都不這麼想。

 

A>是的,希望你也開始看到自己是整個畫面裡的一部份,你不需要到森林裡去或者完美的自然環境,每一件東西都是自然界的一部份。

 

Q:你是如何發現到植物的治療功能的?

 

A>花粉精的使用者如Ian White有談到跟植物的守護靈溝通的事,你必須說:你能夠為我提供什麼優質的治療?就好像在跟另一個治療師談話一樣。

 

A>假設說你要治療咳嗽,你在睡以前請植物現身,最好是在乙太層裡做,因為夢境沒有邏輯現實的限制。在乙太層裡,我們會看到很多畫面,經歷一些夢境和探險,都對我們有幫助。

 

A>在你的乙太層裡,請植物的靈魂治好你的咳嗽,請它展示可以給你的優質治療。咳嗽可以回溯到兒童時期,你可能對著某些有能量的東西大喊大叫,這些業障又回到你身上來。這株植物或許可以提供你最好的治療,不只是表層上的治療而已,植物的治療工作可以很深入。

2-52.jpg   


Q:花的個性有哪些?譬如說,玫瑰和太陽花的個性,或者仙人掌開出的花?

 

A>它們都有不同的個性,我不想一概而論,因為他們的個性是由跟它們連結的人而定,基本上,你可以跟花的守護靈溝通,請它們解釋治療的素質。

 

A>玫瑰會協助我們打開靈性,改造與覺知的門(或脈輪),我的名字裡就有Rose這個字。在我的通靈訓練中,我們用玫瑰的形象來當能量的載體,我們學習通過玫瑰的樣子來解讀氣場,玫瑰是一種中性的花,代表愛與靈性。

 

A>仙人掌的個性是堅韌和有力,它們會帶領你進入真相和根源的核心中。

 

A>太陽花是用來表達你外在的世界,展現你得到的禮物,它們會處理太陽神經叢的脈輪問題,譬如事業和自我表現。

 

2-53.jpg  
Q:除了用花粉精,你也可以用家裡的某些植物來治療嗎?

 

A>當然,你可以請求植物轉移它們的能量給你,它們會把自己的能量重疊在那個你需要治療的能量上,你可以帶著它們的能量在心識上跟它們對齊。花的整體治療素質可以協助你表達你的最高能力以及你擁有的禮物,協助清理阻礙你表達的障礙物。

 

A>假設說我要覺知到更多個人的真相,玫瑰就可以協助調整自己的能力去得到這種覺知。

 

A>我不想成為太陽花到處走動,因為我不是太陽花,我要的是轉移自己的能量成為像太陽花那樣的素質,這樣我就可以加強我的表達能力。

 

A>這一切都跟回到個人最純淨的能量有關,也就是跟自然界連結。

 

A>在我們的純淨狀態裡,我們沒有任何問題,沒有痛楚,我們在過去的經驗中拾取過多的東西干擾到了真正的自我,植物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我們的品格和我們最原始的能量。

2-54.jpg   

Q:花神(花仙子)有沒有形象?

 

A>我看到它們發亮,是能量的形象,很多靈媒把它們當成神話的動物,但我看到的不是這樣。
 

A>Elliot Crown談到他見過有人看到一株植物的樣子像一個肥大綠色快樂的人,當時這個人情緒悲哀,有可能是植物反映了這個人需要的另一面,因此,它們可以塑造和轉化形象。

 

Q:花朵是否有協助你配料來做出某種精油。

 

A>我的經驗是,花會直接給我一個訊息,譬如說:你現在需要跟我溝通。馬上就可以在花園裡看到它鶴立雞群。

 

A>我也有多次經驗在半夜醒來,被叫去花園躺下接受植物的治療,我相信它們都一直在跟我溝通,告訴我這麼製造花精油的配方。

 

A>每一個花的配方都有適合某種人的頻率去取代他們的脈輪,我可以說出哪一種花精油可以填補那個人的氣場缺乏的顏色。

2-55.jpg   


Q:你是否有做過肌肉實驗看花精油適不適合?

 

A>沒有,有時我會用擺錘,有時用探測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注視罐子裡的能量和眼前的人,這樣我就可以知道會否有效。

 

Q:你是否也注意你要達致的治療效果?

 

A>我看的是轉變,我要看到那個人感覺良好,至少有些變化。如果你在船上,你只需向左轉舵一個厘米,航行了300哩後你就會到達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不再調整你的舵。花精油也一樣,它們創造了微妙的轉變,最後是有內涵地引導人到另一個方向。

 

Q:你有沒有最喜歡的花朵?

 

A>它們都很美麗,花朵讓我著迷。它們是如何長出那種有生命裡的色彩和振動頻率的?那種顏色如何從綠葉中爆發出來?

 

A>以西番蓮來說,如果你專注地看這種花,樣子像耶穌,它的外面有刺,還長毛,裡面有一個十字形。它很性感,強而有力,開得很大。我的一位生物專家朋友說:“我們來給西番蓮交配吧”。我們把西番蓮的花蜜拿來跟雄蕾混合,我們只是把手指放在上面去授粉,結果產生了一些樹脂,我想是因為西番蓮的樹脂本身就有很強的性能力。

 

A>那天晚上,我作了一個難忘的夢驚醒過來。在夢中,花仙子都是生命體,很長,很綠,很苗條。它們的聲音像警報,因為能量太強,它們要我躺在花園裡接受治療。

 

A>我開放自己接受這些花朵的治療,從那時起我的生命就改變了。

 


Q:你是如何抽取花粉精的?

 

A>你必須問植物它們是否願意製造花粉精,植物並不一定處在最佳的能量狀態,因此就必須先請求。

 

A>最好的方法就是請植物示現是否要參與製造花粉精,然後通過直覺去感知是不是製造花粉精的時候。

 

A>然後你就去摘花,放在水晶盆的水裡。花朵很會轉移能量,你可以很容易把花瓣放在水面上去製造花粉精。

 

A>你再問花瓣需要在水上待多久,通常都需要12個小時,然後再把花擺放在花枝下,就像是獻花回給植物一樣,水就成了你的染料,有能力轉變型態。

 

A>你再散步走一回就可以看到花的能量已經準備好,你就問植物是否可以轉移能量到你身上。如果你這麼做,你根本就不必製造什麼花粉精,你就已經在散步當中接收了治療的能量。

 

A>很多人都發現到他們在大自然的環境中走動時感覺良好,那是因為他們跟大自然的能量有連結。

 

A>我們身邊的植物都是我們的生命需要的,不論我們在哪裡,都不是偶然的,我們都跟每天的環境中生長的植物關係密切。如果你到Topanga峽谷去散步,你就可以找到馬鞭草,這一種療法可以對治那些對人強勢有傲氣的人。我想這種個性在好萊塢裡很普遍,因此很多人都可以從馬鞭草中獲益,我要說的是馬鞭草在這裡生長是因為它準備要治療身心失去平衡的人。

 

A>因此,我不會低估植物的轉化功能。

 


Q:你跟植物的互動最難忘的經驗有哪些?

 

A>有一次我在澳洲的一個熱帶雨林裡散步,進入一個異境,我感覺到植物托起帶我穿越森林,就好像飄在空中,非常神奇欣喜。

 

A>另一個有內涵的經驗是跟一棵榕樹的互動,樹有大根,像腳,這些樹在印度很神聖,而且有力量。我走過熱帶雨林忘了時間,感覺自己在飄著走,有一團藍綠色的能量圍繞著我,罩住了我全身的氣場。我感覺到很強的幸福快感(類似冥思中的喜悅)的能量大到我無法招架,更無法否認,我是被帶著穿過森林的,那種幸福感維持了整個旅程,我無法停止微笑。

 

A>我在澳洲有很多那樣的經驗是因為那邊的能量,在城市裡就比較難跟植物連結,但是在澳洲就有很多很古老和清澈的能量,就很容易跟那裡的植物連結。

 

(註:魔戒這部電影就在紐西蘭拍攝,那裡的森林非常古老,跟中國的一些聖山如黃山和張家界那樣的古老,能量就沒有受到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戲中的大樹就是一位有智慧的老人,會走路,已經成精,是樹精,這種精靈地球上到處都有,西方文化裡也有,跟中國人傳說中的精靈或仙人類似,可見也跟鬼一樣,中外皆然,就不是偶然的了)

 


Q:城市中人和郊區的人跟植物脫節是一個悲劇。

 

A>肯定是個悲劇,因為我們有那麼多利用植物來治療自己的機會和潛能卻棄之不用(還不斷嗑藥去填滿醫生,醫院和藥劑工廠的口袋)。

 

A>我們已經失去對神聖事物的感官知覺,我們吃的食物並沒有給我們什麼生命能量,因為我們並不承認能量的本源,因此我們的身體並沒有處在正面的生命能量中。

 

A>請注意你在家裡用愛心去準備的食物以及你在外面的櫃檯買的食物的差別,你得到的食物是不同的能量素質,你吃下肚的是能量,吸收的營養也是能量。如果沒有神聖事物的感官覺知,你就等於跟能量源流斷了線。

 

A>如果我們肯開放自己去接受,外面就有大把的資源等著你去用。大自然的智慧願意跟我們溝通,協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一切和每一件事。它們就是在哪裡準備要轉換我們的實相,我們只需請求它們協助就行了。

(註:植物是2D的生命,有一部份是從3D的動物下調投胎而成的,因為動物界裡最低密度的動物如毒蛇,爬蟲類都當過了,也平衡了一些業障,但還不是完全清理,某些靈魂就選擇成為植物的集體意識來為大家服務,包括人類,作為前世所造惡業的補償,也為自己的下一個生命累積善業)

 

A>除非我們開放心門去接受它們(承認它們也是有意識的生命),讚揚它們,感恩它們所提供的服務,要不然我們就什麼都得不到。

 

(註:佛祖曾經花了七天七夜的時間專注地跟他選擇坐禪的那棵菩提樹對話和感恩,真正原因很少人知道,也不可說。可以說的是佛祖的禪定功夫已經可以跟那棵菩提樹對話和交流思想或訊息得知很多事情,確定的是那棵菩提樹有靈氣,是準備為佛祖的開悟服務而存在)

 

 

後記

 

Caitlin Philips是一位有靈視能力的花粉精顧問,香精油治療師,她從1990年起就開始治療的工作,不過從小就已經開始跟大自然的智慧共事。

 

Caitlin是在Berkeley心理學院受訓開發靈視力成為治療師,出版自然界智慧以及跟動物溝通的文章。到了巴厘島之後,她得到了清楚的訊息要把花療法用在公眾身上,之後,她再去澳洲製造花療的精油,她也在巴厘島和Ojai舉辦靜修課程。

 

Caitlin教導客戶如何調整自己跟大自然校準和溝通,她還計劃在巴厘島,意大利和洛杉磯開治療中心。

 

 

 

 

 

 

 

為什麼要靜心


本文作者是斯里蘭卡的Henepola Gunaratana>古納拉塔那上師談禪修的書本裡的其中一篇,是最基本的閒聊而已,還不是談細節的指導原則。他從1968年起就受邀到美國教導佛法,80年代在美國大學修到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也在美國的的四所大學教導佛學,出版了多本談到禪修的書。本文談的是內觀禪的修行概念。2-60.jpg  

由於過去幾十年來印度和西藏的禪修高僧都到美國講學,傳授佛法,理論與禪修並重地指導,使到美國人和西方人很快就掌握和明白佛法中的要點,沒那麼多理論。反而是東方人,尤其是華人世界以漢語為媒介在學佛法的人還停留在經書和文字上的教導和聲聞緣覺,並沒有配合禪修靜坐去融會貫通,以致平常心,緣起緣滅,放下,不執著,當下,慧眼等等的佛家語已經成為生活用語,出口成章,卻不完全明白這些字眼怎麼來,有什麼實修的意義,對提升靈性的意識有什麼幫助,結果在遇到狀況和考驗時還是放不下,會執著,不輕易原諒,內心很掙扎矛盾,還充滿慾望,很情緒化,貪嗔痴慢疑的習性一個也不少,一個也沒改,肉照吃,錢照收不花,非常依賴物質世界和俗世社會的要求無法超脫,看不出自己正在受困的迴圈裡。就連那些有在禪修靜心的人一回到生活中又立刻被俗世社會打回原形,很難把禪修的精神融入生活中,更何況是沒在禪修沒實修的佛家子弟。

 

禪觀的概念

 

佛教中有兩種訓練意識的主要方法,巴利文是Vipassana>內觀和Samatha>三摩地(禪定中的奢摩他或三昧)。Vipassana的意思是洞察力或洞見,完全有意識地覺知到事情發生的緣起緣滅整個過程。三摩地的意思是專注或平靜,定住心思不聞風起舞的定力,也叫止觀。方法是心思只專注在一個點上面,其餘的什麼都不想,一旦進入深度的定境,全身就會體驗到很深沉的平和感,從而產生喜悅或類似性高潮和酒後或吸毒上天堂的感覺。大部份人在教和學的禪觀都注重在三摩地的體驗,用各種方法和工具去專注,可以是一個盒子,咒語,燭火,上師或菩薩本尊的相或其他東西,藉以排除其餘的念頭和印象,結果就會體驗到所謂的喜悅或狂喜,直到結束靜坐離座回過神來。這種體驗固然很美妙,喜悅,有意義,很吸引人,但卻只是暫時性的,無法持續在離座後保持這種狀態,只能在靜坐時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去感受,導致有人欲罷不能,沉迷於這種感官享受當中。

 

(註:內觀是佛祖取得突破而成佛的方法,當然是在(眥那派的)禪定的基礎上發展出來,在佛祖之前,一些瑜伽上師都修到色界四禪天的定境,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高人修到初禪三天就停在那裡(11D-13D)上不去,因為很容易滿足於創造天地(慾界宇宙)的大神力(宇宙大爆炸就是他們的集體念頭造成的),以為已經達到了宇宙的最高境界,其實只是比慾界宇宙還高多一層而已。因此,初禪天的天神都成了印度信徒膜拜的最高神祗,等於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上帝,其實只是最靠近慾界宇宙的天神而已,能力當然強到人類無法想像,只能崇拜。
   內觀禪是佛祖教的極簡法(簡單到很難掌握),安全又可靠,完全沒有任何瑜伽術的花招和仙術的功法,不曾出亂子,不過進展緩慢,慢工出細活,要有很大的耐心,成就當然也很大,不會困在止觀的定境中以為自己已經悟道成佛成大菩薩產生我慢和自滿的念頭,失去謙卑和證悟更高境界的決心而停滯不前)

 

內觀則著重處理洞察力,往內看得更深入,利用專注力去拆除所有真相外面的幻象,這個過程會逐步加深覺知力,進入真相裡面了解真相的運作和原理,但是通常都要經歷多年的禪修才能深入到內部見到真正的光明(由一片漆黑觀照到到大放光明),也就是明心見性,完成一個階段(次元或界)的改造和提升,獲得脫離現階段(次元和意識水平)的自由(覺悟),而且是不退轉和永久性的(資產)。覺悟和思想的解放自由是佛法系統的修行目標,不過方式也很多,主要分為兩大派系:Mahayana和Theravada大乘與小乘的修法,大乘系統中最有名的是禪宗,都是北傳佛教的修法,小乘的修法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一帶盛行。本文談的是小乘修法,傳統的小乘指導中都有談到三摩地和內觀,不過在巴利文的文獻裡卻有40多個課題要修,都是需要專注的事項,以便修出洞見的覺悟。

 

禪修不是件容易的事

 

冥思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時間,決心,意志力和戒律,需要一連串一般人都覺得不愉快避之唯恐不及的個人素質(如耐心,寬容,原諒,慷慨,不批判等等,見註釋),可以用一般人常用的進取心(精進)來形容,冥思需要這種努力(但又不勉強,很違反平時的習慣)。不去靜坐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最好不過,幹嘛要去靜坐?為什麼不去享受生活?理由很簡單,因為你是人(不是動物和植物),人就遺傳了生命中所有揮之不去的種種不滿,與生俱來。你可以暫時壓抑你的覺知,暫時轉移注意力做別的事,但不合意的人和事還是會再回來煩你,而且是在你最不經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忽然間,你陷入低潮,開始打起精神正視問題,面對現狀和現實。

(註:放眼四週看一下所有人也看一下自己就知道大家都沒有禪修的基礎或慧根,都充滿了阻礙禪修的個人素質如沒耐心,心胸狹隘,不輕易原諒,好勝好強要贏,吞不下那口氣,要報復,要還以顏色,好批判,貼標籤,等等。這類素質越多越強,禪修就有更多阻礙,離覺醒和提升的靈性目標更遠,在一輩子內恐怕無法如願,需要多一輩子的嘗試,要不然就需要很大的決心去搬開石頭,全都是自己累積出來保護和滿足自己的配備)

 

你忽然間覺察到你的一輩子都在得過且過,只是表面上風光罷了。你吃好穿好住好,從外面來看很符合俗世社會的要求和標準,但是沒人看到你徬徨無助什麼都要跨掉的苦日子,因為你沒告訴人家,其實你的生活是一團糟,自己也承認,你只是掩飾得很好罷了。在你的內心中,你就知道你的生命不應該是這樣子而已,還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更充實地體驗生命,才不會白活。你偶爾也跟這個社會接軌,找到好的工作,愛對人,買彩卷中獎,一時之間你意氣風發,享受富裕的好日子,過去的苦日子都煙消雲散漸漸忘記。你的生活體驗完全改觀,你對自己說:“好了,我成功了,我應該高興了。”但快樂也只是一陣子,像雲飄過那樣,潛意識裡似乎知道哪裡不大對勁(老是在循環一榮一枯的魔咒,旺幾年又衰幾年)。

 

其實生命真的是有另外一個有深度而敏銳的層面,你還沒看見罷了,因為你的另一種感覺被封閉起來,被所有感官帶來的甜蜜知覺包起來。結果你並沒有接觸到生命,你又得不到快樂,連那個若有若無的覺知也消失了,再度回到老樣子和舊現實中,整個世界看起來又像是粗俗的地方,而且還悶得很。這就形成了情緒的過山車,你一直都在谷底花很多時間抬頭望向高處(永遠沒完沒了的衡量數據和俗世目標)。

 

你做錯了嗎?你是個怪胎?都不是,你只是個人。你跟所有人一樣有一些毛病,那是個潛伏在體內的怪獸,有很多只手:週期性壓力,對別人欠缺慈悲,包括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感情有阻力,情緒上無情,還有很多只無形的手,沒人能擺脫這些手的困擾。我們會拒絕,想要壓制,就根據這些手去創造了整個文化,假裝沒有這些手的存在,然後追求事業和地位的目標來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這些手),但卻還是無法擺脫它們,還成了不斷在腦勺後方不斷在製造的念頭和印象,無聲地在催促說:“還不夠好,還需要更多,必須做到更好。”這就是那個怪物,在每一個角落細緻地顯化表現出來。

 

去一個派對聽那些人的笑聲,聽那個脆弱的聲音說表面上的歡樂以及內在的恐懼,感覺那種壓力和緊張,因為沒有人真的在放輕鬆,都在假裝輕鬆。去看球賽,看那些觀眾們不理性的憤怒和情緒,看那些人在積極或團隊精神的偽裝之下顯露出來失控的無奈,他們噓聲四起,無拘無束的我大都為了效忠球隊而表現出來,還在觀眾席上喝酒打架,這些人都想要通過球賽釋放壓抑在內的壓力,這些人都沒有內在的平和。看看那些電視新聞,聽那些流行歌曲的歌詞,你就會發現用不同表達方式在重複的主調:嫉妒,苦悶,不滿和壓力。

 

生命似乎是個永無止境的掙扎,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承擔不斷加重的負擔。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就是陷入“如果”的危機裡:如果有更多錢,就會快樂;如果能夠找到真正愛自己的人;如果能減重20公斤;如果有一台新的彩電,氣壓浴缸,捲髮等等要求。這些垃圾從哪裡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怎麼做?這些東西(慾望)都來自自己的腦袋,裡面有一套根深蒂固,無所不在很細緻的心理習慣,通過長時間一針一線打起來的中國結,當然也可以一針一線地解開來。我們可以調整我們的覺知,挖出每一個分離和零落的部份讓他們重見天日,我們可以讓無覺知的變得有覺知,慢慢地一個一個來處理。

 

我們所經驗到最根本的事情就是改變,變化是無止境的,每一刻流過的生命都不一樣,永恆的變化就是永恆的宇宙的根本實相。半秒鐘前生起的念頭半秒後就不見掉了,然後另一個念頭產生,再變不見。一個聲音傳到你耳朵裡之後就恢復平靜,一張開眼睛整個世界就映入眼簾,再眨眼又是另一幅畫面。有人走入你的生命中,不論是朋友或親戚,都來來去去。你的命運有起有落,有時候贏有時候輸,變化是不間斷的,沒有兩個時刻是一樣的。

 

這裡沒有問題,宇宙的本質就是這樣,但是人類的文化卻教導大家用很奇怪的觀念去認識這種無盡的流動。我們把經驗分門別類,然後把每一個印象,每一種念頭的變化都歸納在三個主要的心理鴿子箱裡:好的,壞的,不好不壞的。然後就根據這三個箱子建立起固定慣性的心理反應來辨認所見所聞的事情。

 

如果某一種印象被貼了好的標籤,時間就停留在那裡,然後我們擁抱那個認知,愛惜它,抓緊它,別讓它逃走。如果掌握不住,我們就會用盡全力來重複那個製造那種經驗的原因,我們就稱這種思考習慣為“抓取”。

 

頭腦裡的另一邊還有一個貼上壞的標籤的箱子,當我們認為某些東西是不好的,我們就會推開不接受,我們會盡量拒絕,反對,甩開它們。我們在跟自己的經驗(想法)打架,我們要遠離支離破碎的自己,我們就稱這種思考習慣為“排斥”。

 

在這兩種反應之間還有一個不好也不壞的箱子,我們就把那些不好也不壞的經驗都歸納到這個箱子裡,裡面的東西不文不火,中立,無趣和沉悶。我們都把這些沉悶的經驗都收在這個箱子裡不理會,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無止境的追求慾望和排斥不要的壞東西。結果這個箱子都沒得到同等的關注,我們稱這種思考習慣為“忽略”。

 

這種思考習慣的結果就是不斷漫無目的地在跑步機上運動,不斷地追求歡樂,逃避痛苦,忽略90%的(內在)經驗,然後納悶為什麼生命會如此乏味。最終的分析結果是,這個或那個系統行不通。

 

不論你有多麼努力在追求快樂和成功,總會有不快樂和失敗的時候。不論你逃得多遠多快,痛苦還是可以趕上你。在這兩種努力之間,生活沉悶到你想要尖叫發洩,因為腦子裡塞滿了成見和批判,我們為自己築起了圍牆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結果是躲在自己的喜好與厭惡的牢獄之中自討苦吃。

 

苦在佛教思想裡是一個很大的字眼,這個關鍵字需要徹底的理解。巴利文裡是Dikkha,並不是指肉體上的痛楚,而是內在深層那種細緻的不滿(不完美)的感覺,是每一個念頭產生的一部份,直接出自念頭的跑步機。因此,佛祖說,人的生命是苦的,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悲觀的說法,還說不過去,不是事實。因為我們也有很多美好時光,不是嗎?不,不是在說那些(人造的虛假美好),看起來像而已。拿任何一個讓你感覺滿意的時刻來檢視,在歡樂的背後,你會發現到很細緻,無所不在的壓力暗流,不論這個美好時光有多快樂,總會結束。不論你贏得多少東西,你總會失去一些(在二元性的世界裡玩零和遊戲,此消彼長,公式永遠都無法平衡),然後用其餘的時間守住你累積出來的家當,再思考如何得到更多。但是,最後你還是得死,死了就失去所有東西,這一切都是你暫時擁有的。

 

聽起來很讓人消沉是嗎?還好不是這樣,完全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如果是從跑步機的機制,也就是一般的心理層面來看,就會是很消沉的,不過底下卻還有另一個看這個世界完全不同的層面。在這個層面裡,頭腦沒想過要讓時間凝結,不以自身經驗去捕捉任何流過的東西,也不會去阻擋,排除和忽略,或故意視而不見,是超越好跟壞,快樂與痛苦的層面,是看世界的好方式,是可以學的思考技巧,但不容易。

 

快樂與平和

 

這些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課題(和願望),也就是大家都在追求的目標,但是會比較難看出來,因為我們都用層層的表面目的掩蓋了這些基本目標,我們要食物,要錢,要性愛,佔有和尊重。我們甚至說快樂的概念太抽象,說:“你看,我很實際,給我錢就可以買到快樂。”可惜的是,這種態度行不通,你只需檢視這些目的就會發現他們都是膚淺的。為什麼你要食物?因為你肚子餓。餓又怎麼樣?吃了就不會餓,就會覺得舒服。對了,要感覺舒服,這就是你真正要的東西。我們其實要的不是那些表層的目的和目標,這些目標只是得到終極目標的工具罷了。我們真正要的是在滿足了某種動機之後的解脫感,感覺輕鬆就可以結束壓力和緊張,就恢復平和,得到快樂,不再掙扎。

 

那麼,快樂是什麼?對多數人來說,快樂就是得到所有我們要的東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受到控制,稱王,讓全世界跟著我們的好惡去起舞(苦的主因之一就是給別人和自己施加壓力,互相擠壓來解除自身的壓力)。不過,這樣也行不通,看看那些歷史上掌握極權的人,都不快樂,更確定的是他們自己也跟自己過意不去。為什麼?因為他們有一股動力想要絕對全面地控制整個世界,總是辦不到,他們要控制所有人按照他們要的去做,總是有人不願意被控制。他們也控制不了天上的星星,他們也會生病,還是要死亡。

 

你無法什麼都要,也不可能。幸運的是,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你可以學習控制自己的頭腦,站在無盡旋轉的慾望與怨恨的迴圈外面,可以學習不要那些你很想要的東西,看清那些慾望而不是被慾望牽著走。但這麼說不表示你就要去躺在路中央任由路人踐踏,而是說你可以繼續過正常的生活,但卻是用另一個全新的觀點在過日子。你也去做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但是你沒有受到慾望的佔有慾和強制的動力的主導。你需要一些東西,但你不會去追,你會怕一些東西,但你不會怕到顫抖,這種心理素質很難培養,需要很多年的磨練。想要控制一切是不可能的事,與其那麼辛苦,不如就接受這種不可能的現實。

 

等一下,和平與快樂不就是文明社會在追求的目標嗎?我們建造高樓大廈,高速公路,渡假屋,有電視可以看,有醫院,有病假,社會保障福利等等,全都是為了和平與快樂(要不然文明就不會進步),但是心理病例卻還是節節上升,犯罪率上升得更快,滿街都是無所事事的流氓和情緒不穩定的人。你只需把財物擺在門外就馬上會有人拿走,還是不行,因為快樂的人不會偷竊,內在平和的人沒有要殺人的動力。我們的社會都把知識和智能發揮到極致來得到快樂與平和。

 

 

我們剛剛才發現到,我們過度發展物質,犧牲掉情感與靈性的財富,為這個錯誤付出了代價。談論道德與靈性的淪落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能夠開始的地方還是自己,仔細,客觀也誠實地往內看自己,就會看到每個人都曾經輕狂過,我們可以學習不帶批判地看清楚這些作為(原諒自己也別忘了原諒別人,每個人都曾犯過同樣錯誤),然後去提升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在你還沒看到你自己的真面貌之前,你就無法徹底的改變你自己的生命模式,一旦改變,你就會看到很自然的變化,你不需要去勉強,掙扎,努力,聽從權威要你遵守的指示,你就是自動會改變。但是要達到那種初步的洞見是一項工程,因為你必須不帶任何幻覺,批判和抗拒的心理習慣去看出你是誰(假我與真我的真面目),看到你在這個社會上的位置和功能,看到你對其他同胞的義務與責任,最重要的是,你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個人責任。你必須看清整體都是一個互相串聯的關係。聽起來有點複雜,但是通常都在(心願轉念的)頃刻之間發生轉變。通過沒有敵人的冥思去培養這種心理素質可以協助你得到這種深度的理解和平靜的快樂(不那麼情緒化)。

 

Dhammapada>法句經是一本古老的佛教經典(佛祖說的道德經,以詩句的形式來說),幾千年前就預見到Freud的出現,經上說:“現在的你是昨天的你造成的,明天的你是今天的你造成的。邪念產生的結果就像是一頭拖着馬車的牛(可能會投胎成動物),純淨的思想也會如影隨形(繼續有人身,包括天人和天使之身)。沒有人能替你打造一個純淨的思想,有紀律(戒)的思想才能成就快樂的心(法喜,定境中的喜悅)。”

 

為什麼要冥思?

 

冥思就是要淨化思想,清除那些干擾思想的心理障礙,比如貪,嗔,痴,嫉妒以及其他把你困在情緒包袱裡的繩索。冥思訓練你的思想進入寧靜與覺知(有意識)的狀態,專注有洞見。

 

我們的社會都相信教育,相信知識能夠訓練出一個有修養的文明人,但是,文明只是粉刷人的表面而已(偽裝得文明,內在還是充滿仇恨,嫉妒,貪婪,怒氣和反擊的本能,下三輪的能量強得很)。我們只需看那些頭腦好的紳士淑女們在戰爭和經濟崩潰時會有什麼表現就可以知道他們的真實面貌(都很自私,無情,冷漠,精於算計)。人可以因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與懲罰而守法,人也可以因為已經清除掉貪念不偷盜以及怨恨去殺人的念頭而守法。你可以丟一塊石子到水中,水面會自動撫平波紋回复平靜,但是水底的波浪還是不平靜。把一塊石子丟進火爐裡,整顆石子裡外都會改變,化成灰。文明可以改變人的表相,冥思則徹底地軟化內心(原本強硬的作風)。

 

冥思也是一名偉大的上師,是淨化的聖火,通過理解(得到智慧與覺知)緩慢地進行,你理解得越多,就越靈活,越能包容,越慈悲。你就像是一位完美的家長,理想的老師(內在的大師),隨時準備原諒和忘記,因為諒解別人而愛護,諒解別人是因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也曾經那樣,也會那樣),也因為你深入地看到自己的幻覺和自己的人為過錯(小我的無知),你還看到了自己的人道精神(高我的本性),學會原諒和愛。當你學會慈悲地對待自己,對別人也自然會慈悲。一個有成就的行者已經對生命有深層的了解,自然會用深層和不批判的愛心去看整個世界的人和動物。

 

冥思很像是開墾新天地,要在林中創造一片空地,你就必須砍樹拔草,翻弄泥土和施肥,然後播種稻苗,等著收割。如果要打造新思維,你就必須先找出那些擋在路上的各種干擾人的雜草藤蔓,將他們連根拔起,不再長回來,然後才施肥照料你的新土地,施肥就是不斷注入純淨能量和思考的紀律進入心理的土壤中,播下(善根的)種子,等著收割信任,道德,覺知與智慧的資糧。

    信任與道德在這裡有特別的意義,佛法並沒有主張完全信任書上寫的,先知說的,權威人士指示的(而是親自去驗證其可行性),比較接近的意思是信心(不是盲信),知道是真實的,因為自己親眼看到其成效,在自己的內在觀察到真相。同樣的,道德並不是在儀式上遵從外面強加於人的行為準則,而是一種健康的習慣模式,是自己有意識(清醒)地選擇要遵守的法則,因為你認知到這種法則的意義遠在自己目前的行為守則之上。(意識覺醒或得回良知的人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為了完成目標和達到目的輕易地出賣道德的資產去換取物質上的成就,向現實低頭,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才方便辦事賺錢,誠實的,老實的,客氣的,禮讓的,規矩的就賺不到錢,還會被欺負,都要吃虧)

 

冥思的目的就是要改造自我,那個進入冥思的你跟那個冥思過後的你是不同的兩個人,在這個覺知敏銳化的過程當中,你的性格改變了,使到你完全意識到自己的身口意的每一個念頭(而不是衝動的感官本能的慣性反應),你的狂妄我大被蒸發掉,敵對意識也枯竭沒營養,你的思緒平靜而穩定,你的生命也順遂(沒那麼多衝突,對立和矛盾)。因此,安份的冥思(不是投機取巧的玩技術)會訓練你面對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淡然處之,不被人挑撥數落,打擊自尊,破壞自信心),減輕你的壓力,恐懼感和擔憂,焦慮平息,狂熱退燒,一切都回歸本位,你的人生就會風平浪靜而不是在大風大浪中苦撐掙扎,這一切都通過了解去發生。

 

冥思磨練你的專注力和思考能力,然後,一片一片地,你的潛意識動機,意圖和機制就更加顯而易見,你的直覺力變敏銳了(不只是看到肉眼看得到的東西而已),思維的精確度也增加了。不久之後,你就可以直接看到任何事物(包括無形抽象的言論和思想等等表達方式)的原貌(而不是被刁鑽得似是而非的主見矇騙過去,沒發現到細緻的破綻與扭曲和不合理的假相),沒有成見,也不帶批判地看一切。

 

這些理由足夠你去學冥思嗎?當然不夠,這些只是紙上談兵的理論罷了。你只有一個方法可以知道冥思是否值得去努力的功課,那就是做得對,馬上去做,自己去見證。

 

 

 

 

 

 

 

 

 

 

對禪修的11點誤解




誤解通常是聰明人自以為是地解讀某些概念造成的誤會,容易誤解的地方也通常是那些解讀出來似乎是很合理有說服力的概念。由於不是每個人都生來就有哲學頭腦或受過這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去解讀很抽象和形而上的意思,就很容易掉入魔鬼的細節陷阱中,開始時完全分辨不出來已經偏離原軌,其實一開始就已經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要到遇到關卡做什麼都出問題時才發現有誤,要改就很困難,還很抗拒,已經習慣那種觀念,而且在目前的3D實相中還可以用,就不認為繼續這樣下去會有什麼問題,成了最大的思想盲點。

本文通過反面教材去打好概念與心態上的禪修基礎,避免很多人陷入自我設限的框架中,也是續上一篇同一位內觀禪上師的教導。


對禪修的誤解

 

靜心只是一個字,很多人都讀過,思考的過程通過聯想去進行,所有禪修的概念都跟靜心有關,有些可能正確,有些是胡說八道。有些只是其他系統的靜心法,跟內觀無關。當我們練習內觀時,就會把一些充斥在神經線裡的雜念清除掉,好讓新的訊息(新的清淨能量)可以流通流進來沒有阻塞,我們先從一些最顯眼的概念開始。

 

我們不會教你怎麼觀想(打開)你的脈輪或者唸神秘的咒語,你不是在跟魔鬼對決或吸收無形的能量,你做得再好也得不到(空手道的)彩色腰帶,你也不必剃光頭或戴高帽,你甚至不必捐出你所有的財產搬到寺院裡去住。除非你的人生很缺德而且混亂(活在刀口上),你就可以馬上開始體驗到一些進展,聽起來很鼓舞是嗎?

 

有很多書本都在談怎麼靜心,打坐和禪修,多數都是根據某一個教派或傳統哲學體系的觀點去寫,但是很多作者都沒預先告訴人家自己是哪個教派那個體系的(導致混亂和誤會)。他們把自己那套修行的理論說成好像是舉世皆通的律法,其實只是該教派獨特獨有的步驟和細節,結果就是亂成一團,最糟的是發展出更複雜的理論和解說(五花八門的瑜伽術和功法),全部都各說各話,以致產生出一大堆有衝突的意見和附加的數據和經驗。

 

我們這裡談的是內觀的禪修法,教你怎麼平靜不執著地觀察你的念頭如何運作,以便洞察出你自己的行為(為什麼會有那種反應),最終的目標是要有覺知(見註釋),這種覺知會專注和深化調度到你可以看透內在真相如何運作(感知到念頭的緣起緣滅,而不是被動地被主導去說話和做事)。

 

(註:覺知就是有意識的感知,覺而有知,覺而有情的覺有情,有情不是七情六慾的感情,覺不是一般感官的知覺,而是靈性感官的直覺,不帶任何批判和標籤或入世智的經驗去感知事物的本來面貌和真相,看透所有被掩蓋,被扭曲,被包裝的假相,直接見到心性的不同層次,層層穿透,知道為什麼人會有那樣的身口意和作為,也看到最深層無暇的上帝或佛性)

 

但是,在談內觀之前,必須先釐清一些人對禪修的誤解,因為不斷有人在問同樣的問題,也不斷換方式在問同樣的問題,最好是一次過講清楚,因為這些誤解會阻礙剛開始在修的人,就必須一個一個地談。

 

誤解一靜坐只是一種放輕鬆的技巧

 

這個誤解的關鍵出在<只是>這兩個字,沒錯,放輕鬆是靜坐的要點之一,但是內觀式的禪修卻瞄準更高的目標。那句話在許多靈修系統中基本上是這樣,全部教法都強調思想的專注,要心念安住在某一件東西或某一個要想的地方,只要能夠持之以恆努力地去練習,就可以達致深層與幸福的輕鬆感覺,就叫做Jhana>禪那(發音跟眥那教>Jaina的原音一樣,眥那上師都有禪定的深厚功力),這個境地是超常地寧靜,讓人感受到喜悅(所謂的高潮,人們通過性愛,毒品與酒精去感受到的快感,也是土法煉鋼),這種樂趣遠遠地超出任何意識狀態(肉體的感官知覺)所能體驗到的(因為是靈性的感官知覺)。問題是,大多數靈修體系至此而止(安住而滿足),那是他們的目標,一旦達致,就不斷用餘生去重複那樣的體驗(成為最安全的避風港)。內觀就不是這樣子,內觀尋求的是(禪定之後的)另一個目標,那就是覺知>awareness。專注與輕鬆才能提高覺知力(緊張就失去洞察力,看不到魔鬼的細節,就漫無秩序和草率),都是條件,工具和有助益的副產品,但還不是目標,洞見(慧眼,眉心輪結合頂輪)才是目標。內觀是一種有深度的宗教修法,目的是要淨化和轉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身口意和自己的實相世界)。專注和洞見的差別另外會再談仔細。

 

誤解二靜坐就是要入定

 

這句話適用於其他體系的修法,但卻不是內觀禪的做法。有洞見的禪修不是一種催眠術,因為沒叫你清空腦袋失去意識(任由外力指使),並沒有教你成為一個沒有情緒的植物人,其實正好相反,你會更能覺知到自己的情緒轉變,更清明更精準地看到自己的念頭和情緒。在學習內觀禪時,觀者偶爾會體驗到類似出神的狀態,但卻不是出神。在催眠的出神狀態中,當事人很容易受到他方的主導(聽催眠師的指示,可以誘使去做壞事,也可以引導去做好事,要看催眠師的意圖,見註釋),在深度的專注狀態中,全程就由當事人控制。兩者的差別也許只是表面上的,但無論如何,這種入定的現象都不是內觀禪要的體驗,之前說過了,禪那的深度專注是達致更高覺知(覺悟)的工具和跳板(平台和基礎),內觀的定義就是開發注意力或覺知力(不被假相蒙蔽肉眼騙過去,也開發了第三眼或慧眼,有智慧當後台的上帝之眼,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那樣)。如果你在冥思時發現自己正在失去意識(昏睡中不清醒),你就不是在禪觀,就這麼簡單。

 

(註:為什麼有些人會修到入魔,跟負面能量的邪念對應,好像著魔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是變成另一個人,另一種性格,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主要原因有幾個:

1。跟錯人:盲目的崇拜靈修老師,沒搞清楚自己在學哪一門哪一派,只看到老師露幾手神通,自己也想要那種特異功能,就一頭栽進去,強烈擁護那一派的修法,其餘的都無效,看不順眼,都不對,跟開始時執著要學的動機和態度是一樣的執著,沒有突破。

2。學錯法:修法五花八門,表面上看起來都一樣,但是進入細節之後就大不同了,花招百出,各有各的理由和功法,為了打通這個那個穴道和脈輪就必須用某種沒人懂的技巧,只有上師才會的獨門武功,結果還沒學到安全措施就先清空自己的腦袋,出現真空,讓其他邪念乘虛而入,或同頻共振,加上自己的定力不夠,覺知還不靈敏細緻,意志力薄弱,其他心識基礎都不穩等等,就無法抗拒,反而被更強的邪念喧賓奪主,臭氣相投到自己都沒發覺到有問題。

3。意圖不良:不純淨的意圖就會得到有瑕疵的結果,日後還是需要清理乾淨才能更上層樓,要不然就成了提升的障礙和負擔,而且要檢視自己很不容易,必須對自己很誠實,正視自己的動機和意圖,看出阻礙在哪裡,也肯改變,需要勇氣和其他條件。但也不需要等到完全純淨了才來修,只需確定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良意圖就行了,要捫心自問,對自己很誠實,不給自己找藉口,不清楚可以先問別人,請人家來檢視確定自己的意圖沒有不良的傾向,就是要謙卑才能聽到忠告,當然還是要問對人。

4。態度,決心,意願等等基本條件不足:在還沒開始修以前,可以多涉獵這方面的知識,知道需要哪些基本條件和心態,差不多確定自己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從實修中再發現基礎哪裡不足沒注意到的,再去改進和微調整,只要基本條件都有,很快就會產生一些智慧,再回頭檢視這些基礎,看出哪裡需要改進,哪裡做得不錯的,就更有自信,也知道自信並不是我大我慢的產品,而是以謙卑為基礎的自信)

 

誤解三禪修是一種無法理解的神秘修法

 

幾乎是事實,但又不完全是。冥思處理的意識層面比表層的思想還要深入,因此有些冥思的概念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不表示就無法理解,因為還有比文字更能理解得更深入的方法。比如說,你知道怎麼走路,但是你很難形容在走路時的神經纖維和肌肉如何收縮和伸展,你就是會走路。冥思也只能通過實修去理解,不是你可以通過抽象的文字來理解,也不是談得來的事情,而是必須去體驗的過程。冥思不是一些自動讓人得到可預期效果的無思想公式。你無法預先知道每一次冥思會體驗到什麼(沒有重複一樣的體驗,只有開始時進入狀況的轉換過程類似而已),每一次都是一個全新的探索,經驗和實驗,尤其是當你做到可預知和同樣的地步時,你就可以當作指標知道自己離軌了,進入膠著(不進不退和受困)的地步。在內觀中,你必須把每一秒鐘都看成是宇宙中唯一不重複的一秒,這也是最基本的內觀認知。

 

誤解四靜坐的目的是要成為有神通的超人

 

不,冥思是要開發覺知力,能夠讀心還不是重點,身體懸浮也不是目標,靈通的現象跟冥思有關係,而且關係複雜。在開始禪修時,這些現象可以或不會產生去見證到。比如說,有些人能自覺地回憶起過去世的事(點點滴滴或片段),其他人就體驗不到(而是體驗到其他現象)。無論如何,這些現象都不是已經開發和可靠的神通力,也不可以重視(佛祖和所有內觀上師都不會鼓勵學徒去玩弄神通,基礎不穩的大部份都在玩黑魔法,後遺症都很嚴重,很少人過得了私心和傲慢的自我-太陽神經叢這一關),因為這些現象對初學者來說的誘惑力很大,自動形成了我大的一個陷阱偏離正軌(發展成魔道還不自覺),最好的建議就是不要碰,不要重視。如果有(得到這些禮物),就欣然收下,如果沒有,也無所謂(反正又不是你要的東西和目標)。行者在禪修的路途上或許會練一些功法來得到一些神通的能力,有其必要性(可以自助助人),但卻是後來的事(自然而然地產生,是副產品和獎勵的小禮物)。當一位行者達到深度的禪那境界時,他就有能力掌握這種力量而不會失控帶來危險或者倒過來被(邪念)掌控(去濫用神通力),就會再去開發這種力量來為別人服務(不是為己所用來賺錢或戀權或滿足其他慾望,比如成名,受人愛戴擁護,自覺高人一等),這種能力是在幾十年的修行之後才辦得到的事(速度因人而異,要看前世打下的修行基礎,多快恢復原有的能力)。別管這些,只需專注在發展更多更敏銳的覺知力就是了,如果聽到聲音看到畫面,看一下聽一下就讓它們過去(自動消失),別參與(別忘了你只是一名觀察員的身份,別忘了你還有更高的目標)。

 

誤解五冥思有危險,謹慎的人會避開不試

 

什麼事都有危險,過馬路時有可能會被車撞倒,洗澡時也有可能閃到腰,尤其是冥思,很有可能掏出過去累積多時許多很難看的舊垃圾,那些埋藏多年不見天日刻意被壓抑的東西通常都很驚悚恐怖(掀開大石頭,底下可能會有蜈蚣,毒蛇,老鼠,蚯蚓,甚至是沒見過的怪物等等,都很醜很嚇人),不過卻是大收穫(終於知道暗櫃裡還藏了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沒有什麼事情是沒有風險的,有風險不表示我們就得把自己包在蠶繭裡(自我陶醉,孤芳自賞),這麼做不是活得更好,而是未活先死(在等死)。處理風險的方式就是就是要知道有多少可能的風險,哪裡有風險,出現的話要怎麼處理去化險為夷。內觀的教導就是一本說明書或指導手冊,內觀就是要開發你的這種覺知(包括對風險的認知),而且,內觀禪本身一點都不危險,而且更安全。提升了的覺知力(洞見)就是對應風險的最佳保護措施,正確地修,內觀就會是一個溫和與漸進的過程(從來沒人練出問題來),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地練習,你的實修過程就會變得很自然(完全不必掙扎動腦筋,就只是安靜地坐著享受那個過程,但不要沉迷),什麼都不必勉強。有一些基礎之後,在一位合格有智慧會保護你的上師的密切監督和指導下,你就可以通過密集式的禪修(閉關)去加速你的進展。開始時(還沒跟隨上師),就做得簡易(不要自作聰明耍花樣或急著要進步),溫和地做就不會出事(不會招來邪靈和強化邪念)。

 

誤解六禪修是聖人大師閉門在做的事,非一般人的修行

 

這種觀點在亞洲很普遍,只有和尚和聖人才有資格受到尊重(只見包裝不見品質),就好像美國人崇拜電影明星和棒球高手那些偶像一樣,這些人都被刻板化和定型為人中豪傑,有各種普通人都沒有的優良個性和才能。西方人也對禪修有類似的觀念,他們想像禪師都異於常人,能夠口含奶油入口不化,一接觸到禪師本人才發現跟一般人無異,幻想也破滅,但這些行者的確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和肚量,活得充滿生命力。當然,大多數聖人都會靜坐,但不因為他們是聖人了才去靜坐(是因為靜坐久了才成為聖人,即便前世已經是聖人,還是得重新學習靜坐,佛都不例外)。事實正好相反,他們是因為學靜坐才變得神聖,禪修把他們帶到聖人的思想境界,他們在禪修以前都不是聖人,要不然他們也無法超凡入聖。

 

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以為一個人必須道德完美才能去靜坐(見註釋),這個做法行不通,因為道德的遵守需要一定程度的意念控制(理解和自律),那才是有德的先決條件(和基礎),你無法在沒有自律(自動自發)的情況下遵守道德的條規,如果你的念頭像攪果汁機那樣的轉動(或者像浮雲般地飄浮變換),就無法自律(沒有自知之明就沒有他知之心),因此就先要有一些思想素養為基礎。

 

(註:東方人都以為求道打坐必須到山上的寺廟裡常年閉關,不問世事,拋家棄子,要剃光頭,披上袈裟,托著缽子到處化緣,一副苦行僧的模樣才像是尋道人,其實只是出家人,只是求道的方式和法門之一。而一些寺院裡的高僧也抬高門檻,閉門修煉,沒開課授經或教導禪修,嚴格管制入教入廟的僧侶,除了每日的早晚課誦經之外,靜坐禪修的實習就很少見,不像西藏密教,南傳佛教那麼的普遍,那麼強調禪修。這些制度化的僧侶還成了打雜打掃寺院煮飯洗衣的自願勞工,服侍方丈主持,甚至還得練武練功,保衛自家地盤。修到了今天如果不是在搞宗教企業收錢就是在以經釋義,概念上力求完美,大部份的佛界論壇都在談理論,很難見到有人用禪修得來的經驗去講解佛祖在談的佛法(因為真正在修的人其實也不多,這些人也都很低調,不想談太多,跟一知半解的人起爭論),更難見到有人強調要通過禪修去理解佛經的義理然後用在實際生活中,而不是用空洞抽象的理論概念去對應現實中出現的狀況,結果都被殘酷和頑固難抗拒的現實壓倒,向現實低頭,而不是超越,不受影響和左右,淡然處之)

 

佛教的禪修法中有三大不可分割的要件:戒,定,慧。這三者會隨著你的練習逐步地深化(見註釋),每一個都影響另一個,因此,你是在同時培養這三者,而不是一個一個來。如果你有足夠智慧理解這些原理,運用到實際情境中,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對他人展現慈悲心,慈悲就意味著你自動避免自己的身口意傷害到別人和自己。因此,你的言行舉止就自動有道德,除非你還無法深入地理解你會造成的問題(惡業),就看不到自己的作為的後果,就會做出損人的事來。那些還在等待自己成為有道德觀念才願意去實修的人只是在等待一個不會到來的可能罷了,古代的哲人說就像一個人要等到海中無浪了才肯下水去游泳。(人不一定要修到大菩薩的境界才能跟人家分享自己的心得與領悟,法布施沒要求施者修到什麼水平才能散播佛法或宇宙法則,因為善良的意圖勝過政治正確的俗世要求)

 

(註:那些需要你戒的部份一個都沒戒,就無法入定,都有阻礙,不能入定就得不到智慧。當然不必全部都戒了才能入定,只要有開始戒到某些部份某個程度,就可以體驗到某個程度的定境和得到相應程度的智慧。然後隨著智慧的產生與入定的深度和程度,再倒回去影響和加強要戒的意志和意願,自然而然地戒,而不需要勉強自己。就這樣每況愈上,越戒越多越徹底,身心越清淨,定境更持久,智慧越高深。很多人都以為可以不必放棄吃肉的習慣就想要入定,沒那麼便宜的事,沒戒沒入定就產生不出智慧,就更無法理解為什麼需要戒這個那個,結果有可能會變成有智(智能,不是智慧)無德的修行人,表現不出慈悲和智慧的素養。佛祖在離世前也一再提醒後人要以戒為師,不是以他為師,不過似乎很少人明白為什麼他會這麼說,這麼強調)

 

為了更全面地理解這種關係,我們假設戒(自律)有不同的層次,最低層的就是別人為你立下的教條規矩,可能是你最崇拜的先知說的,可能是你的政府,你的部落長老,也可能是你的父親訂的規矩,不論是誰(權威)定的,你只需遵守就是(別想推翻和理論),機器也會遵守,猿猴也會,如果條例夠簡單明瞭,再加一條不聽話就抽打的鞭子就行了。這個層次的戒律完全不需要禪修,只需要一個肯遵守的人和一條會打人的鞭子。

 

另一個層次的戒律是在沒有人會罵你,自己也會遵守的同一批條例(法律鞭長莫及之處,見註釋),你會遵守是因為你已經消化理解了這些條例的用意,你一旦破戒就會責怪自己。這個層次的自律需要一些思想上的自我控制,如果你的思維方式是混亂的,你的行為也會混亂沒秩序,心思的素養就能減少思維的亂象。

(註:法律的鞭長莫及不只是攝影機拍不到或者沒人在管的地方,更嚴重的是連最聰明的法律菁英和法官都知道是誘使或逼迫人家犯罪的行為卻無法治罪提控或送去治療,避免悲劇發生,成了睜大眼睛在看人不斷傷害別人的大盲點,尤其是心理上的精神虐待這種醫生和科學手法很難證明的創傷,傷人者本身多少有些精神失常,失控,思路紊亂,情緒不穩定甚至變態和蓄意缺德等等,只為了發洩心中的不快或壓力,巧妙地避開肉體的傷害,不留痕跡地用言語和其他沒有肉體傷害證據的方式去攻擊別人,而且專挑不會反抗不兇的人,當成沙包來打卻沒感覺到別人的痛苦,只知道自己心裡發洩出來了就比較好過,等於是把自身不要的垃圾倒在別人身上,尤其是那些一再容忍他們的人身上,通常都是身邊最靠近自己的人,最親密最善待他們的人都成了最方便下手的目標和對象。
如果悲劇發生之後證實始作俑者有精神病症,即便殺人也是無罪的,但法律並沒有保護那些每天都必須跟這些有輕微精神病狀(只是情緒不穩定但還不符合精神病的定義,卻是一個不定時的計時炸彈)的人相處的受害人,或者像對待傳染病病人那樣暫時隔離開來接受治療,由當事人自行處理,等到悲劇發生了再送去法院判決,受不了精神虐待而殺人或傷人的受害者再去坐牢,二度受罰。精神虐待的殺傷力比肉體的傷害更持久更深入,受虐待的人會生不如死,每天都在接收另一邊強推於人的壓力和情緒垃圾,把忍耐力推到極限讓悲劇發生,結果不是一次過解決就是把垃圾全都送還給對方,都是悲劇,不是死(自殺或他殺)就是傷,兩敗俱傷,嚴重的還殃及無辜,成了家庭倫理的悲劇。因此,一些直言不違的高靈和許多世界的天人看每個3D星球人的行為時,在他們的眼中都是銀河系外圍的精神病院,住滿了變態和精神錯亂的聰明人,像是患上人格分裂症那樣,表面上很正常,思想卻很變態,就像地球人看自家的精神病院和患者那樣,只是標準和定義比較粗糙罷了,必須很嚴重到殺人或胡言亂語了才送去治療。
   失控和無覺知或迷糊的意識產生出來的意念或邪念可以像邪靈附身一樣,聰明地找到不觸犯法律條規的漏洞用言語當利器去傷害別人或設計去奴役欺負,而且不懂得適可而止,可以逼到人家去跳樓自殺,或殺人求解脫,或寢食難安,身心備受煎熬,如同生活在地獄裡頭,但當事人自己卻察覺不出來自己哪裡不對勁,因為意識已經很迷糊,似乎被邪念牢牢掌控了,除非能接受治療,對於當事人和受害人都是很不幸的事。會這樣子的原因很多,間接地跟食物有關,比較直接的原因是來自生活的壓力,來自更大的集團和制度的壓力,這股壓力的負面能量從金字塔頂端層層下傳,傳到最下層的人身上就受不了,加上食物,情緒,智能,個人背景等等條件都無法消化這種壓力,精神開始錯亂,開始轉移壓力給其他人,即使不是故意的,都很可悲,需要治療。
如果壓力下傳到有修行的人身上,就會被化解掉,不會再傳下去,不會產生推擠,因此,如果要改變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沒有欺壓和壓迫輕鬆寬容的社會,人人有責管好自己的情緒,從自己開始,讓壓力和仇恨等等負面的能量在自己腳下停止,也別一再姑息讓其他人有機會把壓力推給別人,而是教導如何面對或接受治療。不論壓力可以給人帶來哪些短暫或看似長久的好處和成就了哪些事,壓力從來就不曾給過任何人永久的好處,而是用焦慮,精神虐待,夢魘等等潛藏的創傷換取得來,都是用負面的方式去換取看似正面的成就與好處,孰不知已經在內心深處埋下了陰影,日後可能還會繼續作惡夢,夢到自己失敗,承擔不起失敗的懲罰。如果是精神正常的人,沒有人要壓力,每個人都想輕鬆去旅行休閒,如果還是認為非得施加壓力才能辦事,才能鞭策自己進步,那也是自己的選擇,但不要當成是舉世皆通的標準強施於人)

 

第三個層次的戒律可以說成是道德,這個層次需要人的思想整個都移上更高台階,完全轉移大方向。在道德的層面上,一個人不再遵從權威定下的硬性條規,而是根據狀況的需要選擇自己的行為,這個層次需要真正的智能(有智慧)和考量每一個潛能和因素之後做出很有創意,獨特又恰當的對應。再者,做出反應之前不能以個人的有限觀點為依據(無我的心態),而是從另一個宏觀和客觀的角度看到整個狀況(和更大的意義所在而不是個人的喜好),別人和個人的需要都各得其所有兼顧到。換句話說,不能有貪,嗔,嫉等等自私的念頭導致自己看不到別人的問題和觀點,這樣才能從所有選項中找到一個最平衡最適合那個狀況的回應。這種戒律的心理素質就需要通過禪修去練出來,除非你一出生就是聖人,似乎是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了。而且,這個層次的分析和甄選過程很累贅,如果你想要用你的顯意識(智能)去考量每一個潛能和因素的利弊,會累死自己,你的智力無法同時處理空中那麼多粒球,肯定會超載(反而更亂,電腦也會亂,因為或然率太大太多)。幸運的是,(經過訓練的)潛意識可以輕鬆處理這種過程(用靈性的感官直覺去選擇和反應,見另一篇談到的IQ-EQ-SQ),禪修就能協助完成這個任務,感覺還真令人毛骨悚然。

 

比如說,有一天你在考慮一個問題要處理舅舅離婚的事,事情看起來像是個打不開的死結,因為有太多的可能,沒有一個是皆大歡喜的。隔天你在廚房洗碗碟,想著別的事情,忽然間靈機一動,憑空產生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就這樣冒出來,皆大歡喜。這種情形會出現必須是先解除(關掉)思維(智力)神經樞紐在思考問題的邏輯,給深層的智慧(高我)有機會發揮其本事,創造出解決完美的方案來,有意識地思考。禪修就是要教你如何脫離(3D)一般習慣性的思考步驟,是一種要你自己退出慣性思考模式的思想藝術,而且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場的思考方式。禪修肯定不是什麼高人和隱士才能修的道,而是一種很實用的技術,可以專注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馬上派上用場的做法,因此,禪修不是什麼超現實的事。

 

不幸的是,這種觀念也給一些人帶來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他們期望馬上得到來自外太空的啟示,還有天使管弦樂團的唱詩班在配背景音樂,結果他們得到的通常是更有效去理出舅舅離婚的頭緒來的方法,就很失望(沒用到神通和魔術),他們還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解決方案先到,大天使的聲音來得比較慢。

 

誤解七禪修是脫離現實的

 

不是這樣,相反的是要回到現實,雖然禪修不一定會讓你擺脫生活中的痛苦,但是會促使你更深入地探索生命的各個層面,穿透痛苦的障礙,不必再掙扎(而是淡然處之)。內觀禪特別在訓練人去面對現實,體驗生命的本來模樣,(用另一種心態)去面對你遇到的事情,吹破所有夢幻泡影,從那些你一直在欺騙自己的小謊言中解脫出來。結果還剩下什麼?就是原本的你(赤裸裸再也沒有包裝和標籤),看到不斷隱瞞不正視自己的弱點和動機只能在幻象的輪子上抱得更緊的事實。內觀禪並不是要你忘掉自己(陶醉在定境的幸福喜悅中)或掩蓋你的問題,而是要學習看到原來的你,看穿假相,完全接受(那個不完美甚至有點醜陋的自己),看到之後你才會去改變(也知道要改些什麼)。

 

誤解八冥思是體驗高潮的方法

 

是這樣,也不是這樣。有時候冥思是可以製造幸福感,但卻不是你要冥思的目的,也不是每次都有這種感覺。如果你是為了這種感覺去冥思,就更難體驗到,反而是為了冥思的原本目標去冥思更容易體驗到幸福感,目標就是要提升覺知(意識)。喜悅是因為放輕鬆而產生,放輕鬆是因為你解除了緊張的身心(思想,智能的要求),要從冥思中得到幸福感反而強化了緊張的壓力,又把整個過程打亂,分崩離析(什麼都抓不著),這就是個進退兩難的自相矛盾(欲速則不達,無為則有,有為則無),你只能夠不去追求幸福才能得到幸福(也適用於現實生活中)。如果你只是要感覺良好或自high,有很多方法可以辦到,很多路邊的角頭都有人在探頭探腦要提供你這些服務。因此,(感官上的)歡樂不是冥思要追求的感覺和目的,雖然常常會出現,但也只是一項副產品,還是一種美好的感覺,你冥思得越多,就會出現得越多次,那些修行多年的人沒有人不同意。

 

誤解九禪修是自私的

 

看起來當然是那樣,就那麼一個人坐在禪座上。他有去捐血嗎?沒有。有忙著協助災區裡的災民嗎?也沒有。不過,讓我們檢視一下他靜坐的動機,為什麼他要那麼做?他的用意就是要停止憤怒,成見和邪念,他積極地要消除內在的貪婪,壓力和愚鈍(麻木的心)這些東西在阻礙他對別人的慈悲。如果沒消除,任何他做的好事都只是延伸了他的自我(滿足感),長遠來說並沒有幫到自己。用協助的名義去傷害別人是長久以來的正義之辭(為了你的好就必須無情強硬,愛之深,責之切,要求高,恨鐵不成鋼,恨子不成材,以愛的教育為名去行鐵的教育之實)。Spanish Inquisition>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大審判(見註釋)就把這種(用正義包裝的)動機發揮到極致,審判異教徒的理由是為了維護公眾的利益(其實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剷除不聽話的人)。

 

(註: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是在1478年由西班牙的Isabella女王要求教宗思道四世准許成立的異端裁判所,為了維護天主教的正統性,以殘酷手段懲罰異端,逼猶太教徒和回教徒改信天主教,直至19世紀初始在Isabella二世女王時期才式微取消。從1483年至1820年,共有38萬人被裁定成異端,被火刑處死的人達10萬。公開審判定罪的動機很多,但都不能明說,比如說要提升權威的阻嚇力,削弱反對者的力量,壓制不願意轉換信仰的猶太教徒和回教徒,沒收人家的財產和土地,保護王權免受第五縱隊反叛軍的圍攻,不讓他們坐大威脅王室。這些王室們以前造的惡業延續到今天的經濟危機,君主政體的強硬基石快要垮了。
<!--[if gte mso 10]&gt;

 

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那座著名的基督教大教堂La Sagrada Familia雖然號稱是藝術結晶的建築,但卻散發不出讓人感覺溫馨的平和感,外層很粗糙,內部也不寬敞,像是螞蟻窩,更像魔法世界裡的城堡,看起來也很不舒服,在1881年開始建,要到2026年才會完工)

 

2-62.jpg   

檢視那些有修行的人就會發現他們都在從事人道的工作,你很少看到這些人成為改革派的傳教士十字軍為了某些信念寧可犧牲掉一些生命。事實上,我們(人類)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自私,如果任由其自由發揮,我大的思想(太陽神經叢的能量)可以把最高尚的理念轉變成很難看的場面(如造神運動)。通過禪修,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本來面貌(自私,我大,麻木不仁,情緒化等等),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自私心理如何細緻(不容易察覺)地表現在許多細節裡,這樣我們才會驚醒過來,成為一個真正無私的人。因此,清理自己的自私心並不是自私的舉動。

 

誤解十靜坐時就是在思考很高尚的事情

 

又不對了。當然也有某些系統的靜坐法是在做這種思考,但不是內觀禪的修法,內觀禪是在訓練自己的覺知,覺知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論是高尚的真理或垃圾的理論,那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貼標籤和批判,也不必讚揚)。當然,在冥思時高尚的情操還是會油然而生,不必去避開,也不是要追捧的東西,就只是感覺良好的副產品罷了。內觀禪是個很簡單的練習,是直接地體驗自己生命中的情境,沒有好惡也沒有任何既定的印象去貼標籤。內觀禪就是不帶偏見地看著你的生命層層地展開(外在與內在的都一樣),來什麼就是什麼,就這麼簡單。




誤解十一禪修幾個星期以後我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對不起,禪修不是什麼靈丹妙藥,你的確會馬上看到一些轉變,但更有內涵的效果要多年後才會出現(變顯著,除非你的覺知異常敏銳),宇宙也是這樣子建造出來的(不只是七天而已),沒什麼好東西會在一夜之間成型(3D轉4D也一樣)。在某些方面禪修是有困難,需要長時間的紀律持之以恆地練習,有時候會有點痛苦(掙扎,因為有很頑固的舊習性揮之不去)。你每坐一次就會得到一些成果,但卻是很精細的(很難察覺出來,只能進步那麼一點點的微不足道),因為這些轉變都在腦海深處裡進行,要到一些時日以後才會表現出來(成為很自然的習慣和本性,用高我在思考和行動,低我退居幕後了還不知道)。如果你坐在那裡想要即刻見到什麼巨大的轉變,你就也連那些細微的變化也看不到,然後你就失望,放棄,發誓說再也不會有任何成果。因此,耐心才是關鍵,再說一次,是耐心(最基本的條件和心理素質)。如果你從禪修中學不到東西,你就會得到耐心,那才是最有價值的收穫。

 

 

 

 

 

 

 

 

 

 

靜心是什麼

2-63.jpg  
上圖的麥田圈顯示人體內的脈輪能量流動的路線

靜坐的各種修法

    靜坐只是一個字,但說法卻不同,這件事聽起來有點瑣碎,但卻不挑剔,要分辨出說的人在談什麼樣的靜修法很重要。世界上很多文化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靜修法,籠統地稱為靜坐,定義的寬鬆度不同,每個種族的人都會,從非洲到愛斯基摩人(薩滿巫師)都懂,技巧五花八門,我們這裡不談,各有書本在教。這裡要談的是西方人熟悉的修法。

 

在猶太-基督教的傳統裡,有兩種重疊的做法就是禱告和專注(專注地禱告和祈求一件事),禱告是對有神性的個體(上帝或其他不知名的神靈,也包括邪靈在內)表達心裡想說的話,專注是長時間有意識地想某一個課題,通常是宗教的理想或經文的內容。從思想修養的觀點來看,兩種活動都在訓練專注力,胡思亂想不被允許,都被導向某一個要注意的對象,結果就是你在許多專注力的練習中都會看到的,深度的平靜,心理上的新陳代謝,感覺到平安和幸福。

 

其中一個印度教的傳統發展出來瑜伽的靜坐法,也是完全純淨的專注(無雜念),主要的活動就是把意念專注在某一件物品上,比如石子,燭火,咒語字等等,然後任由思緒攢動。在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以後,瑜伽士開始練習加入更複雜的冥思咒語,色彩豐富的宗教圖騰,體內的脈輪等等。但是,不論觀想的對象有多麼複雜,冥思本身還是一場純粹在訓練專注力的思想運動。

 

在佛教的傳統裡,專注力備受推崇,但是又有另一樣東西加了進來,而且還特別強調,那個因素就是覺知。所有佛教的禪修者都通過專注法(止觀)這個工具去發展覺知力(內觀)。佛教的法門也很廣泛,主要有幾個派別去達到這個止觀和內觀的目標。禪修就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強制的意志力直接把自己推入覺知的狀態中,你只需坐下,把腦袋裡的一切都清空,除了單純覺知到自己正在打坐這件事沒忘掉而已,聽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小試一下就會知道有多麼困難(除非你的前世修行已經有這種基礎)。

 

第二種禪修法就是(日本)Rinzai>臨濟宗在用的,誘使有意識的思考轉入純粹的覺知當中,方法就是給學生出一個無解的公案(考題),也不得不解,把學生放在一個魔鬼訓練營的學習處境當中。原理是,既然他無法脫離這個情境的痛苦,就只能暫時進入純粹的感受去體驗這種超越痛苦的覺知,因為那是唯一的出路,別無他法,逼佛跳牆。禪修是很辛苦的,對很多人來說都有效,但真的是很辛苦(把身心的承受幅度推到極點)。

 

另一個做法就是Tantra>密教佛法(見註釋),正好跟禪宗的相反。有意識的思想是自我的表達方式,也就是那個你以為是你自己的我(低我),思想都跟個人的概念有關,個人的認知和自我只不過是一套跟隨純粹的覺知流通的反應模式和人為地貼在上面的影象。密教的Tantra要做的是銷毀這些自我創造出來的影象回到純粹的覺知當中,通過觀想來辦到。學生會有一個特定的宗教圖像去觀想和冥思,比如說,通常是某一位菩薩的樣子,不斷地觀想直到自己也融入成為那位菩薩的一部份,去掉自己的身份(個性)換上另外一個(接近那位菩薩的本性),需要一些時間,想像(觀想)得出來,的確是有效。在修行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自我如何建構出來去佔據自己的崗位,認識到所有自我的人造本質,也看到自己的自我(低我),然後擺脫這些捆綁自我的繩索,進入一種狀態,知道還有自我,如果自己要的話,但也可以不要。結果就是純粹的覺知,不過密宗的修法也不是什麼小兒科的玩意兒。

 

(註:Tantra是梵文,意思是延伸,非正統的原則,體系,教條,理論。影響了印度各教的修法,發展得最完善的是西藏和北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連新一代的New Age>新世代修法也受到這種理論的影響,著重技巧和步驟,需要上師的指導,適合一般在家的信徒練習。這種理論的觀念跟古代的世界觀相反,認為現實世界並不是虛幻的,沒有相對的靈性與人性(人性與獸性)之分,一切都是神性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就很能讓還無法看穿假相的一般民眾接受現實,大受歡迎,信徒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神性去提升靈性,目的還是要讓人認識到內在的神性,消除無知(無明),從輪迴的輪子裡脫離出來,離苦得樂。

其實目標跟所有修行的宗旨都一樣,只是換了另一個切入點和角度去度化人心,是眾多法門之一。不過,由於沒有二元性的分辨法,就有人通過縱慾的偏激方法去體驗提升和擴展的覺知,以便掙脫困擾,成了密宗教派的性學,一些人因為誤解或一知半解而偏離原旨,成了有矛盾也很奇怪的一種修行,是否真能修出個門道,恐怕只有那些試過的人自己才知道,或者還不知道自己修到哪裡)

 

佛教的內觀禪

 

內觀佛教禪修法中最古老的方法是佛祖教的,也是他通過內觀才證到佛的果位。內觀是一種直接又逐步地修煉專注力和覺知的方法,經過多年時間一點一滴地累積出來,學生的專注對象被小心地引導到自己的生命的某一個層面去檢視,行者受訓去注意更多自己在流動的切身經驗。內觀禪是一個很溫和的技巧,而且非常細膩全面,這是個被解密的古老系統,用來訓練覺知的敏銳度,有一套需要練習的指導去接受自己的生命中的體驗,傾聽,全觀和小心求證,學會嗅得敏感,摸得透,實在地關照自己的感受(起心動念,包括情緒),學會聽到內在的聲音(思考和意念),但又不捲入其中受困。

 

內觀要訓練去注意內觀要鎖定的對象,我們以為已經辦到了,其實只是幻覺而已,因為我們很少會去注意生命中不斷流動的經驗,形同睡眠一般,我們就只是沒注意到自己沒注意到的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另一個有矛盾的現象。

 

通過清醒的意識練習,我們會漸漸覺知出自己是否活在自我形象的陰影下,從中醒過來,不是上上下下的轉換,一來一往地對調身份(時而低我,時而高我),都是幻象。如果我們肯仔細看,看對地方,生命不只是你看到的那個皮層而已。

 

內觀是一種思想訓練,教你用全新的方式去體驗生命,你會第一次認識到圍繞在身邊的事情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這種過程就是一種自我探索,你參與了檢視的過程(但不是審判和批判),在檢視時觀察事情發生時自己所體驗到的事。

 

這種訓練要用這種態度去做:“不管人家教我什麼,忘掉所有理論,臆測假設和定型的框框,我只要理解生命的本質真相,我要知道生命為什麼會這樣子活著,我要理解生命最深層的素質和真相,我不要只是接受別人的解釋,我要親眼見證。”

 

如果你用這種態度去冥思,你一定會成功,你會發現你可以很客觀地觀察事物,看到事物的原貌,就是時刻在變換流動,你的生命將會是無法形容的豐富,但卻必須去體驗(而不是去聽到或讀到或辯論出來的理論真理或字面真相)。

 

內觀的意義

 

內觀禪的巴利文是Vipassana Bhavana,Bhavana的母字是Bhu,意思是成長或成為,因此Bhavana可以說是在培養修煉,這個字通常用在思想上,Bhavana就是心理素質的培養,簡單的說就是修心。Vipassana這個字由兩個母字組成,Passana是看或觀(攝入印象),Vi是前措辭,可以接很多字去組字,基本的意思是特別的方法,也有進入或穿透的意思。整個字的意思就是清楚和精準地看到東西的內部,看到每一個獨立又分離的部件如何串聯起來組成一個實相和物件,這個步驟可以引導你看到每一件受到檢視的物件的本來面貌或實相。把Vipassana Bhavana湊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栽培心思,用特別的方法達到內觀所能看到的真相和全面地理解(全觀的思維,有微觀也有宏觀,兩者合而為一,取得平衡,沒有分別)。

 

我們用內觀禪這種特殊的方法來練習看生命,看到事實的本來面貌,這種特別的感知法就叫(清醒而全面的)覺知,但是這種覺知的過程跟我們日常在想事情的步驟不一樣。一般上我們都不會深入地去看眼前的東西(只看表面去判斷和慣性地反應),因為我們都通過(既定現成的)思想概念的屏幕去看生命,以為自己所看到的都是真相,把現實當真相,以致我們這麼頑固無止境地用這種方式去思考,一直都讓真相擦身而過了還不知道。比如說,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做很多事,不停地追求快樂,自我感覺良好,也跟痛苦和不愉快的事抗爭到底,我們花很大精力要感覺良好,想要埋葬恐懼(避而不見),不斷地尋求安全感(錢多有工作,政經社會穩定就覺得安全)。結果,這個世界的其他體驗都一晃而過沒碰到沒嘗到。內觀禪要訓練我們不去理會不斷產生的衝動念頭去感覺舒服,而且還投入現實(實相世界)中,諷刺的是,真正的內心平和到來時是你停止追求平和(安全感)的時候。

 

當你放開那個你激烈想要追求舒適的慾望時,真正的滿足感才會產生。你一旦放棄很累人要自我感覺良好的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才會出現。如果你能夠不帶幻覺去看到真相,看到真相中所有的痛苦與危險,就會獲得真正的自由(思想得到解放,再也沒有什麼是痛苦和可怕的)和安全感(安住在颱風眼中不捲入外面的紛爭)。這些都不是我們要灌輸給你的教條,而是可以觀察出來的事實,必須由你自己去看出來,每個人都辦得到。

 

佛教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過長時間的實習,每一套思想體系都會發展出重重的教條和儀式來。無論如何,佛教的基本處世態度還是觀察和反權威的,佛祖本身就是很非正統和反傳統的,他並沒有教導一堆教條和規矩,而是給一套嚴謹的思想體系建議每個人自己去求證,他邀請每個人都來試試看,他也對信徒說過:“不要把另一幅頭腦擺在自己的頭腦上面。”,意思是不要你(盲目)接受別人說的話,而是自己去(實修)證實。

 

我們也要你用這種態度來看待每一句你聽到的話,我們不會下定論要你接受,只因為我們是這方面的專家,這裡沒有盲信這回事,全都是實修得來的事實。你需要根據指導去調整自己接受教導的方式,自己去思考去見證,那才是你的信念根基。內觀禪本來就是要訓練你去自我發現和探索。

 

話雖如此,我們會在這裡說明幾個佛教思想裡的要點,也無法說得全面,而且很多書已經解釋得很周到,這些要點有助於理解內觀禪,不得不談。

 

外觀與內觀的差別

 

從佛教的觀點看,人類活在一種很奇特的現實中,雖然一切都在流動轉變中,我們卻把不固定(無常)的東西都看成是永久的(不變和無法改變的),其實改變的過程是永遠都在進行中。你在讀這些文字時,身體也正在老化當中,不過自己卻沒注意到,你手上的書也在折舊,墨水在褪色,紙張在變黃,牆壁也起變化,牆裡的原子粒正在用不尋常的速度在振動,全部的組成分子在移動分解,一點一滴地融化(成另一種形態,可能是3D的,可能已經轉成4D的了,包括自己的肉身),但是你都沒看出來,也沒去想過會這樣。某一天你心血來潮,忽然間發覺自己臉上有皺紋,體內有聲音,才知道自己有病,舊書變黃了,房子也破舊不堪,然後你感嘆歲月催人老,哀嘆財產縮水。這些痛苦從哪裡來?都來自你的不經意,你沒仔細地察看這個生命,你沒注意到不斷流過身邊的事物,你只不過是累積了一堆靠印象建構起來的概念,有我,有書本,有房子,假設這些東西都是真實固定的,其實不然。但是你可以跟不斷改變的世界同步,學習認知你的生命就是個不停地流動的動作,很有美感,看起來像舞蹈,聽起來像管弦樂,你可以在永恆流動的所有現象中欣賞美感得到樂趣,你可以學習跟這些流動的韻律共處,而不是反其道而行,都學得來,需要時間和不斷的練習。

 

我們的印象派習性在某些方面是很愚鈍的,我們關閉了99%感知到的感官細節,卻把剩餘的1%(表面印象)當成是確定真實的東西,成為自己以為(下定義和貼標籤)的物體,然後再用預設好的慣性思維程序來作反應(判斷和批判,甚至還蓋棺論定,把短暫的現象當成是永久性的,把病馬當成死馬,因為習慣了絕對主義的思考方式)。比如說,你自己一人平靜地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坐著,遠處傳來狗吠聲,如果你肯檢視這種聲音,就會感知到難以形容的美感,在一片靜謐的大海中奏起了音浪,你開始聽到複雜而有序的音波,在腦神經系統裡啟動了刺激神經的樞紐,整個過程有美感也有滿足感,但是我們都忽略了這些,還貼上了某個既定印象,再根據這些印象展開一系列的情緒與思考反應,你這麼想:“又是那條狗,老是在晚上亂吠干擾人,煩死人了,必須做點事,我可以叫警察來,或者找獵犬專家,或野狗收容所,要不然就寫一封罵人的信給狗主投訴,但是都太麻煩了,我還是用耳塞好了。”這些都是印象派和思考的習慣,你就像小孩子一樣學會這種對周邊事物的反應習慣,但是這些印象派的反應習慣並不是你的神經系統裡原有的架構,短路(自動切斷)的開關還在(要看你怎麼使用,會不會用),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心理系統唯一可以使用的機械化方式,那些學到的東西也可以學會放棄。第一步就是覺知到你身邊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正在做的事,然後退後一步(用另一個我)來靜靜地觀察。

 

從佛教的角度看,人有回頭看生命的傾向和習慣(根據舊經驗去下定論),我們把原本正在受苦的事當成是快樂的(當經濟奴隸去換取溫飽,住宿,財產,娛樂等等來享受努力工作的成果),痛苦的成因就是之前談過的追求和滿足慾望的危機,慾望產生念頭和想像,什麼東西都行—有美女,有帥哥,有快艇,有佩槍,有各種好東西,接下來就是根據渴望的程度來體驗那種(美好)的滿足感。

 

再來就是擔憂,我們擔憂很多事情,擔憂本身就是一個(心理)問題,擔憂是一個過程,還有步驟(漸漸加碼),緊張不是一個存在的狀態而是過程中的一部份。你只需看著整個過程的起點就會發現所有擔憂環節的第一個環扣就是抓取或排斥的反應,當某一個念頭闖入腦中產生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抓住(自己要的)或丟開(不要和討厭的),接著就開展整個擔憂的心理路程。幸運的是,有一件叫做內觀禪的小工具可以讓你啟動腦神經短路的機制停止這個線路的滾動和流通。

 

內觀學什麼

 

內觀禪教導我們如果精準地審視我們接受外界影響的過程,學習用一種平和淡定不參與的態度去看每一個起心動念,清楚地看到自己對刺激性覺受的反應,學會看到自己的反應但選擇不參與其盛,漸漸地讓習慣沉溺其中的思想死亡。我們還是可以去結婚,還是可以走在車軌外面,但是可以不必經歷任何一條軌道的夢魘。

 

脫離這種思維路線之後就可以產生全新的觀點去看這個現實的世界,全面地轉移和改變了接收印象的機制,帶來平和與正義的感覺,對生活與生命有全新的認識,幾近圓滿。這種好處是佛教思想認為的看待生命的正思維,佛經裡形容成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內觀禪是一系列的修心步驟,打開了這種全新的認知,看到事物的真相,最核心的真相是看到實相中的我。深入去看就會發現我們也用看待這個我的方式去看待外面的事物,我們不假思索地跳入思維,情緒和感官的漩渦去建構牢不可破的思想觀念,然後給這個<我>貼上標籤(名詞,頭銜,稱呼),日复一日地當成是固定不變的真理,還把所有事物都獨立分開來看,分門別類地個別處理,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影響(很科學的治學法),結果也讓自己脫離了宇宙中所有相關的永恆變化過程,暗自感到孤獨,因為我們忽略了那個跟宇宙萬物和生命連結的事實,就只知道要給<我>更多東西來滿足自我,也見識到人類竟然也可以貪婪和麻木到那個地步,就這樣,所有的貪婪和無情就從這個假我衍生出來自成一個個體,跟其他生命沒有關係。

 

只需把那個概念引爆就改變了整個宇宙的實相,但也不是在一夜之間成型的。你也是用一輩子的時光去建立這套信念,用每一個身口意的動作去強化它,年复一年慣性地做,就無法立刻蒸發掉。但是如果你肯多加注意肯花時間去改變這種現狀,就可以轉變過來。內觀禪就是一個要解除這種思想網絡的漸進過程,一點一滴地察覺,一片一片地削弱清除。

 

<我>的概念是一個過程,是我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內觀讓我們看到自己習慣會做的事,什麼時候會做什麼事和怎麼做,看著這些習慣移動和消失,就像過眼雲煙一般的無常。然後就可以進入一個選擇要做還是不做的境地,根據情況去做出最恰當的反應,再也沒有衝動和慣性的反應,因為我們多了個選擇的機會。

 

當然,這些都是主要的內觀對象,每一個都牽涉到對生命存在的基本課題的深度理解,但是都不會立刻理解,都需要一番努力,獎勵卻是巨大的,可以徹底改變你的人生,之後的每一刻生命都產生巨變。那些能夠進入這條路的行者都達致了完美的心靈健康,純粹熱愛一切生命,停止所有的掙扎與痛苦,但也不只是個小目標而已,你也不需要盡全力去爭取這些好處,一開始就在接收禮物,隨著時間累計資糧,自動增加。你靜坐越多次,你就會認識到自己的生命生存的真正意義,花越多時間去靜心,你就越能平靜地觀察每一個衝動的念頭和情緒在腦中產生的一刻,也看到它們自動消失到沒有情緒不再衝動的整個過程。你獲得(心靈)自由的進度是用你打坐的時間來衡量的,如果你覺得夠了,隨時可以停止,沒有鞭子在抽打你,除了你自己要認清生命本質的意願,要改進自己的人生和造福其他人的心願。

 

內觀禪是內在的體驗過程,不是理論。在練習時,你的覺知會變得更敏銳,可以感知到其他生命的感覺(他心通,有同理心,也有自知他知的智能),以及如何感受的原理。你不只是坐著去發展細緻與美好的思想去看待生命,而是活著,內觀禪就是要學會怎麼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有內涵)。



禪修的態度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西方的科學與物理學發現了很多事情,原來我們只是自己所觀察出來的現象,我們觀察事物的過程改變了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尋找電子,原子等等粒子,尤其是上帝粒子的觀察)。比如說,電子是很細小的東西,必須用電子儀器去觀看,而那個儀器(或人的意識狀態)就決定了觀察員能看到的樣貌。有時候看起來像一個跳來跳去的小硬球,直線式地跳躍,不過用另一個角度看又是波浪狀的沒有實體,到處在綻放光芒,其實電子不只是一件東西,而是一個狀態,觀察員也參與了那個狀態,似乎無法不這麼互動。

 

東方的科學早就知道這個基本原理(通過禪修去看到電子的樣子),思想是一系列的狀態和事件,每當觀察者深入去觀看這些東西時,也參與了這種活動。冥思就是一個參與的觀察活動,觀察自己所觀看的種種反應,其實你看到的是你自己,你怎麼去看(用什麼心態)就會看到什麼東西,因此禪觀的過程非常細膩,結果完全根據行者的心理狀態去展現出來。

 

如果要有好的成果,以下的的禪修態度是必要的,大多數都已經談過,現在就集合起來成為完整的系列指導供實習。

 

別期待任何事情

 

你只需坐著看會有什麼變化就行了,把這種修行當成是一種試驗,對這個考驗感興趣,但不要被你所期待的成果轉移你的焦點,不要急切地渴望成果,讓禪修用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方向進行(放心地把自己交給高我去處理,安份地當個稱職的觀察員),讓禪修的大師指導你要你學的東西。有覺知的禪修法要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論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和要求,都必須暫時把我們的所有成見,概念和印象都束之高閣,在觀察的過程中收起所有的既定影象,意見和解讀,要不然很容易踩到它們。

 

不拉扯

 

不必強迫任何事物,也不必做出太大的努力,禪修不是在積極爭取,沒有使勁的掙扎,只有輕鬆和穩定。

 

別急

 

不要趕時間,慢慢來,坐在坐墊上,假設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坐,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需要時間去開發。你只需要:耐心,耐心,有耐心。

 

別依賴任何東西也別排斥任何東西

 

來什麼就是什麼,安住其中和容納,有看到好的跡象,那就還好,有壞的跡象,也不理會,不排斥。把一切好壞的事物都當成是同等一樣的,不論出現什麼,都感覺舒服,別跟你自己的經驗戰鬥,只需有意識地觀察。

 

放下

 

跟著所有的變化流動,但要記得放輕鬆,不附著,不抓取任何事物。

 

接受每一個出現的東西

 

接受你自己的感覺,包括那些你不要的情緒,接受你的經驗,包括那些你討厭的,但是不要責怪自己有瑕疵和做得失敗之處,學會看待腦裡的所有現象都是自然和可以理解的,學習時刻用不感興趣的態度接受任何你所體驗到的一切。

 

善待自己

 

對自己好,承認你自己也不完美,但也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別想去改變別人),你必須先得完全接受你自己是誰(什麼樣的人)才能開展成為你要的那個人的過程。

 

檢視自己

 

質問一切,別把一切都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因為有某些聖人說出什麼很中聽有智慧的話就相信每一句話。自己去看,但也不表示你不同意的事就得冷嘲熱諷,尖酸刻薄,出言不遜,滿口粗話,口不饒人,你只需觀察就夠了(而不是批判和辯論)。你就拿(聖人說的)每一句話去親自驗證,讓結果來說話,成為自己的導航儀,找出真相。內觀禪修來自內在那個要覺醒的渴望意願,想要知道事實,看出生命存在的真實架構,獲得有自由的洞見(覺知)。整個實修都靠這個願望去覺醒,認清真相,沒有這個基本的意願,禪修只不過是膚淺的小玩意兒。

 

把每一個問題都當成是考驗

 

每一個負面的情境都是可以學習和成長的機遇,別趕走,也別責怪自己,別像聖人那樣默默地承擔別人倒在你身上的垃圾(該自衛的時候還是要自衛,適時有分寸地發怒,要阻擋)。有問題嗎,很好,送來磨坊絞碎,高興地檢查你攪出什麼好東西來。

 

別想太多

 

你不需要什麼事都得搞清楚,東拉西扯的胡思亂想無法帶你脫離思維的陷阱。禪修可以讓人的思想自動淨化,有意識地做,不需要文字語言,只需純粹的注意力。有計劃的深思熟慮不一定能消除那些困住你的觀念和概念,你需要的是很清晰,非概念化的認知那些是什麼東西,如何運作(騙過自己聰明的腦袋和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單單有那種認知就已經足以解除那些捆綁你的思想。概念和理論太容易喧賓奪主,混淆真相,奉勸你別想(別靠智力和知識),多觀察(內觀,看出真相和原貌)。

 

別涉入對立面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意見分歧,但是參與爭論的過程會有危險,除非能謹慎處理,否則很容易導向自我主義(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一般人的思想中充滿貪婪,嫉妒和傲氣,某個人在街上看到另一個人會想:“他長得比我還好看。”馬上就會羨慕或自卑。女人看到另一個女人會想:“我長得比她還美。”馬上就驕傲起來。這類的比試是一種心理習慣,馬上會感覺不好受或其他情緒(人比人氣死人),比如:貪,羨,傲,嫉,恨。這是很粗糙的心理狀態,但我們一直都在這麼做,我們拿自己的樣子跟別人比較,也比成就,比成功,比財富,比家當,比IQ等等,全都導致疏遠,藩籬和不悅(厭惡而躲避,被比下去的人不願意再見到喜歡滅他人志氣長自己威風的人)。

 

(註:人一旦用金錢,地位,身份,學識,權威,經驗,財物等等俗世成就的衡量標準來分出高低,就馬上給自己和別人劃清界限,設立了藩籬,再請別人上門都沒人願意,除了那些要撈取好處有求於人有利益關係的才會那麼低聲下氣去捧場。同樣的,別人並沒有用這些東西去分出高低,但自己老是在用這些標準來分出高低而感到自卑或自豪,也同樣給自己和別人作出區分,而不能超越這些俗世的附件去維持純粹和平等的友誼)

 

一位禪修者的工作就是要摒棄這種技術低劣的習慣,徹底地檢視,然後用其他東西取而代之。與其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分歧,禪修者訓練自己去看到共同點,把注意力放在舉世皆同的普世價值上,適用於所有生命的事,拉近人與人,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距離(有同理心)。任何的比較只會找出互相連結的關係而不是加深疏遠和排斥。

 

呼吸是一個舉世皆通的過程,所有生命都在呼吸,都在跟大自然交換空氣,方法各有巧妙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呼吸會是靜坐時要專注的對象。禪修者都會把呼吸當成是一個媒介或載具,帶領自己深入探索內在跟所有生命連結的真相,但不表示就閉上眼睛不理會身邊發生的事(不回到現實),到處都有分歧,只是要求同存異,強調那些普世價值觀。

 

建議觀察事物的步驟如下:

 

當一位行者感知到一個刺激感官的物件時,不要用一般以我為主的方式去看,而是(無私地)檢視整個感知的過程,看出那件事物對自己的感官和印象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看看自己的感覺和思緒如何升起擴展,也注意自己的意識變化。在觀察這些現象時,行者有注意到舉世皆通的共同點,這樣的話,一開始的覺受就會感知到正面,負面和中性的感覺,這才是適用於萬物的本質。這些感覺會在別人的腦中呈現,也會在自己的腦中出現,要看清楚這三者。跟隨這三種感覺就會啟動一連串的反應,比如貪婪,渴望或嫉妒,也可能會感到恐懼,擔憂,慌張或沉悶,這些感覺都是舉世皆通的情緒,只需注意它們,然後簡而化之,要知道這些都是人類的正常反應,可以在任何人身上產生(更能知道為什麼會產生)。

 

這類的比較在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勉強和做作,但也可以練得跟我們一般的習慣一樣的自然,只是還不熟悉不習慣罷了。通過不斷的練習,這種思考模式可以取代那些唯我獨尊的例常習慣,長期下來這樣作(全觀的)比較和感知就會習慣成自然。最後我們會成為很能體諒人家的人,不會再因為別人的過錯(失誤或迷糊)而受到影響,跟所有生命和諧共處,沒有衝突。

 

(註:如果有人咄咄逼人非贏你不可,就體諒這些人,讓他們贏,自己閃開,不要加入戰鬥,不要成為對方單挑的假想敵,避免自己受到傷害,也降低對方傷害自己的次數。沒了假想敵沒地方沒對象可發洩來滿足自己的強烈慾望的人如果不是再找另一個對象去鬥就是往內收縮壓抑,自己處理得不好不懂得收斂的話超出負荷了會內爆,傷害不到別人卻傷害到自己,情緒很不穩定,嚴重的話會精神失常,長期下來會有慢性病,體質越來越差,再也沒有力氣去攻擊別人,還得承受現世報來清理身心靈的垃圾和沉重負擔,其實都很可憐,一點都不可惡,無知才是最大的致命傷,不能怪任何人)

 

後記

 

本文至此還是在談內觀的理論,並沒有談到內觀時可以用的技巧和細節,但是,只要明白基本的原理,自己就可以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不需要上課學太多理論,而是要多練習,邊練習邊翻書,翻指導禪修的書,不是一本經書唸到老的書本。等到自己的禪修深入到某一個程度了,再回頭去看之前的理論和文字,就更能明白解釋了沒看懂或者沒解釋清楚的部份,自己甚至能解讀和會意出文字背後要表達的涵義,如果要說出來,自己有時也很難找到恰當的文字來表達得完整,這就是人間語言的局限,因此,語言並不是很好的理解工具,最好還是去找回高我的頭腦不要再用低我的習慣在想事情。

 

 

 

 

 

靜心前的淨化心靈

本文是古納拉塔那上師教導禪修的其中一篇,是所有印度和南傳佛教的上師都會教和必做的功課或儀式,非常仔細費神,不厭其煩地做,但是在北傳的大乘佛教裡,這門功課卻被大而化之,成為開經偈和迴向文,簡化和籠統到很多人唸了之後沒放在心上,都一筆帶過,只注重在唸經,結果都唸到有口無心,發揮不出心輪的能量,久而久之都成了機械化的動作,只當成一項規矩和傳統來看待,並沒有去認真思考這些前奏和後措的真正意義和用意,結果都青黃不接,事倍功半。

 

這個儀式的重要性就在於協助打開心輪,淨化身心,尤其是在開始靜心和觀照呼吸以前,如果心輪沒開,心門不寬敞就去靜心,就會很掙扎,久久無法平靜下來,因為下三輪和心輪的萎縮使到五濁(貪嗔痴慢疑)的習慣在往下拉,而自己卻想要往上爬,就會在內心中出現拉鋸戰,或者所謂的天使與魔鬼的對決。因此,心門(或星門)還是一個必經的關卡,打開了什麼事都好辦,要不然會很辛苦很掙扎很拉扯很矛盾,因為都靠智力而不是利用智慧來處理現實世界裡的習性。

 

儀式的背景

 

在南傳佛教的國家裡,有一個傳統,在每一次靜坐前都會唸一段固定的禱詞(外人看的觀點,其實不是)。美國聽眾會看一下內容就丟在一旁,當成是沒有惡意的儀式,再也沒有別的意思。這些所謂的儀式其實是有很多重實效又虔誠的男女信徒綜合經驗製作出來的版本,而且還有很仔細的實用目的,因此就值得深入探討。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也充滿對立,他出生在一個有很多儀式的社會,他的概念對很多階級分明的人來說是很前衛的,他不只一次反對為了儀式而做儀式,而且還很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也不表示儀式沒用,他的意思是說,如果儀式就只是為了做做樣子,你就走不出儀式的陷阱,其實,儀式的進行就是陷阱的一部份。如果你相信口中唸唸有詞就能救得了自己,那麼你就只是更加依賴文字和概念(見註釋),就會讓自己遠離對實相(真相)的無語(超越語言的)認知。因此,這裡要談的這個儀式在進行以前必須清楚地理解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有效。這些內容都不是禱告詞,也不是經文,不是有魔法的咒語,而是淨化心靈的工具,需要清醒的頭腦去參與才能有效,沒有意圖的唸唸有詞是沒用的動作。內觀禪是一個很精緻(也精密)的心理活動,成功與否,參與者的心理狀況(心態)至關重要,這個技巧在一個平靜和慈祥的自信氛圍中進行最有效(先要有打開心門的意願,不能有狹隘的私心),因此就製作出這樣的內容來加強這種態度,用得好會是覺醒路上的有益工具。

 

(註:不要以為你會唸阿彌陀佛,六字大明咒,大悲咒,楞嚴咒或其他大小咒和經文就會有你要的力量,或者相信大神力會協助心不在焉沒有自信的自己,其實都只是事倍功半或更少效力,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功效。咒語的神力再大,也加持不了你那個散亂和不純淨的心,最大的阻礙其實還是自己,不是咒語沒力量,而是自己不配合)

 

三重指引

 

禪修是有困難的工作,是內在很獨立(孤獨)的活動,因為一個人要跟很強大的力量(根深蒂固的習性)搏鬥,還是禪修時思想的結構之一部份(等於是要拆房子又不讓房子倒下)。你一旦進入狀況,就會漸漸發現自己面對了很驚人的覺知(看到很多有的沒的,或者什麼都沒看到而感到氣餒),某一天你往內看,卻覺知到自己在對抗自己的惡言惡行(醜態),你一直想要刺穿的黑網就像一面堅實的石牆,砌得密不透風,滴水不漏,連一系光線都透不進來。你只知道自己坐在那裡,看著這個龐然大物(斗室裡的吹氣大象),捫心自問:“那就是我需要跨越的障礙了嗎?怎麼可能!(現實中)到處都是這樣,那是整個世界(的3D結構),一切事物的意義就出自那個世界,我也用這個世界來給自己定義(有價值)和理解身邊的事情(合理化),如果我把這整個世界拆了,我不死才怪。我無法這麼做,我就是辦不到。”

 

這種感覺很嚇人,也很孤獨(很違反這個世界的生存規則),你的感覺是:“我在這裡,獨自一人,想要一拳擊碎一個大到無法概念化的東西。”為了平衡這種感覺,你應該知道你並不孤獨,已經有人走過來了。他們也遇到同樣的障礙,他們都推開這個龐然大物見到了光,他們還列出了怎麼辦到的規則,然後集合起來成為兄弟會互相鼓勵和支持(眥那教,佛教和印度教的修行人都可以一起切磋修法和互相參考,當然各自都有一些基礎和共識,都有些底子,不必去爭論那些原理上的問題)。佛祖就是穿過這面小牆之後找到了覺悟的路,在他之後還有許多人,他在法典裡留下了清楚的指導,引導大家走在同一條(成道和悟道)的路上。然後他也成立了僧團,由這些兄弟們保留這個修法,代代相傳(見註釋)。因此,你並不孤獨,情況也不是沒有希望的。

 

(註:三重指引就是佛,法,僧三寶)

 

禪修很花能量,你需要勇氣來面對很多瑣碎又有困難的心理現象,還得有決心(和耐心)坐著經歷各種令人不悅的心理狀態,而且還不能偷懶(打盹開小差想東想西)。如果你想要給自己的禪修過程注入能量,就重複唸這些句子,但是要感覺出你投入的(純淨和無私)意圖,說到做到。

 

“我正要走上佛祖和他的偉大與神聖門徒們走過的路,懶惰的人就跟不上,願我的能量帶領我成功。”

 

(註:在人間和個人的修行中,僧比佛和法還偉大神聖,貢獻更大,因為佛和法無法用人的語言和人直接說話,只有僧才有能力這麼做,佛或大菩薩的法力再強,都要靠僧來傳法傳話,就像是通譯員那樣,沒了通譯員,什麼法都可以被誤解,可以是無法無天,亂修一通,在黑暗中摸索,還可以導致正法滅亡,魔法興起。除了這三寶,排在更前面的就是上師,也就是針對個人的修行問題直接教導自己的導師(人間或天界都一樣),這方面的知識只有那些有在修的人才知道,一般聲聞緣覺眾只知道那三寶,因為還沒找到了解自己和開導自己的個人上師)

 

普世的仁愛胸懷

 

內觀禪是一種很專注的活動,沒有自我的覺知,這個過程將會通過覺知的洞見消除自我(我大和我執)。行者先用自我全面控制身與腦去開始,當覺知到了自我如何運作,就穿透見到自我運作的機制,然後一片一片地消除自我(我執)。不過,這個過程當中有進退兩難的困境。專注是無我的覺知,如果一開始就由自我來掌控一切,我們又如何能在開始就有足夠(沒有自我)的專注去消除我執?雖然在任何一刻都有專注,真正的問題是要集合足夠的專注力變得有效。要辦到這一點有一個聰明的辦法,我們可以先削弱那些破壞力最強的自我,這樣專注力就不會面對那麼多(我大)的阻力。

 

貪與嗔是我大所體現的兩個主要習慣,當這兩個習慣在腦中抓取和排除時,要專注就很困難(不斷在批判,分析,選擇,不斷在用腦思考而不是觀察),要體驗這一點並不難,如果你帶著很依賴某些事物的心態去靜坐,你就會發現你會兩頭不到岸;如果你(在靜坐前和靜坐時)還在想最新的賺錢計劃,你就會花一整個靜坐的時段在想這件事;如果最近有人侮辱你讓你憤怒難平,這件事就會在靜坐中佔據你的腦袋。你的一天只有那麼一點時間可以靜坐,因此靜坐的每一分鐘都很珍貴,最好是別浪費。小乘的傳統有開發出一套工具來協助你暫時把這些障礙物從腦中移走,好讓你可以永久根治這些障礙(貪嗔痴)的毒素。

 

你可以用一個概念來刪除另一個概念,你可以給負面的情緒注入正面的能量,比如說,布施就是貪婪的剋星,仁慈就是怨恨的終結者。但是你要清楚地知道,這麼做並不是要你自我催眠來解放自己,你無法調節(人為塑造)覺悟,涅槃是沒有條件的狀態(自然產生而不是可以製造出來的)。一個解脫的人真的就是一個慷慨和仁慈的人,並不因為他被塑造成這樣,他就只是純真地體現出他的根本特質(內在素質),再也不需要自我的操盤(不必思考或選擇要不要慷慨和仁慈),因為沒有人為塑造的成份在內,而是心理上的治療。如果你根據配方服藥,你就可以暫時從你目前的(心理和思想)困境中解脫出來,這樣你就能夠更專注地治療這種病症。

 

你一開始就得先消除自怨自哎和妄自菲薄的想法,讓好的感覺和願望流向你,而且不難,接著你也對最靠近你的人這麼做(讓這種正面的能量流向他們),慢慢地從你的核心範圍擴展開來,輻射到其他人,直到最外圍的敵人(仇人和惡人)甚至所有眾生都包含在內。做得好的話(完全慈悲,全部原諒,再也沒有怨懟),這種祝福(或觀想)本身會是很有力量可以改造自己的淨化活動。

 

在每次靜坐以前,在心裡默唸這些話,真切地感知到那個誠意:

 

1. 願我自己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我自己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2. 願我的父母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3. 願我的老師們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4. 願我的親戚們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5. 願我的朋友們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6. 願所有事不關己的人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7. 願我的敵人/仇人/惡人/跟我有過節/不和/我得罪過/傷害過/討厭的人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8. 願天下眾生/動物/餓鬼們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註:上述的內容和說辭只是一個指引,個人可以根據自己要的作修改,甚至指名道姓逐個原諒和懺悔,然後祝福他們順利有福,順便觀想他們高興的樣子。重要的是誠心誠意去做,完全不計前嫌,做到完全沒有敵人和可怨恨的對象的地步)

 

完成了這個淨化過程之後,你就可以在靜心時暫時放下所有煩惱和衝突,而且必須全部放下,如果在靜心時又回來煩,先認清這些煩惱的本質(事實),然後把他們當成是擾亂視聽的幻象(快速把專注力拉回到呼吸上)。

 

這種普世的仁愛胸懷也可以用在睡覺以前和剛醒來的時候。可以協助你睡得安穩避免作惡夢,早上也比較容易起床,你對所有人都會更友善,不論是朋友或有瓜葛有過節的人,其他人或任何動物也都一視同仁。

 

腦力所能產生最有破壞力的心煩事,尤其是在頭腦靜下來的時候,就是怨恨。每當你想起那些給你帶來心理與生理傷害的人和事時,就會體驗到憤恨的情緒,這種經驗會給你製造不安,緊張,激動和擔憂,你也無法好好地靜坐去體驗這種思想狀態。因此,我們強力建議你在靜心前先激活你的仁愛胸懷。

 

有時候你會納悶,我們如何能對我們最痛恨的敵人(惡人)這麼說:“願我的敵人都過得好,快樂又平靜,不受到傷害,不面對困境,不遇到問題,做什麼一直都成功。願他們有耐心,有勇氣,能理解,有決心去面對和克服無可避免的困境,問題和生命中的失敗。”

 

(註:這就是耶穌在教他的信徒這麼做的事,也是最困難的,不過當時他所處的環境,社會和政治,思想成熟度等條件並不適合這麼強調和教導,要到現在才開始有人明白,不過在印度的信仰體系裡,這種信念早就得到理解,都不排斥,只知道要做到會有困難,也很困難)

 

你必須記得,你實習仁愛胸懷是為了淨化你自己的思想,就像你修禪是為了達致自身的平和與解脫,不再受痛苦和掙扎所累。如果你能在心中實習仁愛胸懷,你就可以不帶偏見,主見,分別心或憤恨去培養出最友善的行為(身口意)。你的高尚行為會協助你用最實在的方式去幫助別人,減輕別人的痛苦和煎熬,只有慈悲的人才會去幫人(不慈悲的人都有條件作交換有好處才肯幫)。慈悲就是仁愛的行動表現,不仁愛的人不會(樂意)幫人(還會躲躲閃閃巧妙地避開,因為沒好處和怕麻煩)。高尚的行為就是用最友善和最衷心的姿態表達善意,行為就包括身,口,意。如果這三者有衝突有矛盾,一定有問題在內,有矛盾(不一致)的行為就不會是高尚的行為(純淨的意圖或誠意)。另一方面,務實一點的說,“願眾生快樂”去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總好過在想“我恨你”。總有一天,我們的高尚思想會自動(習慣地)展現出高尚的行為,而尖銳(有刺)的思想就會自動(不自覺地)展現出惡劣的行為來。

 

要知道,你的意念會轉換成語言和行為來達致意念所要的效果(可善可惡,視個人的選擇而定),思想用行動來表現可以製造出實際的行動(救人或傷人,視個人的覺知力而做),你就需要一直用仁愛的覺知來說和做(避免惡言惡行)。當你在談論仁愛(或其他高尚的道德標準)時,但是說和做的卻是(跟論點和主題)相反的(體現不出仁愛的素質),你就會遭到智者的駁斥;如果你開發出仁愛的覺知,你的身,口,意就會(自然而然)是溫和,親切,有意義,真實的,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有益。如果你的身,口,意給自己,給別人,給雙方都造成傷害,那麼你就該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有仁愛的覺知(是否有習慣地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

 

為了得到實質的目的,如果你的敵人們都過得好,快樂又平安,他們就不再是你的敵人了。如果他們再也沒有問題,沒有痛苦,沒有煎熬,沒有苦惱,沒有神經衰弱,沒有精神病,沒有偏執,沒有恐懼,沒有緊張,沒有焦慮等等(負面情緒和能量),他們就不會是你的敵人(雖然你還可以是他們眼中的敵人,但那是他們自己要扛的心理負擔了)。你對待你的敵人的實際辦法就是協助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樣你才可以活得平安快樂;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讓你的敵人的思想充滿仁愛的意識,讓他們知道和平的真實意義,這樣你也可以活得平安快樂(見註釋)。他們越是有精神病,偏執,恐懼,緊張,焦慮等等,就會給整個世界帶來更多的麻煩,痛苦和煎熬(如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好戰份子和軍人政府)。要是你能把一個惡毒和缺德的人改造成聖人,那就是奇蹟了(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讓我們在自己心中培養出足夠的智慧和愛心來改造邪惡的頭腦成為聖人的思想(集體意識的力量可以用正面能量在乙太層裡改造或消除負面的能量,因為黑暗再黑也罩不住一根蠟燭的光,很不成比例)。

 

(註:你原諒你的敵人了,但是你的敵人還是把你當成打壓和好欺負的對象,你也沒有能力去度化他們,幫不了,誰來勸都不聽,你最後能做的可能就是避開(避免衝突)和遠離這些人,別再讓這些人有發揮負面能量的機會和方便的對象,反擊只能強化他們的負面能量,得以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如果他們找到了另一個挑釁和攻擊的對象,他們可能會遭到同類的反擊,挑釁和攻擊不成的話,他們(或雙方)會得內傷和外傷,內傷和外傷的結果可能是生病得絕症,可能是到處碰壁,做什麼都出狀況和不順利,窮於應付自己的問題或業報,最後是壓垮自己,自取滅亡,值得可憐而不是值得慶幸或怨恨,更悲哀的是下一輩子變成加強這種習性的冷血動物如鱷魚,毒蛇,蜥蜴等等爬蟲類,都是這些惡人投胎而成的,用自己的意識和降低的頻率去對號入座,隨業流轉,創造出那種生命形態,繼續活在那種遊戲規則中去滿足自己的慾望)

 

如果你恨一個人,你會這麼想:“讓他變醜,讓他躺著忍受痛苦,讓他沒好日子過,讓他窮困潦倒,讓他無法成名,讓他失去所有朋友,讓他在死後出現在一個不快樂不斷被剝削的濫地方,最好是下地獄”(其實是在詛咒人家)。但是,實際上會先發生的是你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有害的化學毒素,讓你體驗到痛苦,心跳加速,緊張,表情不悅,吃東西沒胃口,失眠,對別人也不那麼客氣友善,別人看你的樣子好像變得很兇,因為你也經歷了你希望你的敵人會經歷的事情(見註釋)。你也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因為你的頭腦在沸騰,你就像一名患上了黃疸病的病人,吃什麼都索然無味。同樣的,你再也無法欣賞別人(包括敵人)的外貌,成就,貢獻等等(人再壞也有好的一面,要看得全面,對人家公平),只要這些思想還存在,你就無法好好地靜心(因為身心靈都不乾淨,業障和思想毒素太多太沉重)。

 

(註:業力自己會處理造惡業的人,為什麼還需要你來補多一槍?結果自己也涉入了這種業力的漩渦,拉低自己的頻率,給自己一記回馬槍,平白地傷害自己,捅自己一刀,豈不是也很愚蠢?)

 

因此我們極力建議你在認真靜心前先操練你的仁愛之心,很專注有實質效益地重複唸那些句子。唸的時候請記得感覺一下內在那種純真的仁愛之心,如果你的內在沒有這種心念(素質),你就無法跟別人分享(這種能量)。

 

不過,也請記得,這些都不是魔法公式,這些句子本身自己不會發揮效力,如果你這麼用(有口無心地唸),你就只是在浪費時間和精神。但是如果你真的投入你自身的能量(誠意)在這些宣言當中(說到做到),你就會得到回饋。試試看,自己去證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不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